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观察 共享出行:从“爆款”到产品报废的路有多远

 

故障车都去了哪里?是修还是丢,是修究竟能使多久...







共享出行近来火的不要不要的,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共享单车”,在投资人眼里这就是“爆款”,应该是棵“摇钱树”,所以才会有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紧随其后。

但是在火的背后还有更“着急上火”的隐患在里边。这些隐患短时间可能还看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可能是很大的“麻烦”。两天前媒体报道的《“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围城”》还只是报道了目前的城市现象,在城市中到处都是共享单车,把汽车围在里边开出不来,把便道占了大家走不了路等。在昨天与的哥陈师傅一块去调研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穿着工作服的人员骑着定制三轮车拉着共享单车的小黄车不知道作何,回来后正好赶上又有几人在拉着共享单车的三轮车旁休息才知道这些都是运送坏了的车去修理或是处理的。

在和几位共享单车的工作人员聊天时才知道,他们虽然上来时间不长,但是工作量并不少,每天要在固定区域内内把不规范停车的车辆归到位,再检查坏损的车辆,还要拉到统一的地方。我问他们坏损的车辆多吗?他说今天好像少了一点,有时一天就是两三百辆,损坏率真的是很高,让人心痛。说到工作必然说到待遇,这些都是上了些年纪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待遇并不高,扣除租房与饭费几乎所剩无几,而竞争对手就不同了,那边不仅工资高,而且人员也多不少。随后我又走访了另一个品牌的车辆,工作人员说,我们的车辆很结实,损坏的不多,就是我们要用车把乱停放的车辆规整好,运到统一的停车地点,这车比较重,搬来搬去很费劲,还真是“体力活”。不过车辆的损坏率确实低。

上个月有媒体报道了《ofo破损率过高 创始人戴威担忧无车可骑局面》自进入市场以来,ofo共享单车因为设计简单、重量轻的特点被用户熟知,但是也正是ofo的低成本、简单粗暴的机械锁设计,使得用户体验越来越糟,小黄车车辆损毁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出现“无车可骑”的局面。而据腾讯企鹅智酷近期发布的共享单车数据报告《解读摩拜ofo们的用户与未来》,“由于ofo单车初版不如摩拜单车结实,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明显高于摩拜单车用户,达到39.3%”。

对我来说,关心的还是坏车后究竟去了哪?到哪里修理及处理。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说,他曾经研究城市垃圾处理多年,北京市的人口居高不下,城市垃圾的处理也是需要很多的资金去处理,尤其是以前垃圾处理的过程无论是填埋与焚烧往往都是有害的,目前随着环保话题的深入,无害化处理垃圾提上了日程,但是费用也是相当的可观,如不引起重视我们就要被垃圾围城。后来我曾经采访过垃圾无害处理的专家,听着高额的启动费用就想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少造点城市垃圾就少一些处理污染的费用。

故障车都去了哪里?是修还是丢,是修究竟能使多久?

在昨天我和司机去寻找“共享篮球”的时候,虽然没有找到,但是看到学校门口的共享单车并不多,后来又看到一所小学校放学,家长接孩子绝大多数骑行的都不是共享单车,还都是原来家中的自行车。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几天前,我的一位朋友来找我时就是骑的一辆并不新的自行车,我还纳闷,为何没开车或是骑一辆共享单车?朋友说,就几公里的路,晚上又没太阳还是骑车比开车好,还能锻炼身体呢,说到共享单车他笑了,我们家还好几辆自行车正不知道跟谁去共享呢,这句话一出口把旁边的保安都逗笑了。

我心里明白,朋友以前上班都骑车,家搬远了不得不买车开车上班,也是受够了京通路堵车的苦,于是把远处的房子租出去,在孩子学校附近的地方租了房,汽车只是周末“遛一遛”,远途出门开车,平时一家人又开始骑车出行了。

说到共享,大家家中剩余自行车的租用才应该算得上是“共享”吧?而现在的“共享单车”给我的感觉充其量是个“自行车租赁”,连个“门脸”都不用租,就把社会资源的地方都给占了,占了资源能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是件好事情,但是应该有个“度”吧?除了“量”的度,还有产品质量的度,车辆质量应该有保障,用户爱惜车辆是必须的,商家也该严把车辆关。

据悉,现在对于自行车的质量问题等商家已经开始重视。

但愿,“共享单车”在“共享围城”之后不要再成为“共享垃圾”。



关注“车载文化”看看具有正能量的车与人的故事




    关注 交通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