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之衣丨袈裟300年传承溯源

 

佛陀的衣服称之为袈裟,梵文Kasaya。...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像上。上下几千年,风格流转,历朝历代的雕刻手法与表现方式都有独特的个性。赏鉴古代佛像,可以先从观衣起步。



宋 木雕观音像

这是国家博物馆展示的菩萨木雕像。本文只是将目光锁定在佛陀身上的衣服,而且,时间框定在南北朝。

前后接近300年的时间,让我们看看这些穿在佛陀身上的袈裟,都有那些不一样的变化与传承。

什么是袈裟?


[b]佛陀的衣服称之为袈裟
,梵文Kasaya。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袈裟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由裁剪过的长条形布拼接而成;二是染坏色,区别于凡俗着装。

敲黑板了:坏色,就是非正常色。袈裟要与民俗的着装区别开来,衣服也不得裁割修补。

还有很多更专业的说法,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大家自己上网百度。

中国最早的佛陀形象和服饰特点,全部是来自于古印度。

两汉时代,非常多的佛经由西向东传入中土,除了文字外,还有各种的佛陀绘制版本。我国早期的佛像特征,就具有明显的外域气质。

以下器物,是四川彭山汉墓发掘出土的,上面的佛像特征:束发、肉髻,穿着通肩大衣。可以看作是我国早期佛陀的标准形象。



汉地袈裟款式,主要包括以下样式:

1、通肩式



来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属于中国第一批的袈裟款式,也是汉魏两晋时期,几乎惟一的袈裟样式。领口呈圆弧形,衣服一直下垂到腿部,简洁明快。

2、袒右肩式



右肩袒露,袈裟从左肩斜披至右胸部,然后绕到背后。

3、半披式



与袒右肩款式,有一些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右肩并不袒露,而是被袈裟覆盖,所以叫——半披。

4、褒衣博带式



这是本土化的一种穿法。可以看出是沿袭了魏晋时代的服饰特征,类似朝中文人、官员的服装款式。

5、垂领式



与半披式穿法很像,只是垂领式衣服的右肩袈裟,直接下垂至右手的手腕,将右手臂百分之百包裹,看起来是右手臂直接将袈裟袖子拉下来。

6、双领下垂式



相对比较简单,领口呈U字形,自然下垂至胸前,整体上看,与通肩式相似度高。

7、敷达双肩下垂式



直观上感觉,这种款式好像两件袈裟的结合体,穿法比较难懂,外部形象很好辨认:主要是右肩部一块袈裟,从背后绕过来,垂落至右胸前。

8、钩纽式



中国人的原创,更接近世俗的生活,增加了纽扣的类似物。





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

十六国时的佛像数量较少,基本上沿袭了犍陀螺的样式,以通肩大衣,半批式为为主,小型金铜造像居多,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黄河流域这一带。石窟大体量造像不多,在甘肃的炳灵寺有一些保留。

这时期的通肩式大衣具有非常明显的印度样式。从甘肃炳灵寺为数不多的西秦半披式佛衣来看,其实北魏早期与西秦的半披式可以归为一类,细节的些许差异不作讨论。















北魏(386年—557年)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北方王朝,北魏的造像风格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佛衣样式还是受到印度犍陀罗的影响,以通肩大衣和半披式为主,少数有袒右肩和垂领式,衣纹稠密,身躯厚实雄健。

北魏中晚期,统治阶级开始崇尚汉文化,佛像服饰也受南朝士大夫的穿法影响,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样式,身躯扁瘦,衣服宽松飘逸,面容也开始清秀了,这就是秀骨清像的来历,这种清秀的样式与前期的造像风格迥异,观之有如沐清风,神思旷远。

这种形制风格一直延续到东魏与西魏,这也是佛像历史上第一次特别典型的汉地人对佛陀服饰本土化的改造风潮。此后便进入了北齐时代,开始又受到印度的笈多风格全面影响。

传统的通肩大衣与半披式佛衣继续延续犍陀罗的固有样式,褒衣博带的风格首次在造像史登场,并逐渐催生了中国人自己对造像的独特塑造手法和形式。

悬裳,这是佛在趺跏坐时,佛衣落在台座上悬挂下垂的专有名称,关于悬裳,梁思成先生专门讲述过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区别,大意为龙门的悬裳线条利落,转褶尖锐,稠密,且布局几乎都是左右对称式,是一种提炼过刻意而为的形式,而云冈石窟悬裳层次简单,疏松,不拘泥左右的对称,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悬落。































































