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R父母课堂】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反复做同一件事情? 蒙特梭利为你揭开童年的秘密

 

重复是孩子快乐的心灵旅程,父母是这个旅程的导游。...





在家中,家长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们总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打开房门再关上,要求妈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孩子们玩得很投入,家长却觉得很枯燥,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重复”呢?

总是做同一件事情,他们不会觉得很枯燥么?

蒙氏解读儿童“重复”这一行为
蒙特梭利说“重复是孩子的智力体操”,孩子在同周围物体的反复接触中,兴趣中心逐渐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动作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喜欢重复某个动作是很正常的,说明孩子对自己动作产生的效果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也是他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开始。

孩子的各样能力就是在这样的亲身体验中学到的,他在感觉,在思索,在体验,这是最佳状态,妈妈千万不要阻止或者打断,可以在一旁仔细观察,孩子到底要体验什么。

对于成人来说,重复操作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少人都会充满疑问:“反复做事需要耐力,小孩子能忍受得住吗?”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儿童本来就喜欢重复地做某一件事,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当他们碰上感兴趣的事,就会没完没了的重复地做这件事。

“重复行为”有助于儿童专注力培养
“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活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蒙特梭利将其称为“重复练习”现象,同时,她也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儿童重复做事的必然性——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来源于选择有智力目的的活动,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经历专注、兴趣、意志、顺从四个环节。儿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样,可以通过后天强化训练出来。实际上,儿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天赋的本能,它是儿童自然成长的法则。

蒙特梭利观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个环节,即意志的发展,总要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常见也是首要的阶段便是“重复练习”。

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在读一本书时总是重复听,在操作一样教具时总是重复几十次,当宝宝出现重复性动作的时候,你千万要注意了,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认为这是由于儿童的幼稚而导致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使儿童达到极度的满足。实际上,如果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那是因为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才把他称为注意力集中。

这种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复中,儿童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解释为控制的力量,儿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许多父母都不难发现儿童重复练习的现象,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们多数会表现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基于“重复练习”的起点,儿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觉的能力,为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即自由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



人们已经意识到手和语言是人类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所以重复地听、说、读、画,以及所有重复性的劳动都是促进心智发展的运动。儿童喜欢用双手去重复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一些“基本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可以自主阅读之前,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重复听故事的阶段。重复听故事,能使儿童逐渐地掌握故事中的词句,使一些好词好句在记忆中得到反复强化,并积累一定的语言经验,从而使孩子在自编故事时,把那些储存在脑海中的语词语句,迁移运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

所以,让孩子重复听故事,不但令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信息,学习了一些语词语句,懂得了相关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孩子提供了创造性言语表达的素材,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潜能。

让儿童为之着迷的“基本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把玩具反复地拆开、重装;打开房门再关上等。类似的重复行为都是儿童的基本行为,不具备任何目的性,它们对儿童来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儿童进行的不够成熟的努力。“重复练习”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特定时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独立感。另外,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更容易让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点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

当儿童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时,成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件事,会产生一种干预儿童的欲望。然而,这么做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无帮助,还破坏了他们喜欢做的事情,阻挠了他们自由地行动。

特别喜欢一句话:重复是孩子快乐的心灵旅程,父母是这个旅程的导游。既然是“导游”,那就尊重“游客”的兴趣吧,让他们在“旅行”中收获更多有益的体验吧。

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自由,尊重他们的重复!


    关注 蒙特梭利国际早教如东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