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十本小说等你翻牌~ 四月书单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4月23日,
是世界阅读日,亦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年。
于是,荐书 当然是今天的主题。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
不知道三月书单你们看了几本呢?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三月书单
书单第三弹,推荐10本小说。
文末有我的朋友@七年之杨 为大家写的莎翁荐书言,
喜欢莎翁的人可别错过啦。




短篇小说

作者: 笛安
出版年: 2012-12-20可能,你最终只能变成你当初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当你对自己说"我绝对不可能过那样的生活"的时候,你并不是在反抗,你只是恐惧。你知道那种生活对你来说是最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笛安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在这特别推荐《姐姐的丛林》《怀念小龙女》和《圆寂》。

....



推理小说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版年: 2008-3

一个人无法预见未来,这也许是一件好事。





情节的引人入胜和出人意料,向来很难同时做到。不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做到了。《无人生还》算是暴风雪山庄这种情设类型的始祖吧。

....




青春小说

作者: 路内
出版年: 2008-8九十年代一眨眼就过去了,我的二十岁倒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那些实际的时间与你所经历的时间,像是在两个维度里发生的事情。



路内一直不红,真挺可惜的。他的《追随她的旅程》《花街往事》,和这部《少年巴比伦》,都是我特别喜欢的青春小说。
丝毫不矫情,净是大实话,读起来很顺,戏虐中带点黑色幽默,真好看。


....


惊悚故事集

作者: [日]乙一 
出版年: 2007-10同时这样满怀着感谢和恨意,是很奇怪的吧。可是,我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我想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就消失了的人类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不也一样是怀着矛盾的心情活着的么?不也一样在学习爱与死中长大,在往返于世界的光明与阴暗中生存么?





很特别的读书体验,一口气看完,后劲很大。黑暗惊悚的内容,让从不看鬼片的我看完的确有些不适。
最喜欢《七个房间》和《向阳之诗》。


....




长篇小说

作者: [日]东野圭吾 
出版年: 2008-9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是,这结尾,十个人里应该最多只有一个人能猜中吧。
题外话,东野圭吾的书很适合改编,这也是我难得书、电影、电视剧都看过的一部,更难得的是,电影和电视剧也都改编得很好看,喜欢书的推荐一看~


....


青春小说

作者: 江南
出版年: 2004-1没有人希望被关在笼子里——问题是,给你一片没有边际的天空,你是不是真的敢要?





先把简介贴上来,你们就大概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了:
《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

....




长篇小说

作者: 路遥
出版年: 2005-1也许人生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中华民族从不缺苦难,后两本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坐车厢里默默流眼泪。
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波涛汹涌,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随波而去,我仍觉得结尾是悲剧。


...


长篇小说

作者: 王小波 
副标题: 时代三部曲
出版年: 1999-3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 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黑色而幽默,特立而独行,一把独立思考的匕首,扎进时代荒谬的肺中。by卢哲峰

....





长篇小说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李继宏
出版年: 2007-9时间,磨钝了那些锐利的记忆的边缘。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将会慢慢厌倦这种行为。她将会明白,召唤死去已久的回忆、单走它上面的回传、使它重新浮现是一件越来越耗费精力的事情。



看完的真实感觉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真是太惨了啊。”但,正如作者起的名字“灿烂千阳”,在绝境中仍旧看得到希望。建议和《追风筝的人》一起看。

....


戏剧

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出版年: 2010-10他是痴汉,我也是个疯婆;他欢喜,我忧愁,一样糊涂。





今天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这本第十二夜,是我一个很喜欢莎翁的朋友给大家推荐的,译者是情书大家朱生豪先生。

....
by 七年之杨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威廉·莎士比亚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1616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他52岁生日当天不幸离世。

莎翁的剧作浩如烟海,我选择《第十二夜》来作推荐。

为何选择这一本?

许多作家的作品没有明显的自传性,但大多也有自身经历和感受的影射。莎士比亚曾有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1596年,他的儿子去世了,年仅11岁。

一如剧中的兄妹带着不幸诞生,故事在妹妹确信哥哥去世的失落中展开,通过妹妹的女扮男装,在全新世界里伪装生活,从而解放自己、发现自己。

以下是我对剧作进行的简要评析。

莎士比亚用戏剧的方式以应对和解答着所有的问题。他在《第十二夜》中塑造的人物,从正面贵高的几位主角,到反面低俗层次的次角,个个鲜明突出,血肉丰满。

热情、纯真的薇奥拉,聪明美貌、大胆执著的奥利薇雅,粗俗的托培,愚钝的安德鲁,泼辣的玛利亚。角色之间相映成趣,丰满了整个剧本,使得原本应是“艺术”的戏剧变成了植根人民群众生活土壤之中的“生活”。

情节上对比被平行排列,贵族公爵、富家小姐与平民兄妹,双层同步推进,使得剧情立体,高雅与滑稽的结合,抒情与戏谑的氛围,矛盾也和谐。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角色的学识口才、把握全局、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无无疑使对男权社会挑战,《第十二夜》中推动剧情发展的正是他笔下的女性角色,他对女性人物的关怀也是成就他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艺术技巧和语言方面,隐语、比喻、双关、典故等等手法,能够咀嚼的字句贯穿全剧。值得一提的是,莎剧中,上层人物一般措辞文雅,造句讲究,而下层人物俗语,谚语,严肃和风趣对立又融合。

与其多余的称赞,不如择取部分与大家分享:

“要是我向您说出理由来,那非得用文字;可是现在文字变得那么虚伪,我真不高兴用它们来证明。”

“恪守一点信义,虽然你有太多恐惧。”

“音乐若即是爱情的食粮,那么久眼凑下午吧;让我过量的享受,为的是,食过量后,欲望就厌恶了,以至于消失。”

“世间并无黑暗,只有愚昧。”

“傻子不妨说几句聪明话,聪明人说傻话难免笑骂。”

于我而言,伟大的感情是存在的,没有任何证据,确实存在。诗人用晦涩的感情,写着晦涩的诗,也许只是偶然间瞥见了绚烂的一隅,便久久驻足不愿离去。

一颗永不老去的心,逆流而行,到达人们不曾到达的地方,在人们眼中不幸地飞翔。不需理解,更不需认同,所有的一切也许都无关,这是一种向往。天黑存在着必然的可能性,但我们仍抱以期待。

莎士比亚的伟大,毋庸置疑,不可企及,请接收我从容的一醉不醒。

最后,借本·琼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若喜欢,收藏起来,或转载让更多人看到吧。

下个月底见。


电影书籍音乐生活旅行

这是一锅怪味    大杂烩

等你来给添点柴米油盐

这辈子吃好了    就不亏




ID:Winddd1995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风柜来的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