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化的後現代》

《動物化的後現代》 《動物化的後現代》

  • 书名:《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
  • 分类:社会学
  • 作者:東浩紀
  • 出版社: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2-6
  • 售价:NT$280
  • 装订:平装
  • 页码:192

《動物化的後現代》 内容介绍:

次文化研究的根基經典名著 你真的理解「御宅族」是什麼意思嗎? 從「理想的時代」到「虛構的時代」,人類將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為日本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欲了解當代日本社會,必先了解御宅族系文化的來龍去脈! 御宅系文化研究第一把交椅──東浩紀,帶你一探究竟。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不只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國家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御宅族一向被賦予負面的意義,但是當這個族群所形成的影響力已經不只限於一個小圈圈內時,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這個族群對於動漫甚至當代文化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而且這些被誤解的族群,其行為模式是文化的脈絡之一,也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整個歷史文化。 作者以其豐富的文化論述內涵,概要而精闢的分析御宅族文化影響下的日本社會和日本思想,並從中理出御宅族文化的形成與未來的可能性。

作者東浩紀介绍:

東 浩紀 1971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科博士,以研究並評論御宅族文化而聞名,是日本著名評論家、作家,以及文化學者。曾任東京大學研究所資訊研究客座助教授;國際大學全球通訊中心副所長、教授。現為早稻田大學文化構想學部教授、東京工業大學世界文明中心人文學院特任教授。編著有文化研究等專書數十種。除了學術研究以外,2008年發表了第一本小說《量子家族》,並於2010年獲得三島由紀夫賞。 譯者簡介 褚炫初 畢業於京都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攻(現改為媒體學科),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曾任職電子媒體編輯部與國際新聞中心、日商智庫研究員、本土食品集團新事業開發部門、GTDI Co. Ltd.設計公司台灣代表。現為建築、設計美學、品牌行銷等相關領域之專職日文口譯員與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愛不釋手的理由:日本行銷包裝大師打造人氣商品的祕密》。

《動物化的後現代》 目录大纲:

第一章 御宅族的擬日本
1 何謂御宅族系文化?
顯現「御宅族系文化」構造的後現代之樣貌∕御宅族的三個世代
2 御宅族性質的模擬日本
何謂後現代?∕御宅族系文化所擁有的日本式圖像∕御宅族系文化的來源是美國∕日本的動畫發展出獨特的美學∕存在日本文化背景中的敗戰傷痕∕後現代主義的流行與御宅族系文化的擴張∕日本最前衛的幻想∕用美國的材料做出的模擬日本∕江戶町人文化的幻想∕御宅族系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 資料庫式動物
1 御宅族與後現代
擬像(simulacre)的繁殖∕大型故事的凋零
2 故事消費
故事消費論∕從樹狀結構型的世界到資料庫型的世界
3 大型的非故事
大型故事的凋零與做為其填補之虛構∕從意識形態到虛構∕不需要大型故事的世代登場∕「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影迷所謀求的東西
4 萌的要素
故事與馬克杯是同列的商品∕組合萌的要素
5 資料庫消費
從個別的作品也能感受到角色人物的魅力∕角色人物的連結跨越了作品∕從「萌角色」看到消費的雙重構造∕從「故事消費」到「資料庫消費」∕「動漫式的寫實主義」小說∕推理的要素也是萌的要素
6 擬像與資料庫
擬像論的缺點∕從原創相對複製到資料庫相對擬像∕二次創作的心理∕村上隆與御宅族的齟齬
7 勢利(snobbism)與虛構的時代
黑格爾式「歷史的終結」∕美國式的「回歸動物」與日本式的勢利∕受到御宅族系文化洗禮的日本式勢利∕犬儒主義所支配的二十世紀∕在御宅族的勢利裡可看見的犬儒主義∕理想的時代與虛構的時代
8 分解的人類
對女僕式故事的欲求之高漲∕「讀」遊戲成為御宅族文化的中心∕在故事性電玩中「能哭泣」的意義∕更加徹底擬像的製作是有可能的∕小故事與大型非故事各自雜處共存
9 動物的時代
無須他人即可自足的社會∕御宅族的「動物式」消費行為∕御宅族保守型的性∕從虛構的時代到動物的時代∕高中女生與御宅族的類似性∕御宅族的社交性∕不存在巨大認同感的社會∕
第三章 超平面性與多重人格
1 超平面性與過視性
後現代的美學∕HTML的性質∕有複數「看得見的事物」的世界∕「看不見的事物」的不安定的位置∕資料庫消費與WEB理論相似∕不同的階層被並列的世界∕故事平移的結構
2 多重人格
在「看得見的事物」做出雙重構造的作品∕誕生於超平面的世界的主角∕尋求多重人格的文化∕後現代的寓言
參考文獻
參考作品
謝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媒体作为调停人

