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助齐称霸,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孔子评价管仲:“如其仁!如其仁!”,有人认为诸葛亮竟比不上管仲。作为仁者眼中的仁者,智者眼中的智者,管仲究竟具备了何等才能?...





孔子评价管仲:“如其仁!如其仁!”,有人认为诸葛亮竟比不上管仲。作为仁者眼中的仁者,智者眼中的智者,管仲究竟具备了何等才能?

今天小编带大家回到两千七百年前,走进管仲的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本文是2017年4月推送的第56篇干货,计3312字。您今年相当于累计阅读了6.46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文 | 李任飞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教授

整理 | 吴逸芳 本刊记者

来源 |《培训》杂志

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出身贫寒,当过逃兵,做听差被解聘,商场失利生意破产,可后来却成为宰相,带领百姓致富,缔造了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首霸的伟业。

管仲在奴隶制社会推行人本思想,君权至上时自己组阁,建立了严密的管理系统,教化民众,选拔人才,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在今天看来,依然能感受到他当时思想的先进,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明确目标
辅佐桓公实现霸业


西周末年,周王朝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之间征讨频繁,无力抵抗外夷侵略。这时,需要有一个诸侯站出来,通过竞争,成为霸主,平息战乱。

管仲看到了这个需求,他说服齐桓公,确立了称霸的目标。

分解目标  稳步推进

管仲制订了一步步推进称霸目标的计划:

  • 第一年让管理层政令畅通;
  • 第二年使老百姓都能响应管理层号召;
  • 第三年开辟土地;
  • 第四年获得粮食丰收;
  • 第五年降低农工商税率;
  • 第六年放眼世界;
  • 第七年让内政外交都为我所用;
  • 第八年实现优胜,确立权威;
  • 第九年霸业终成。


管仲的理念是先政治、后经济,先将管理团队与高层的工作做好,政令畅通,一系列政策才能展开。

同时,注重韬光养晦,循序渐进,懂得欲速则不达,不急于迅速称霸,而是要达到民富国强、内圣外王的境界。

君臣磨合  上下一心

管仲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不以武力争霸,不建设正规军,而采用民兵制,以防引起诸侯间的军备竞赛,消耗国力。

经过与鲁国结盟时管仲的劝告,桓公才理解了管仲所说的称霸要从人本开始,开始对管仲言听计从,甚至允许管仲自己“组阁”。

在君权至上的奴隶制社会,搞起了类似于今天的董事长与CEO搭班,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制度。

尊王攘夷  天下会盟

当齐国出现国富民强、社会安定的繁荣局面后,齐桓公认为可以会盟各路诸侯。管仲却说,虽然王室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建议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竖起拥戴周天子、联合诸侯国共同抵御外侮的正义大旗。

在尊王攘夷的政策指导下,桓公共举行了大小九次会盟,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科学设计
降低管理难度
一个系统的效率上限是由结构决定的,管仲为齐国设计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社会结构。

士农工商  定业分居

管仲对齐国的行业结构设计为“士农工商,定业分居”,要求子承父业,同行业聚居。这有四方面好处:

  • 第一,更有利于行业的稳定,每一个行业都会后继有人;
  • 第二,利于传承;
  • 第三,产业集中,方便贸易;
  • 第四,便于管理,政策容易传达。
 三国五鄙  寓军于政

他将首都的城区分成三个区,将农村分为五个省,并设计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军事建设配合到行政体制中,实行点兵制。

这种金字塔型的结构,可以避免以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分裂、孤立,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雏形。

这堪称最早的项目管理思路。平常,民兵们与平常农民没有太大区别,而战事一起,即接到项目;确定主帅,即任命项目经理;用点兵制聚集兵力,即招募项目组成员,从而拉起一支军队,完成打仗的项目目标。

应用管理工具:

《管子》中说:“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

  • 旧法升级
几百年后,管仲对《周礼》进行了升级,使之适合当时的社会特点,更加细致与科学,也更为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

  • 标准化管理
对于专项管理部门,管仲也有一套标准,并渗透到各级行政体系,比如详细规定了驿站接待外国来宾的流程与标准。

依法治国  高效执行

良好的法律系统也可以让工作变简单。管仲大力推行法治,认为法应覆盖礼乐仁义,并且“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他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法家先驱。

