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用“舌头”看世界的“黑科技”

 

Brainport用“舌头”看世界的“黑”科技历经近20年、约2600万美元融资的负重修行,终于完成了从实验室到规模商用的涅槃重生:它在相继打开欧洲和加拿大市场之后,正式开启了中国落地计划。...



点击上方“商观传媒” 即可订阅
BrainPort用“舌头”看世界的“黑”科技历经近20年、约2600万美元融资的负重修行,终于完成了从实验室到规模商用的涅槃重生:它在相继打开欧洲和加拿大市场之后,正式开启了中国落地计划。

美国著名神经系统科学家保罗·巴特瑞卡一直坚信:视觉神经的替代科技,能使盲人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而其Wicab公司开发的BrainPort智能设备,无疑是离这个”为盲人开启上帝模式”的构想最近的一次。

BrainPort在欧盟、加拿大和美国地区都早有发售,不过,出于技术和政策等诸多限制,它久久未叩响中国市场的大门。如今,伴随着美国FDA为Brainport大开绿灯,以及Wicab现任CEO罗伯特·贝克曼(Robert Beckman)于去年年底来中国作产品推介,BrainPort的脚步离中国真地越来越近了。虽然姗姗来迟,Brainport在与中国市场跨洋相望数年之后,还是来了。

 “第二视觉”的重生

“我们是用大脑看世界,而不是用眼睛看世界”。保罗教授早在1996年便发表过有关“神经可塑性”的论文,认为大脑可以自我改编、各感知神经之间可以互为替换,“眼睛只是作为整个视觉通道当中的一个感受器或者接收器,如果这个感受器被损毁,你可以提供一个替代感受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刺激传入大脑,由大脑加工处理,再次形成视知觉的图像。”
BrianPort就是基于“感觉替代专利技术”开发出的,它由一副眼镜和一块舌部感应片构成:眼镜形似太阳镜,上面配有微型摄像头,用于捕捉影像和画面;感应片是一块拥有400个电极点的方形电极板;这两者通过安装于眼镜腿上的传导装置相连接。当眼镜捕捉到图像时,会通过传导装置传到舌部感应片上,感应片将图像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电脉冲信号通过舌头刺激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域”,大脑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从而产生“视觉”。

在这个技术中,舌部充当了视神经的替代感受器,之所以选择舌部,是因为口腔舌头不仅有无数高灵敏度的神经末梢,而且有唾液包围,恒温恒湿环境稳定,唾液中的矿物质导电性也最为理想。当舌头感受微电流的电脉冲信号时,盲人会产生犹如吃棒棒糖的感觉,相较那些需要进行手术的高科技,比如Argus II System(一种视网膜修复术)和Artificial Vision System(一种大脑皮层植入系统),BrainPort带来的物理反应更为安全也更能为人所接受。

BrainPort最大的科技含量,就在于它给大脑传递信号的编码方式是和人眼的视神经传递信号的编码方式一模一样的。

BrainPort 是怎样炼成的 

在过去十年中,BrainPort在国际市场上跑马圈地,渐渐声名远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BrainPort的研发公司Wicab曾一度在破产边缘徘徊,而BrainPort也因此濒临一败涂地。作为一门医学技术,BrainPort在尝试从实验室走入商业化的荆棘之路上,可谓卧薪尝胆。

最初,Wicab公司说服其投资者们投入超过1050万美元,将BrainPort用于帮助解决因为内耳损伤或中风而引起的平衡问题:当病人身体倾斜时,BrainPort会通过舌部感应片释放细微电脉冲来提醒人去保持平衡。Wicab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将BrainPort的平衡理论进行临床试验,但是结果失败了,Wicab因此陷入了巨大的资金短缺,不得不大量解雇员工。“说实话,我一度认为我们已经跌入了一盘死水,毫无希望可言”,贝克曼说。

陷入困兽之斗的BrainPort开始正式考虑市场转型,将注视点重新转移到了保罗教授的初衷,即帮助盲人的助视领域。恰巧美国国防部也在考虑解决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士兵失明问题,因此先后投入了1000万美元资助BrainPort。而亲眼目睹退役军士Mike Malarsie试验Brainport重获视觉奇迹的Alphabet CEO 施密特,也为BrainPort投资了25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者的投资都纯粹只为提供科研经费,未从Wicab拿走一丝股份。所以,Brainport能起死回生,实在是拜“市场转型”和“美国国防部与谷歌的慷慨大义”所赐。

