温故 春季人文禅学研讨. 凡夫、罗汉、菩萨的三重境界

 

本周禅学研讨总结。...

凡夫的境界:以一切现象为实物

对形式的执着是凡夫的精神食粮。心理的食粮,便是各种形式之间的不断转换与收获。

凡夫的特点是只著于当前,实体现象之久远前、久远后、无尽上方、无尽下方均皆迷茫。分别越来越多,执着越来越重,越来越只相信眼前,越来越不相信看不见的东西。

阿罗汉的境界:惟见四大种性

在不观察状态下,阿罗汉的所见的世界为须弥山、七重香水海、四大部洲、三十三天、铁围山等。在观察的状态下,从极其宏观到极其微观,都是四大种性(即地、火、水、风四大种),四大种性是相互摄入的。

阿罗汉不见凡夫境,不见菩萨境。阿罗汉可以指导凡夫的境界,指导其向上的修行。

菩萨的境界:处处净土

菩萨现见缘起性空,世界处处都是净土,因见到众生的如来藏,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六地前的菩萨没有彻证缘起性空,成住坏空还在延续,对“缘起性空”有执着,有微细习气的生灭无常。六地及以后的菩萨能现量通达一切法本是空性。因果本身也没有实体,只是一种规律的延续,是一些没有自体的概念在延续。

菩萨的世界里成、住、坏、空连续成为一条线,没有中断。也就是说,菩萨没有分段生死,只有变易生死。

三重境界的关系

三重境界,无一真实。凡夫、阿罗汉和菩萨的所见都是在佛陀彻底的世界观基础上添加了各自投射的形象。

三重境界不能互相替代,不可同时兼有。

凡夫不可能模拟圣人的境界,圣者不可能堕落成凡夫。凡夫的“觉”、“迷”同在,只是享受烦恼和犹豫的部分。圣人只有“觉”,没有“迷”,所以圣人不可能重新投入生死,变成凡夫。

三重境界基于佛的世界观,证悟佛果并非灭除外境,但这个外境是空性。正面以空性为体,反面以如来藏为功用。三重境界可以沟通,上下观修。向下佛陀在他的世界里深刻了知众生的烦恼,向上众生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佛果。

释迦牟尼佛与地藏菩萨的愿力

虽然娑婆世界也被称为五浊恶世,但事实上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并不浊恶,而是极为清净庄严。如果人心清净,便能见到世界的庄严。

释迦牟尼佛的愿力在悲华经中有记载。世尊曾在因地发愿,愿所有往生不了诸方净土的众生,全都来自己的五浊恶世。在五浊恶世修忍辱一天的功德,会超胜西方极乐世界修忍辱千百年。五浊恶世众生一生的修行便有可能成就佛果。

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所以众生能度尽,是因为地藏菩萨所见无众生相,无地狱相。人人都是佛,佛菩萨亲证如来藏。

修行的根本保障

对初学者而言,世界观是修行的根本保障。真正确立了决定之趣,才知道哪些要修改,哪些要去除,哪些要保留。

谈心物关系,谈世界观的相互关系,是为了保障作为佛弟子修行的根本知见,让我们的修行不要脱离了正常轨道,始终帮着我们确立决定之趣,确定我们心要使劲的方向,冲着这个方向不停地进行闻思,不停地理清心物关系,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终实现对于佛教世界观的直接把握,转凡成圣。

汉传佛教的总体模式是上学而下达,先弄明白了,再入手就有张有弛。可现在的社会往往不打造格局,先追求精彩;不管大义,先求感受。如果能有感受,就觉得是真的,而像古人那样耐着性子,把大义弄明白,再一点一点去摸索,获得通盘的构架,很多人就会不耐烦。所以这两种肯定都是在未来同步要进行的。

佛教的世界观是一个大义,但是这个大义关联了很多细节的修行问题。汉传佛教应该先把大义推出来。为什么现在有些学南传禅法的人觉得汉传佛教不能具体呢?就是因为大义的框架没有铺展开来。所以,本应在大义的框架下指导细节非常确定的修行模式,结果本着大义的精神,却没有推出大义,只专注于细节,别人就因此退失了信心。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佛教世界观的铺展与学习试图要解决它。
本学期研讨会简介

主要参考书:《佛教世界观》  明贤法师 著 华文出版社
往期回顾

温故 | 从顺世论到中观的因果观

温故 | 为什么佛教说世界不实有
中國人民大學禪學社

微信号:rendachanxueshe

邮箱:rendachanxueshe@163.com




    关注 人大禅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