  • 加强监察督导
现代人都知道,员工不会做你所希望做的,而只会做要检查的工作。

管仲也深谙于此,建立了完善的司法监察系统,设立了大谏官、五横、吏啬夫等各级监察岗位,以及接待来访人员的“啧室”,还有遵循细致严格的巡视标准的巡视组。

  • 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是执行到位的表现。管仲制定了亏令、益令、不行令、不从令、留令五种死罪,即执行不到位、执行过了头、不执行、不服从、扣押政令文件(包括政令没有传达完毕就回家休息),用这样比较严酷的方式,保证政令畅通。
教化民众
训练军队
推行礼仪廉耻管仲认为“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并大力推行,对于齐桓公也不例外。

葵丘会盟上,周天子派宰孔送来了祭祀用的胙肉,并嘱咐齐桓公可以不用跪拜迎接。齐桓公自觉劳苦功高,受到周天子的认可与尊重也是应当的。而管仲却认为仍然应行跪拜之礼,否则会在国家间树立不好的榜样,让大家觉得可以冒犯周天子。

最后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再一次在盟国间收获了美名。

三种“教训”方式首先,用结构化的“教训”方式,建立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德、义、礼、法、权,并辅以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使人们具备干好某一件事情的基本心态和技能。

其次,流程化培训,将需要训练的东西放在工作流程中,一边干一边学,推行师徒制。

最后,注重环境对人心态、素质的影响,故而采取定业分居的管理方式,强化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

训练民兵: 

齐国没有正规军,虽说节省了军费、加强了盟国互信,但如何尊王攘夷并保证国民安全呢?这要得益于“平战一体”模式,让农民在劳动的时候,动作稍加变形,就同时训练了军事本领。更为重要的是,1个伍里的5个人,同时也是1个轨里的邻居,甚至是亲戚。管仲运用了感情纽带,极大地增加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知识传承与萃取: 

管仲推行定业分居,并对于民间具有高超专业技术的人才,除了物质奖励外,还让“国家档案馆”找到这些人,采访他们的工作经验并记录存档,类似于今天的知识沉淀与管理。
广纳人才 知人善用

管仲说,如果“不知贤”,“知贤而不用”,“用而不任”,“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则真的是会毁了霸业。桓公在管仲的影响下,求贤若渴,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
人才“三选制”
  • 第一步是乡选,各位乡长推荐自己乡里的人才;
  • 第二步是试用,由试用单位撰写评价;
  • 第三步是选择优秀的去齐桓公那里殿试,齐桓公认可后,可安排至对应的岗位上参加工作。
为了吸引整个华夏地区的人才,管仲让人在齐桓公的院子里绑了很多草把,当有优秀人才前来应聘时,就将草把点着,行“庭燎之礼”,表示欢迎。此举一出,令各地人才感觉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纷纷涌入齐国。

任人唯贤管仲提出组阁后,根据人员的不同才能,确定了各部“部长”人选。

而这些人选里却没有一直支持与照顾管仲并大力引荐他的鲍叔牙。不仅如此,管仲病重时,也拒绝了齐桓公的由鲍叔牙接任宰相的提议,他认为鲍叔牙的确是个君子,但不是宰相之才。
以人为本
激发民众积极性


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贵”。管仲说,贵天。“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深度论证了以民为天的道理。

从民四欲管仲反向思考百姓深恶痛绝之事,从而知道应该为百姓做些什么。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让百姓快乐、富有、有安全感、能发展。

疏导人性与孔子的思想相比,管子运用多种社会手段,回应人性当中的不同表现。

对于仁义,采用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的激励方式;对于非善非恶的部分,不仅承认、尊重,更加以利用,以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同时用法律来惩治恶行。

二者相比,孔子是一位万世师表的教育家,而管子则是一位管理者。
富民强国管仲采取了很多惠民的政策,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相地衰征


农民的税收是国库的重要来源,管仲按照土地品相不同、面积大小收税,并实行良薄换算,大大激发齐国人的创造力与积极性,老百姓都去发挥自己最擅长的本领。

  • 官山海


国家专营铁和盐,保证基本的需求不会出现混乱。

  • 弛关


进出海关的货物只记录数量而不征税,类似于最早的自由贸易区。

管仲在奴隶制社会推行人本思想,君权至上时自己组阁,建立了严密的管理系统,教化民众,选拔人才,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在今天看来,依然能感受到他当时思想的先进,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今天小编勾画的“管仲世界”满意吗?是否有所触动和启发呢?点击右下方留言,来和小编互动吧~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wechat@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20~50岁,你该这样经营自己的人生(再忙也要看)

如何让人才死心塌地?《大秦帝国》这本“教科书”送你!

想做以赛代训?这些赛制拿来就能用!

工作中,一定要跳出这五种误区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