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那飞入天际的蓝色眼线是什么画的——接着八卦宝石(本期有新书赠送哦)

 

关于判断人类社会什么时候进入到“文化时代”的标准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佩戴装饰品,也就是有了审美的观念。毫无疑问,宝石成了人类最奢侈的装饰品。在与人类历史伴随的上万年里,宝石演绎出来的情节也是熠熠动人呢。接着上期的画风,继续聊宝石的八卦。...





关于判断人类社会什么时候进入到“文化时代”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佩戴装饰品,也就是人类有了审美的观念,这在极其古老的中东墓葬里的一具骨骸身上发现一粒打磨光滑的贝壳珠子就可以作为明证了。

毫无疑问各种宝石成了人类最奢侈的装饰品,和人类历史伴随的上万年里,宝石演绎出来的情节也是熠熠动人呢。

接着上期的画风,继续聊宝石的八卦。

琥珀:时间胶囊
著名的科幻电影系列《侏罗纪公园》生发于这个创意:科学家为了让已经灭绝6500万年的史前巨兽复生,找到了一只与恐龙同时期的蚊子,因为那时候的蚊子吸了恐龙的血,而血液中含有恐龙的遗传基因,于是科学家们就复活了恐龙并建立侏罗纪公园。而这只蚊子,则是来自于一枚琥珀。

抛开那些科学控的想象不说吧,琥珀大概是神话色彩最浓厚的宝石了。从仙宫的碎片,到女神的眼泪,版本很多。








大块琥珀原矿、蓝珀原矿和透明的琥珀饰品

波罗的海沿岸,自古就是琥珀的著名产地,这里的传说跟海洋有关。传说中海的女儿爱上了一位贫穷的渔民,盛怒之下的父亲为了惩罚她,摧毁了她的琥珀宫,并把她变成了海里的泡沫,人们认为在海岸边找到的琥珀都是海的女儿的宫殿形成的碎片。在希腊神话中,琥珀跟眼泪有关。传说太阳神的儿子法厄同驾驶着带翼的太阳车失去了控制,几乎撞上地球,导致大地遭受烈焰烘烤,热浪滚滚,四处起火,众神之王宙斯发现之后极为愤怒,就用一道闪电将法厄同劈死。法厄同的母亲和姐妹们得知此事后日夜痛哭,几个月之后,伤痛欲绝的姐妹变成了白杨树,而她们的眼泪则变成了美丽的琥珀。

而中国的古人则认为它是老虎的魂魄,所以称它为“虎魄”。再后来,人们才慢慢搞明白,琥珀是几千万年前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被掩埋于地下经石化作用而变成的透明化石。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诗名为《咏琥珀》:“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唐朝诗人还真是博学多识啊,早就知道琥珀是树脂了。








包裹有昆虫的琥珀和琥珀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严格说来,琥珀并不属于矿物。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矿物大约有40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固态的无机物,也有少数为液态,如自然汞,少数为气态,如氦。除此之外,人们也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跟生物密不可分,虽然也是天然形成的,但是不会形成晶体,也就是说,这些物质的内部质点不是在三维空间中呈周期性重复排列,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我们称这些物质为“有机准矿物”。

这类矿物中,珍珠是人尽皆知的,还有一种叫斑彩石的,是极为惊艳的。几百年前,生活在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省的圣玛丽河畔的当地人,偶然间在岩层中发现了几块彩色的石头,在太阳下闪耀着七彩的光芒,转动石块,色彩也会随之变化,十分奇特。好奇的人们认为它是吸收了宇宙大地的精华,具有神奇的力量,于是将其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




斑彩石装饰品

1908年,当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来到圣玛丽河畔考察时,这种彩虹一样的独特岩石第一次走进地质学家的视野,但当时并未做深入研究。1962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一个小型珠宝展览会上,有人将其镶嵌在首饰上进行展出,遗憾的是外界的人们还不认识它,甚至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1967年,一位聪明的珠宝店老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ammolite”,翻译成汉语是“斑彩石”或“彩斑石”,从此之后,这种宝石才开始了商业化的开采和销售。




远古生物菊石的化石

整块的斑彩石,其外形轮廓恰似一枚海洋生物鹦鹉螺。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斑彩石其实是一种远古生物的化石,这种生物名为“菊石”,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随身带有一个螺旋壳,状似螺类,一般体长0.25~0.5米,少数能超过1米。在远古时期的中生代十分繁盛,最终与恐龙几乎在同一时期灭绝。
欧泊:魔法世界来客
古罗马一位自然科学家曾这样赞美一种宝石:“它具有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人们也用各种美丽的词汇来称赞它,说它是“集宝石之美于一身”“神奇宝石中的皇后”“色彩的交响乐”“魔法世界来客”。这便是神秘莫测的欧泊。




