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来读往之——中和

 

徽州有道名菜,叫中和汤。徽州火腿、冬笋、豆腐、香菇都切成细丁,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放进锅里,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煨...





徽州有道名菜,叫中和汤。徽州火腿、冬笋、豆腐、香菇都切成细丁,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放进锅里,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煨,一直到汤明汁亮,满屋飘香。说是汤,其实也是羹,因为不象汤那么清淡。要说是羹,倒也不太像,因为它比较清爽,但不够糜烂和稠厚。无论怎么描述都不完整,总之好吃。

不仅中和汤好吃,徽州的很多菜都好吃。不仅徽州菜好吃,全中国的菜都好吃。不仅八大菜系的菜好吃,民间菜甚至更好吃。往往高手隐于野,大师在民间,一些乡村野里烧的一些菜,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就是好吃。有些好吃的美食甚至取个非常不美的名字,比如“撒尿牛丸”、“狗不理包子”等等。



这些东西怎么做的呢?基本都差不多,锅烧热下油或下料,总之都是油几成热,盐少许,料酒少许,大致焖几分钟,没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标准。即便定一下一个精准的标准,盐3克、油2钱、味素0.5克、油温200度,无论谁按此去烧,一定会烧出一个自己不吃甚至都不敢看的菜来。无论谁按此去烧菜,那就是应景一个词:“菜鸟”,典型不过的“菜鸟”。

中国菜虽好吃,挑刺的中国公知却不少。会经常向大众反问:“这种烧法科学吗?有依据吗?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烧中国菜的标准?”这真是鸡同鸭讲,各自叫的挺欢,但就是各说各话。好吃的没标准,不好吃的标准充弃天下,这也不知道是哪门子的道道,也不知道这些公知哪里的胆量。



试想一个厨师,主食料是丁,丁是几X几,切完以后是不是要逐个去测量一下呢?是不是需要抽样呢?假如不符合标准,是不是需要再去买菜再切呢?假如这关过了,那是不是要买只油温计,边量边下料呢?那其他所有的配料是不是都要配个天平秤,逐一测量过呢?如果不这么做,所谓的标准都是假的,都没有执行的依据。但假如这么做了,这又不是做菜,这是在演算标准。简单的事情被弄得如此复杂,仔细去想一想,我们很佩服提出这些观点的公知胆大,敢想敢说,敢把对实践的无知化作对实践的指导。真是佩服之极!

一个具备丰富经验的中国厨师,如果今天心情好,其刀工、火功、配料的调配都在心情的烘托中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一道菜品的出锅,就是一道作品,就是一种美好心情的传达和传递,烧的很愉快,享用的人觉得味道好,心情也很愉快。食品成为美食,食物成为天珍,实现了天地人合一,成为一种中和。但假如厨师今天心情不好,尽管材料和配料用的差不多,程序和步骤也相差无异,但今天的作品只能算是作业,交差了事,平淡无奇,不免还有一些错别字,甚至可能完全是一份错误的作业。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作业本。做作业的不爽,批改作业的冒火,于是食品成为垃圾,食物成为废物,暴殄天珍,天人共怒,中和从何而来?所以中国菜的标准是是在外国人标准基础上加上了心情,加上了阅历和境界。



所以外国人所提倡的这个标准思维是个笨东西,基础的东西,没有灵性,谈不上高大上,更谈不上美,与中和之美风马牛不相及。就这么一个东西,很多公知粉饰天下,美美其美,典型一个“假洋鬼子”。都说改革开放,泥沙俱来,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走出了家门,走的足够远,溜达的足够偏,以至于找不到回家的路。

实际上,除了麻将这个所谓的国粹,我们家里的好东西多了去了,也好了去了。尤其是文化艺术,多到我们伸手可及却懒得去碰,好到我们只能说是“美瞎了眼”。



文化是最高的水准,中国文化最高的境界就是中和。计黑守白,留有空间,事不做绝,话不讲满,万事都留有余地,与天地共存,与所有人同前行、共发展。把这些思想体现在我们的书法、绘画、为人处世、乃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觉到好,但就是批评他差。我们都希望得到表扬,但就是喜欢批评别人;我们都希望找到出路,但就是希望别人无路可走,我们都希望天地人和,但就是对天地缺少应有的敬畏,我们明知外国的东西只能部分的拿来,却是完全的照搬照套,还名之为:“思想解放,具有创新”,我们都看到了皇帝没有穿衣服,但都说皇帝换了新衣。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真是需要回到自己的家门里来,认真的打扫整理,去发掘先人留给我们的各种宝贵财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神。“中和汤”只是一道非物质文化产品,是中国传统烹饪的一个作品之一,单中国烹饪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她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要义,那就是“天地人和”


    关注 如如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