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究竟该安康还是快乐?】因为不二所以大同,祝愿朋友们安康且快乐着……

 

从纪念屈原的角度,问候安康是对的!从五月初五的角度,问候快乐也没错!话说回来,为啥一定要辩论究竟是安康还是快乐呢?就不能安康且快乐吗?就不能他说他的快乐我说我的安康吗?当然都可以!因为本来就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罢了。愿我们安康且快乐着…...





今天是端午节假期的第一天,朋友们之间相互问候的微信、短信多了起来。在众多问候中,不知不觉有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不少人开始争论端午节究竟该问候安康还是快乐?



主张问候安康的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属于祭祀节日,本该在严肃而庄重的状态下而度过的,不能太过于欢庆。因此应该问候:端午安康!寓意在端午节家人朋友健康安乐!

而主张问候快乐的人却说: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端阳节了。屈原为端午增加了吃粽子(怕鱼儿吃屈原遗体,包粽子投江),划龙舟(划船出江,寻找屈原遗体)等习俗,而无法解释很多地方端午要在门口挂艾叶、挂蒿草,喝雄黄酒等习俗。而这些辟邪防病的习俗肯定和屈原大夫没啥关系呀?

夏琳老师的观点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足够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她的认知中,能够让两种或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存,而且毫无违和,不起冲突。

这不是和稀泥的话,而是“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因为不二,所以大同”的思想!
这里的不二不是君子不二过的意思,指的是别有啥分别心,无论问候安康还是问候快乐都是祝福!

无论您更相信端阳节:端阳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五月初五气温开始上升,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设立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就是为了驱虫祛病。因此设立端阳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祛毒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还是您更相信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这两者其实本是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月初五日这个节日不可或缺的多元的组成部分!而且细究资料会发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不只防病祛毒,纪念屈原,还和伍子胥、曹娥,甚至现代的秋瑾都有关联!咱们简单来看一看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而后世君王肯定不会祭祀或宣传曾经鞭尸楚王,诅咒吴王的“凶神”伍子胥,所以流传到今天,这一说法几近湮没。



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这一说法在古代有所流传,及至近代提得也越来越少。



端午节最小众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但是此说法认可的较少,因为在秋瑾时期,端午习俗已经传承多年!

您看仅仅一个端午节的来历,就可以换不同的角度说出六七种不同的来源。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纪念秋瑾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因此,从纪念屈原的角度,您问候安康是对的!从五月初五端阳的角度,您问候快乐也没错!话又说回来,为啥一定要辩论究竟是安康还是快乐呢?就不能安康且快乐吗?就不能他说他的快乐,我说我的安康吗?当然都可以,因为本来谁都没有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罢了!因为不二,所以大同!

好了,文章的最后,还是让咱们用几张图片一起来看一看,端午还有啥习俗,啥好吃的,啥好玩儿的,让我们节日安康并快乐着吧!













请扫码关注夏琳老师的公众微信号
每天都会带给您实用的资讯和用心的文章
分享价值,有态度有温度
夏琳老师愿和您一起
自律死磕,共同成长


    关注 讲师夏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