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学建模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苏...



参加全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的几点感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苏



享是快乐和灵感的源泉,很荣幸可以分享参加数学建模对我的意义。我叫陈苏,1986年出生在江苏淮安。现工作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以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并硕博连读。2014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期间发表论文16篇(SCI检索3篇,EI检索11篇,中文核心检索1篇,国际会议1篇),软件著作权3项。力学出身的我却对数学建模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生期间参加了三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次,全国二等奖1次,也曾因一个概念的错误错过了最终的全国奖。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懊悔,更体会过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后的坚强。数学建模对我的意义已远大于比赛本身。5天的时间里,面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查阅文献,要撰写论文,要编写程序,要组织团队,要反复沟通。这每一个“要”都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间,锻炼我的每一项能力。研究生数学建模让我知道如何面对未知的难题,让我敢于面对自己不是很了解,甚至不了解的领域。数学建模让我的思维更加宽阔。还记得2010年第一次参加比赛,我们团队在完成《与封堵溃口有关的重物落水后运动过程的数学建模》第二问时,一直对如何描述物体形状感到困惑,困惑加上疲劳导致的急躁在团队中极速蔓延。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告诉自己要冷静,要静下来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最终我们采用头脑风暴法,不断的说出每个人的想法,记录每个人的想法,分析每个人的想法,最终确定采用蒙皮函数的方法对物体形状进行描述。每每在科研路上遇到难题,我都会让自己冷静下来,用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问题,理清思路后再回到问题中,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次,数学建模让我更加懂得团队和感恩的力量。团队的概念是80后,90后很缺乏的思维模式,数学建模要求三人一组完成课题。这需要三个人相互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个人能力可以是闪光点,但也仅仅只是最终胜利的一块拼图。每每想起比赛时,我和队友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相互告诫的向前走,都无比幸福。一起熬夜,一起为一个词,一个句是否合适相互讨论,一起吃苦的日子也是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最后,要特别感谢像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刘国庆教授和程浩老师那样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们,因为他们对我们系统培训让我们更加自信的面对困难与挑战。比赛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老师们的指导,为人师表的态度也让我自己指导学生时多了几分经验与热情。



下心来想想,数学建模与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会面对未知,都会害怕困难,但只要我们鼓起勇气利用所学的知识,建立合适的团队,感恩身边的所处,就一定会赢。赢得的不单单是奖励,更重要的是快乐与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悟数学建模,感悟人生,会有各种滋味,这就是生活。


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

shumo

长按二维码了解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最新动态哦~


    关注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