《媒体作为调停人》

曾繁旭.上海三联出版社.2015-6-1

“”

社会学导引

《社会学导引》

[美] 詹姆斯·汉斯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1

“欢迎通过此书了解、学习社会学!社会学是引人入胜的,因为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我们大多数人会发现它掌握着理解社会生活的钥...”

回望集体化

《回望集体化》

行龙.商务印书馆.2014-7

“本书主要取材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多年搜集的农村基层档案,结合相关文件、报纸,时间为序,事件为类,从海量文献中选取...”

近代都市公园史

《近代都市公园史》

[日]白幡洋三郎.新星出版社.2014-11

“公园是19世纪在西方产生的都市装置,是由西方特有的思想、制度孕育出的 “文明的装置”。作者认为日本都市公园的建立是其近代...”

华北的农村

《华北的农村》

齐如山.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7

“华北的农村,ISBN:9787538279450,作者:齐如山”

火车头震荡

《火车头震荡》

赵瑜.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4

“宜万线,即湖北宜昌经湖北恩施到重庆万州的铁路线,作为古蜀道最南端的通道,全程337公里,在这里修铁路就像“在吸饱了水的海...”

中国社会学(第十卷)

《中国社会学(第十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编.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

“本书是社会学研究前沿论文集,收录了最近几年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内关于“社会理论与社会治理思想”、“中国经验”、“经济与社会...”

重塑发现

《重塑发现》

[美]迈克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

“作者迈克尔•尼尔森认为,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阶段的曙光中:在这个阶段未来的三百年间,科学领域将经历它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动...”

“三纲”与秩序重建

《“三纲”与秩序重建》

方朝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

“本著作主要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儒家所倡导的“三纲”的具体内容的梳理,探讨中国社会的秩序建构和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三纲五常”...”

The Rural Modern

《The Rural Modern》

Kate Merkel-Hes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6-8-17

“Discussions of China’s early twentieth-century modernization...”

忧郁的故乡

《忧郁的故乡》

黄健.上海三联书店.2014-8

“童年,因为回不去才让然怀念。而故乡,因为回不去了,才让人忧郁。 一部《忧郁的故乡》写尽那些让人怀念、令人心酸的人和事。 ...”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土居健郎.商务印书馆.2006-9

“本书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细心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分析日语词汇,列举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对一些往往为人所...”

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

应星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1

“这是国内第一部为新型课程《中国社会》撰写的教材。该教材以中国社会的巨变为主线,首先用社会学的眼光勾勒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

论失业问题

《论失业问题》

[英] 阿瑟·塞西尔·庇古.商务印书馆.2014-12

“在本书中,作者把失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工人要求高工资的结果。作者认为,如果任何工人要求发给的工资率人为的高于经济力量自由发...”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汤普逊.商务印书馆.1961-9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上)作者汤普逊,我馆历来重视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

身体使用史

《身体使用史》

《新周刊》杂志.花城出版社.2015-1

“本书辑录了近十年来《新周刊》有关身体这个话题的文章、采访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间在身体与性领域曲折前行的轨迹。心为形...”

白昼之子

《白昼之子》

吴重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1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法] 雅克·勒戈夫.商务印书馆.1996-12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中世纪的知识分子》这本书在这方面具有开拓之功,19...”

失独

《失独》

杨晓升.太白文艺出版社.2014-10-1

“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并使其成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可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病痛伤害和...”

Digital Paper

《Digital Paper》

Andrew Abbot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4-8-4

“Today’s researchers have access to more information than 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