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中国,还不能救助好人”  再读鲁迅(二)

 

他临摹了个剧本,而我们每天都在丝毫不苟地上演。...

今天登陆后台发现
我们公众号的粉丝量
这半个月来恰好翻了一番
小编很开心!
也特别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
上周《一件小事 | 再读鲁迅(一)》
原以为是个“冷门”话题
但事实是阅读量却很高
这周就继续跟着李铮同学
再读鲁迅(二)
……


鲁迅的小说之前读得多一些。不知什么原因,杂文却读的很少。可能是因为他的杂文多比较短,大部分都发表在报纸上,零零碎碎,课本不好安排,上课也难讲吧。

我认真读完的杂文全集,恍恍惚惚有一种读时评的感觉,我又开始时空错乱了。不过自嘲很快又占了上风,怎么可能?这种文章登得上当今的报?

鲁迅杂文大多短小犀利,内容丰富。大部分内容是由小事而发来针砭时弊,也有文人之间打笔仗的文章。讽刺尖利,风格幽默,言简意赅,内容极为丰富。看似随意的三言两语,便让一打批人躺倒在了文字之后。文章虽读来轻松,但掩卷之后便觉沉重。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痛批“十景病”,“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连人的劣迹或者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

大致含义是,有“十景”便还好,没有“十景”,“创造条件”也要上。

前一段时间去许昌,去了一个景点,“曹丞相府”,府内甚至连千年之前的“藏兵洞”都“遗存”了下来。建筑新建的痕迹浓重,外观看起来高大新,但一些小地方却无比粗糙。所谓的景点只是在仿古建筑内,立了一些牌子介绍史实,别无他物。牌子上的字颜色暗淡,字体又小,仿佛小虫在爬,看得我满眼昏花。即使是这样,我竟也看出了好几个错字。

许昌市内怕也是凑不齐“十景”,不过还好,它的“努力”我确实是真真地看到了。

我又在反过来想,若有一地,确实有那实实在在的“十一景”,怕也要“为了大家的利益”而“集中力量”削去一个吧。



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段话,也让我很惊奇。

前几年,电影《狼图腾》上映,其争论甚嚣尘上。农耕民族的羊性与游牧民族狼性,追捧者甚多,反对声也不少。但是,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一言,让我发现,这些争论仍旧是老调重弹。

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血液的野蛮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

从今天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而是又一次重复。

还有论“自行失足落水”(《踢》),想来大概与“躲猫猫”,“纸币开手铐,鞋带来上吊”有的一拼。加上他有感而发的“特别国情”论。(《马上日记》)

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

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论费厄泼赖应缓行》

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坚壁清野主义》)

中国老例,凡要排斥异己的时候,常给对手起一个诨名——或谓之绰号。”(《补白》)——这段我细想了想,看不太明白。不过,估计大约如“孔老二”,“刘工贼”之类的吧。

伟人,先前是算好称呼的,现在则受之者以等于被骂;学者和教授,前两三年还是干净的名称。”(《一思而行》)这段话便更绝了,想想这个时代此起彼伏的“叫兽”,“砖家”,对鲁迅的“恐惧”便又加了一层。在这里我倒是觉得前半部分可是大错特错了,有伟人现在“受之者”可并不是被骂啊。看来鲁迅也是糊涂了。



这些文章拿来改改日期,明天就可以投出去。当然,这似乎是极为困难的,被请去品茶或许也说不定。

鲁迅先生临摹了个剧本,而我们拿来,每天都在丝毫不苟地上演。但是这一切、这个剧本,究竟应该算作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我便又陷入了沉默。



每个生命都不简单

每个故事都很精彩

希望能被你看见

欢迎投稿1527015000@qq.com

如果你有好看的漫画

求赐画哈哈哈哈哈


    关注 叽哩呱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