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史话丨疏江保湖和退水还田

 

文/孙元昀在宋朝,“阳城湖”始终是令苏州长官头疼的问题。范仲淹好不容易疏通了吴东水道,但到皇祐年间又出...

在宋朝,阳澄湖始终是令苏州长官头疼的问题。

由于堤堰年久失修,多条水道发生淤堵,造成娄江泛滥,阳澄湖涨水。江淮发运使许某奏请修筑娄江,朝廷即派舒州通判王安石前来查看。王安石到昆山,乘船考察娄江后,完全同意发运使的意见,并提交了疏浚方案,还绘了图样。但那时王安石的地位不高,户部问一声:经费从哪里来?一句话就把他的方案堵回去了。

娄江不治理,等于给阳澄湖提供了扩展的机会,这对长洲、昆山构成了巨大威胁。因为阳澄湖一旦与满溢的娄江汇合,势将南扩而吞没唯亭与沙湖合流,这样苏州与昆山的陆路交通将被全部切断。昆山主薄邱与权看到了这种危险,他坐不住了,就向苏州知州吕居简报告,建议赶快重修昆山塘。于是在州领导的协调下,由长洲、昆山两县分段重修。这项工程于至和二年(1055年)完成后,改称至和塘。经费大概是自筹的,邱与权有《修至和塘记》详述始末,说到经费数字却用四个“□”代替。想来是怕引起麻烦,也可见当时治水之难。

至和塘的开通好处很多,看得见的是,方便了交通,恢复了农田等等,看不见的是,它有效地防止了阳澄湖向南扩展。因此后来遇到娄江出现问题,就要疏浚。明清官员徐贯、况钟、慕天颜等在治水奏疏中都提到了“阳城湖”,可见它已是吴东极重要的水域,其动静举足轻重。

不过,也有人认为大批良田被阳澄湖等新生湖泊占夺,非常可惜。这人就是上面提到的郏亶。他说:“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吴郡志》)为了确保水田之利,他要根治吴中水患,让阳澄湖等新生湖泊退水还田。熙宁三年(1070年),他向朝廷上了《六失六得疏》和《治田利害论》,后者是有七千多字的论文,其中提出了治理吴地水田的“五年计划”。他的规划要点是重建吴中水利系统,按古法以“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出土以为堤岸”,如能照此办理,则五年后苏州等地无论高田低田,不仅可免水灾,还能旱涝保收,阳澄湖等新生湖泊也可退水还田,恢复原状。也就是说,人定胜天,要把泽国再变桑田!

时值改革家王安石当政,他认为这个方案有利于国计民生,计划虽大,却是可行的。于是任命郏亶为司农丞,由他挂帅来组织实施。可是工程规模实在浩大,要一下子征调六郡三十四县十万役夫同时开工,令下就引起了社会波动。这时神宗皇帝犹豫了,下旨暂停,说是再要听听各方意见。不久王安石罢相,失去支持的郏亶被免职,治水工程也就流产了。

阳澄湖退水还田的计划失败后,人们发现这座大湖也有好处:它起了水库的调节作用,对周边一带的农田十分有利,而且湖中水产丰富,可长收渔业之利。这正是“祸兮福所倚”,因此无人再打退水还田的主意了。乾道五年(1169年)朝廷还下令保护水环境,不许居民围湖种植茭白、菱角等水生植物。

但是阳澄湖却不大安分,它借着风涛的冲击,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例如其北原有蓍泽湖(又名施泽湖、后荡湖),两湖间有陆地相隔。到清代中期,陆岸被水浪吞蚀殆尽,两湖汇合,就变成了阳澄中湖。又如清水村西部有官庄名承天庄,“突出湖中数十丈”(《元和唯亭志》),鸟瞰仿佛“美人腿”穿了高跟鞋。民国前期因风浪的冲击,承天庄坍入水中,“美人腿”就脱掉了鞋子。

不过大自然的演变损益无常,像阳澄西湖南部,自太渔村到蚬山的湖湾,年久就成了芦苇塘和湿地,阳澄岛南面的一大片湖湾,后来成了芦苇的世界,近年也有沼泽化的趋势。但总的说来,阳澄湖目前的水域规模是稳定的。尤其是环保意识和措施加强之后,自然变迁就不那么容易了。

今日阳澄湖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11公里,周长166公里,水域面积近120平方公里,仍保持了“双渚分开三片水”的格局,阳澄湖度假区约占全湖水面的43%。

虽说阳澄湖格局依旧,涛声依旧,并保有水清村幽、鱼多蟹肥的基调,但是时代不同了,今日阳澄湖正在谱写世纪的新曲。这是一支古典与现代和谐交融的水乡旋律,也是千年阳澄湖最美的赞歌!

(本文作者孙元昀,由阳澄湖度假区编辑整理)


    关注 阳澄湖度假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