在BrainPort东山再起的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BrainPort从三年前就向FDA提交了申请,但是FDA在衡量此新科技上所表现出的煞费苦心与小心翼翼,都远远超出了贝克曼的想象,直到去年6月才获批。虽然早在2013年BrainPort就已经在欧盟和加拿大上市,但是FDA的许可依然是BrainPort漫长商业化筹备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标志着BrainPort已正式启动在全球的推广,其中包括被贝克曼视为最大蛋糕的中国市场。同时,FDA许可还将进一步促进BrainPort被更多的国家纳入保险覆盖范围,从而降低其售价,并加速其市场化的进程。
BrainPort另一个跨越式的飞跃,表现在它与软件开发商的合作,以及与手机app的完美结合。利用手机上的软件和强大计算能力,BrainPort的性能更加先进并趋于实用化,同时还可以弥补诸如自身设备图像只能处在黑灰白色阶的不足,使盲人看到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得益于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即将面向中国市场的BrainPort V200,在舌部芯片部位使用了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帮助盲人识别障碍、信号灯,恢复自主行动,还可以进行飞镖、台球、篮球等多种娱乐活动。

总之,BrainPort 的炼成历经了近20年的努力,它之所以能开花结果走向全球,主要得益于这四个方面:第一,市场定位与正确转型;第二,美国防部与谷歌资本支持;第三,FDA上市许可,第四,与高科技的无缝对接。

接下来,BrainPort面临的挑战,将是:更大的市场与价格的攻坚战。当BrainPort在这两项上真正实现了所向披靡,盲人的世界里,将不再只是漫无边际的黑暗了。

万事俱备,只欠“合伙人”

“这个世界需要有远见的科学家,也需要有远见的商人!”在保罗教授传记扉页,他的太太写下这样一段话,无疑,是写给海银资本创始人王煜全的。作为投资BrainPort的第一家中国机构,海银资本曾在2014年给Wicab注资300万美元,并一度为其落地中国开疆拓土。

在BrainPort的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市场,正是中国,因此备受关注。据统计,中国盲人总数约70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0%。如此庞大的目标人群,如果按照BrainPort目前在国外1万美元的市场售价计算,利润相当可观。因此在获得美国FDA许可、具备中国落地的先决条件后,贝克曼第一时间便赶来中国做推广,并着手申请中国食药监总局的审批,审批流程约耗时9至20个月,预算为130万美元。预计到2019年时,BainPort潜在用户的市场份额将占约1%,销售8000台左右仪器。

不过,正如售价偏高成为阻滞其欧洲和加拿大市场销售的部分因素一样,要打开中国普通家庭的受众群,BrainPort就必须降得起价格、舍得起成本。因此,寻找合适的中国合伙人,利用中国的低成本生产、物流因素、庞大劳动力和强大制造力,成为BrainPort落地中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贝克曼表示BrainPort已经在海银资本协助下,开始寻找更多的中国投资人和合作伙伴。

在BrainPort的规划中,2016年初会完成新一轮800万至10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产品后续开发、建立中国工厂、在中国市场推广等。在销售策略上,贝克曼希望BrainPort能作为智能硬件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是医疗设备,这样会减少很多的行政管理成本,这样也会使得盲人可以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如果Wicab在中国找到的合作伙伴,能联合中国残联、政府部门或是其他组织一起,从公益的角度做一些补贴项目,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在Wicab看来,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万事具备,只欠缺能帮助BrainPort在中国大规模落地的“中国合伙人”了。

BrainPort研究顾问王代辉表示,目前Wicab公司已经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相关人士取得联系。“他们明确表示乐意资助中国的儿童和青壮年购买我们的仪器,但是我们必须要通过实证的研究来证明,这些产品真的可以帮助孩子改善教育,帮助年轻人改善他们的工作能力。”

这样一个又刷道德又刷货币的神器,一旦扎根中国这个土豪遍地的黄金之地,是要制造下一个世界首富的节奏么?


    关注 商观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