五彩斑斓的欧泊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把欧泊视为护身符,特别是小偷和间谍,他们认为如果佩戴上欧泊,可以在黑夜中给予他们敏锐的视觉,并可屏蔽其他人的眼睛。1829年4月,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沃尔特·斯科特出版了小说《吉尔斯坦的圣安妮》,书中的男爵夫人阿恩海姆佩就戴着这样一个具有超能力的欧泊护身符,然而,在小说的结尾中,一滴水落在了护身符上,那块欧泊瞬间就变成了无色的石头,男爵夫人也最终死去。这部小说的流行,总是会让人们不自觉地将欧泊与厄运联系起来,结果,在这本书出版后的一年之内,欧泊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50%,而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销量一直很低。甚至到了20世纪初,俄罗斯人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发现其中摆放有欧泊,他们就会转身离去,再也不愿意购买这家店的任何东西,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欧泊是邪恶的眼睛。






火欧泊和深蓝色的黑欧泊

在19世纪末以前,欧泊主要产于斯洛伐克的安山岩中,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火山喷发的产物。后来,到了1887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欧泊,此后,这里的欧泊逐渐占领了世界市场,市场占有率曾经高达95%~97%,几乎垄断了整个欧泊行业,“opal”一词也常被人音译成汉语“澳宝”,谐意为澳大利亚的国宝。
绿松石:圣湖之色
从四川成都去往九寨沟的路上,有一个名为松潘县的小城。相传,在公元638年8月(唐贞观十二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但是未被应允,一怒之下发兵20万攻打松州城,唐军大败。而后,唐太宗派大军前来支援,才反败为胜。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终被应允。面对候选的诸多女子,松赞干布出了一道难题:他拿出一颗宝石,宝石中间有一个弯弯曲曲的小孔,看看谁能将宝石穿在项链上。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聪明的文成公主取下一根头发,然后系在蚂蚁的腰上,让蚂蚁穿过小孔,终于成功地穿成了项链。此后,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西南边陲也获得了长时期的和平。据说,松赞干布用来考验大家的那块宝石,就是绿松石。






下图为我国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的绿松石首饰,出土于北京平谷区刘家河。

实际上,早在5000多年前,为了获得这种宝石,古埃及法老专门成立了一个2000多人的矿工组织,由军队护送,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号称“绿松石王国”的西奈半岛采掘绿松石,在西奈半岛的西南海岸一处650平方公里的地方分布有6座绿松石矿山,这些矿工每日辛苦工作,每三年才能回家一次。这样的开采方式一直持续了2000年。






上图为绿松石标本。

下图左为中国湖北绿松石,图右为美国绿松石。

法老的绿松石虽然处在沙漠深处,但它却与水关系密切,离开水,绿松石的绿色就衰减了。古人不仅把绿松石作为护身符来佩戴,他们还相信绿松石会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警示危险和疾病。事实上,绿松石的确会变色,特别是长时间佩戴之后,绿松石的颜色会变浅,他们认为,这是主人遇到危险或身体生病的预兆。






绿松石原矿和绿松石球摆件

研究它的化学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出绿松石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矿物质中,水的存在形式不止有一种,通过机械吸附方式呈水分子状态存在于矿物表面或内部,这种水被称为吸附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参加矿物晶格的构成并占据一定的构造位置,这种水被称为结晶水;以OH﹣离子形式参与矿物晶格的构成,这种水被称为结构水。在绿松石中,这三种水的存在形式都有。当外界温度超过100℃时,绿松石会失去吸附水,颜色变浅;温度继续升高至200~300℃后,其内部晶体结构遭到破坏,逐渐失去结晶水和结构水,绿松石会变成深褐色。简单地说,绿松石在加热或阳光直射情况下会褪色。当然,这种颜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主人面临着危险或有疾病缠身,也不意味着佩戴者购买的产品是假货。
孔雀石:青绿山水之魂
孔雀石,仅从字面意义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它应该与孔雀有关,实际上这是人们根据它特殊的颜色来命名的,我国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认为“后世孔雀石之名,亦以其色理似孔雀毛羽故称耳”。在英文中,它的名称为“malachite”,该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颜色像冬葵叶一样的石头”(冬葵是一种锦葵科植物)。






上图为产于前苏联的孔雀石

下图为产于美国的孔雀石

孔雀石对于中国画家可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孔雀石,就没有了展子虔、王希孟、张大千、潘素这些画家的青绿山水了。朱砂,大家应该很熟悉,也就是辰砂,是一种红色颜料。石青,是蓝铜矿,属于蓝色颜料。石绿,就是孔雀石,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绿色颜料。

1972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幅保存完整、色彩鲜艳的彩绘帛画,这幅画中绘有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等图像。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画中使用了多种彩色颜料,包括朱砂、石青和石绿。而马王堆墓葬群是我国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上图为具有条带花纹的孔雀石。

