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永和九年的自然天成

 

兰亭曲水擅风雅,群贤集会,丝竹声声,檐花蔌蔌,在一幅字墨里成为永恒。...

每一位爱茶爱生活的人
都关注了“静美茶艺”
茶缘深浅,期待相遇




唐·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曲水流觞”就想到东晋的王羲之和谢安、孙绰、支遁等朋友及子弟42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褉”之礼,饮酒赋诗,在酒酣之际提笔在纸上一气呵成,写下一篇《兰亭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透过竹林洒在溪水边,使弯曲的流水斑驳而隐秘,我想此时,景已醉人,心沉下来,呼应着自然的启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被细腻阳光照耀下的澄明之心,那是文人原生态的风雅和心怀天下。



《兰亭序》在书法上创造出一种俊逸、雄健、流美之感,其雄秀之气出于天成,就连王羲之酒醒后看见这幅《兰亭序》都有几分惊艳、得意和寂寞,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这幅《兰亭序》反复重写了数十百遍,都达不到最初版本的水准,而他更想不到,他的书法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之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



传说因唐太宗的喜爱,将《兰亭序》一起入昭陵,后世流传的都是临摹本。

南宋赵孟坚,曾携带一本兰亭刻帖过河,不想舟翻落水,救起后自题:“性命可轻,《兰亭》至宝。”它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它的美是永恒的、有力量的,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让之后的书法艺术有了生生不息的追求和动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书法是黑白极简勾勒出的艺术,中国人把对世界、对生命的认识都容纳在文字中,抒情于笔墨里,而中国人对书法的传承、迷恋、向往都是深入骨髓里的。
文章精粹
公开课 | 刘一叟老师书法作品鉴赏会
— END —
茶里,
有你想要的美好
喜欢记得点赞分享哦





    关注 静美茶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