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美丽]—王丛博

 

我并不善解读自己的作品。努力回忆怎样一路画来,画中这些女子是谁从哪来的?将会去向何方?留下些什么?自问自答虽...





我并不善解读自己的作品。努力回忆怎样一路画来,画中这些女子是谁从哪来的?将会去向何方?留下些什么?自问自答虽显愚笨,也算是向乔斯坦·贾德致敬的方式解读作品。

琴韵 40x50cm

其一,画中的女子是谁,从哪里来的呢?大脑不过是一个存储器,不会平白创作出东西出来的。那么是谁,以何种方式把这些“女子”塞入我的脑袋?

遥望 50x40cm

突然发现大脑好像失忆一般的空白,使劲挣扎着,回想着,大概,大概起初根本不是“女子”,而是各种无关的文字,影像,音乐,戏剧,等等……由于我的个体误读把种种信息揉成一个无色,无味,无形,无量的非物质体。当我需要把它释放出来的时候,选择了“女子”这样一个载体。我只能草草做出这样的解释。

眷顾   40x50cm

其二,将会要到哪里去呢?我当然有权说不知道,所以我把它打扮的好看一点,好让一路上的看客不那么讨厌“她”。其实画中的“女子”只是一个外像,是我杜撰出来的,这一点我必须承认。

书香岁月 40x50cm

我把自己所知,所学,所感悟整理成画,送走“她”,我仅仅做了这些事情。观者驻足的那一刻就带走了“她”,“她”最终到哪里去,我完全没有能力设想,大概融化掉了吧,融化在喧闹的街道边,融化在岁月的沙漏里,融化在来来往往的出租车里,融化在忙忙碌碌寻求成功的工作中,我和我的作品融化在这个匆匆城市里,也许羽化成仙,或许在此飘散,或许,或许……

黑草 100×100cm

最终,留下些什么?谈到作品的功能性“时间”必定会做出客观的解释,绘画作品在角落里静候观众,它往往不像音乐作品那样外向,
晴粉 60×80cm

绘画作品更像个“淑女”,永远没有主动开口的那一刻,不主动,不谄媚,不应和。所以说观赏亦是一种“美德”,生成了一份初始的“美好”。
鸿玉 60×80cm

在当下这个所谓信息时代的匆忙之中,脚步停留的分秒之间,如果感到作品带来的一丝安静,已经算是对作者的褒奖,阅读需要时间,文字如此,绘画应加之一个“更”字。


游园记   100×100cm
参展情况


2005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油画专业)

2013年,王丛博油画在第五届亚洲艺术博览会上展出。

*2012年   艺+青年艺术家联展  无锡苏珈美术馆

*2012年   E京华 PART II 雅昌艺术家联展 北京世贸国 际时代美术馆

*2012年   第四届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1年   王丛博油画展 三木国际艺术中心

*2010年   王丛博·乔晓勇双人展 三木国际艺术中心

*2008年   首届54国际青年艺术节

*2005年   毕业作品油画《暴风雪》被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2005年   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4年   油画作品《阳光 草地 老人》内蒙古文联成立50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

*2004年   油画作品《古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美术作品展

*2003年   油画作品《古韵》 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大学生艺术作品展(金奖)


    关注 问君有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