下图为蓝色板状蓝铜矿与绿色纤维状孔雀石共生,

产于安徽。

现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珍藏着许多古典油画,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或许会发现,很多油画中的天空并不是蓝色,而是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这些油画在创作时期的确是蓝色的天空,所用的是蓝色颜料蓝铜矿,但是历经数百年之后,这些蓝铜矿慢慢变成了绿色的孔雀石,所以也就变成了绿色的天空。
青金石:通天法器
说起玉石,闪现在大家脑海里的通常是无瑕的白璧,或者是绿色的翡翠,但还有一种特殊的玉石,它的颜色恰似蓝天,古人相信它是一种神圣的石头,拥有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做通天法器,所以经常用来祭祀和祈祷,甚至死后还会佩在身上带进坟墓,以求升天,这就是青金石。

青金石,英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源于拉丁语“lapis”和阿拉伯语“azul”,其中,“lapis”意为“石头”,“azul”意为“天空”。






上图为青金石原矿,其中的黄铁矿清晰可见。

下图为青金石标本。

青金石不仅可以制成雕刻艺术品和美丽的首饰,研磨成粉之后还是一种优质的蓝色颜料,被称为“天然群青”。在古埃及,人们将青金石磨成粉末之后做成化妆品,涂抹在眼睛上,可谓是最早的眼影。

原来,法老和王后们那飞入天际的蓝色眼影粉,就是青金石做颜料的。






上图为1966年4月,阿富汗国王赠送我国领导人的

铜胎嵌青金石三角盒。

下图为青金石饰品。

在文艺复兴时期,青金石粉末被广泛用于制作壁画和油画,但它的价格十分昂贵,通常只用来描绘天使或圣母玛利亚等核心人物的服饰。

青金石也是我国传统的蓝色颜料。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以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内的壁画上,那历经了千百年依然色彩鲜艳的蓝色就是采用了青金石粉末制成的颜料,我国敦煌研究院的学者王进玉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微量分析等仪器对这些青金石颜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十余个朝代的千余年间,不同地区所用青金石颜料的微量元素大致相同。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青金石颜料都来源于阿富汗。

然而,青金石颜料价格昂贵,一直到了19世纪初,人们才化学合成了相似品,结束使用这种天然产出的颜料。考古学家对甘肃敦煌石窟研究后发现,清代彩塑不再使用天然青金石,而是采用从国外进口的合成群青。
尖晶石:坚持不懈地戏弄王室
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在这场仪式中,她头上所戴的象征着权利和地位的“帝国王冠”让世人惊呆了。在这王冠上,镶嵌的宝石超乎你的想象:5枚红宝石、11枚祖母绿、16枚蓝宝石、227粒珍珠和大约2800粒大小不等的钻石。“帝国王冠”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历史悠久。它原本是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所戴,后来到了1937年经过重新打造为乔治六世加冕所用,如今传到了伊丽莎白二世的手中。在王冠的前部正中央,镶嵌着举世闻名的“黑太子红宝石”,就连那些大大小小的钻石也都成了绿叶,来衬托它的高贵和美丽。

“黑太子红宝石”长约为5厘米,近乎于鸡蛋大小,重达170克拉,是由西班牙的一位国王在1366年送给威尔士王子的礼物,据说在1415年的一次英国对法国的战斗中,英王亨利五世头部受到敌人的战斧猛烈一击,幸好被头盔上的这枚坚硬宝石抵挡而躲过一劫,于是“黑太子红宝石”被作为护身符一样的珍宝流传至今。

有趣的是,后来的科学研究证明,我们都被欺骗了,就连整个英国王室都被骗了几百年。原来,这枚所谓的“黑太子红宝石”并不是真正的红宝石,而是另外一种矿物——尖晶石。




红色尖晶石,产于云南

类似的故事也曾经发生在俄国。1762年,俄罗斯帝国著名的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登基即位,在加冕仪式上佩戴的皇冠上镶嵌着一枚重达398克拉的“红宝石”,据说是花重金购自于北京,可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也是一枚尖晶石。

喜欢看清代宫廷戏的人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同级别的官员穿衣戴帽都是不一样的,因为“顶戴花翎”是显示和区别清代官员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官员品级不同,帽子上的顶珠就不相同,其中一品大员官帽上的顶珠都是红宝石。但后来的学者研究发现,这些名贵的红宝石连同宫廷中后妃们佩戴的红宝石首饰很大一部分都是尖晶石。




红色尖晶石,产于越南,看起来与红宝石十分相似

历史上,尖晶石不止一次地成功获得了原本属于红宝石的地位,虽然缅甸的珠宝商人在15世纪末已经注意到了尖晶石与红宝石有点不同,但是在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人们还是傻傻分不清楚,结果导致尖晶石假冒红宝石的高贵身份跻身于皇家贵族之室。
本期小编将抽取两条精彩留言赠送此书,大家踊跃留言哦!

同时,本书正在各大网店和我社微店预售,感兴趣的朋友快去预订吧!
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北大社官方微店直接购买此书!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微信号:boyabook


    关注 北大博雅好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