东魏(534年―550年)-西魏(535年―556年)

自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造像风格随之各自延续,同时褒衣博带风格也进行了细节的变革,无论是青州还是邺城,东魏的身形基本上身形都是清瘦的,衣纹也是延续北魏时期的制式,只是在细节上开始作减法,比如结带的样式,衣袖的内收处理等。

而西魏麦积山地区的身形却略呈圆润体,与整体的线条走势相互呼应,呈现温婉的态势,悬裳的结构也处理得轻松自在,线条蜿蜒,这与龙门与邺城的锐气有很大的区别。

东魏与西魏佛的身形总体开始像圆润过渡,特别是麦积山地区,不似北魏那种典型的扁平化,而呈现柔和的态势。

褒衣博带继续延续,但与北魏有细节上的区别,比如北魏衣袖与下摆更飘逸,呈外撇之势,而东魏西魏开始内收,平直,右衣袖也出现了上收至肩的形制等。





























北齐(550年—577年)

北齐与北周此时各自的服饰演变差异化开始增大,而这种差异化是经历了东魏西魏的褒衣博带之后笈多风格对本土造像的冲击导致的,受马图拉和萨尔纳特的影响,北齐北周的造像都圆润饱满,身形丰润,线条柔美,这种内敛的美感正是北齐时代的特点,来源于笈多王朝唯识论对宇宙,对自身的认识,所以佛像的神情都内向化,呈沉思冥想状。

虽然北齐短短27年,但佛陀的衣服样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北魏时期出现的佛衣样式这时又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比如袒右肩,通肩大衣,也出现了很多未曾有过的样式,翻开了造像史上最为迷人瑰丽的一章。

此时前朝那种宽松飘逸的褒衣博带式佛衣基本不再见到,而是被双领下垂式所取代。首次出现了敷达双肩下垂式佛衣,例如响堂山。受马图拉风格的影响,出现了中国式的曹衣出水。

受萨尔纳特的影响,出现了完全无着装式的紧身衣,通体无雕琢,只在领口袖子等地刻画出衣服的痕迹,有的甚至完全不刻画,靠后期的彩绘表现出衣服,其实也是萨尔纳特通肩大衣的变体,也称之为鹿业苑式。我们看到古印度笈多时代的佛像,佛身并不都是直立,很多都是呈现略为倾斜的姿势,肩部也宽大腰身细窄,有一个腿的膝盖前凸,并非双腿并立的站姿。

北齐时代的佛像鲜有这种的姿势,几乎都是正直站立,身形更接近中原人,腰部也不如笈多时代的细,生殖器部的衣服也完全处理成了没有性别的平滑,更像是女性化。

双腿笔直,也有过一腿前凸的形制,非常稀少,例如青州龙兴寺,仅有一件,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些微妙的细节表明那时候的工匠对于外来的造型是有选择性的吸收,很多审美上的差异已经被中国审美取向同化。

北齐开始出现钩纽式佛衣,北魏东魏西魏未出现,唐宋以后开始流行。这一个细节在印度佛像中也未有出现,是因为印度对钩纽式袈裟要求须着通肩,将纽内巾句,如此即便是有钩纽也是被袈裟覆盖了,而中国的钩纽式几乎都是外露从左肩膀下垂至胸前,这是将律典规制进行变通的结果。

法界人中佛像的出现,这种是北齐时代特有的佛衣制式,满身袈裟都采用雕刻或者绘画的手法表现佛陀的生平故事,这种形制的佛衣非常少见,之后未再出现过。































































北周(557年—581年)

北周取代西魏,同样受到笈多风格的影响,佛的形体与北齐类同,形体圆润丰满,衣服开始紧致(这是北齐北周时代佛衣的共同点),但是北周地区的佛衣以双领下垂,通肩大衣式样为多,继承了马图拉风格的特点,未曾有萨尔纳特样式的佛衣,特别是完全的裸体式的紧身衣,几乎未有一例,也没有双肩敷达下垂式佛衣,这一点与北齐不同。

甘肃麦积山北周佛衣悬裳的处理开始注重张与弛,多与少,疏与密的对比。陕西地区的北周佛衣厚重感要大于甘肃麦积山。此时的通肩大衣与北魏的不同之处在于领口更小,更加轻薄,紧贴身体,凸现出形体的线条。





















[/b]

近期热文链接
在现场丨谁抢了张宗宪的大缸

认识王世襄丨小中见大是高人的专利

套路丨如果特朗普逛潘家园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关注 雅昌艺术网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