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买买背后的人才梯队怎么做?20171227

 

一个哭笑不得的人才梯队培养工作,究竟是什么问题?且看大咖解析!...

买买背后的人才梯队怎么做?

临近年末,在某上市公司做培训工作的小七遇到了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人才梯队培养工作因为一个特别的理由变得没有方向了。

公司是今年上市的,之前的时候公司优秀的管理人员被纳入到人才梯队建设的项目里面,对这些人员进行发展和训练,但是年初公司上市之后,原有的项目持续进行,但是这些岗位上的人员数量变成了复数——财务有一个总监,一个部门负责人,一个经理,职能基本一致,市场部也是两个领导,营销口之前也是两个,连品牌推广部都有两个经理,只不过新聘任的没呆多久就离职了。董事长对梯队人才的建设太多变成了——没必要,反正确认的时候,市场是一大把,开出高薪一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何必花大力去培养,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同时还因为这些人都非常熟悉,董事长能够说出每个人哪些地方不足,如果要重用提拔总觉得不放心。于是今年做年度培训计划的时候,人才梯队项目竟然没有了方向。而且,因为复数存在的管理人员,对于下面的层级人员的晋升与发展也造成了阻塞。

从业这么久还没见过这样情况的小七一下子也懵懂了,怎么办?
思考: 。


1. 如果你是小七,你会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2. 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确实有外部寻猎和内部发展等多种方式,但是案例中董事长的想法会带来什么危害呢?该如何规避?

案例来源:(  √ )原创     (    )引用  摘自 (网站名称 /刊物名称)

说明:第七会议室学习案例全部用于内部学习之用,不涉及商业操作。


大咖解析



张汝颂
就今天的案例,我先用不专业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先说说第2个问题,董事长认为市场上人才有的是,需要就高薪请一个,没必要自己花力气培养。

这是很多董事长、老板的真实想法,这种想法基于几个现实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一是自己培养的人才,能不能达到目标,风险很大,很有可能培养不出自己想要的人才;二是培养的成本可能会很高,包括时间成本、薪酬成本、公司配套成本和运营风险成本等,折算过来往往会比高薪外聘成本更高;三是案例中提到的,内部人董事长都很熟悉,对每个人的缺点都很清楚,不敢放心重用,反过来,你不充分授权,人才的能力也无法有效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道理。

高薪外聘可以规避以上的几个问题,但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人才匹配风险,高薪外聘的是不是适岗的最佳人选,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很少的信息的基础上去判断,错判的机会相对很高;二是风格文化融合问题,外聘人员行为风格、工作方式方法是否能和公司老员工有效融合存在风险;三是忠诚风险,外聘人员相对缺乏忠诚基础,只能凭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越是高能高职的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危害越大;四是信心风险,这也是危害最大的,公司一旦确立外聘的习惯,老员工基本上不相信自己还能被提拔、有发展,对自己在公司的将来丧失信心,这个危害是全方位的。

第一个问题,小七该怎么办,首先,梯队设计严重不合理:人员数量变成复数、基本职能一致,这是错误理解了人才梯队的需要,梯队并不能是简单的复制一套备份的,而是应该做一定的分工和层级差,一旦出现需要,可以迅速顶岗上岗。小七要建议公司重新设计岗位,职责划分重新明确。其次,组织讨论人才梯队建设的讨论,讨论必要性、合理形式、成本效益等,尽可能统一认识,方便做事。三要梳理内部晋升通道,明确细化岗位要求,让内部晋升成为可能。



党艳芬
一、公司层面

问题点/现状分析:

1.公司年初刚上市,有企业价值,市场战略应该是扩张;

2.很多部门工作职责一样的同一岗位上的人员数量重复,人力资源浪费,未做到合理配置;

3.下层级人员晋升发展阻塞;

4.经营策略为扩张,没有与经营策略一致的人才储备。

需求:

1.人才供给能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需求,无论是通过外部寻聘还是内部发展或其他方式;

2.一岗多人,人力资源浪费,需尽快优化岗位和人员配置;

3.建立良性的能支撑企业发展的人员晋升通道。

二、董事长

问题点/现状分析:

1.对现有人员不满意,不愿意委以重用;

2.认为人才梯队建设没必要;

3.认为通过猎头可以满足迅速扩张的人才供给。

需求:

人才供给能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需求。

三、小七

问题点/现状分析:

1.人才梯队项目做还是不做?如何做?

2.如果不做人才储备,外部猎聘是否可以满足人员需求?

需求:

1.人才供给能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需求。

2.倾向于通过外部寻聘和内部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应对人才需求问题。

四、应对措施

1.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对人员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2.对现有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针对公司现状2、3点)

3.重新进行人才盘点,根据岗位职责建立核心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对一岗多人的岗位或者核心岗位考核竞聘上岗。(针对公司现状2、3点)

4.对竞聘失败者,进行培训,优化到合适职位。培训不合格或没有合适职位给与安置的,优化解聘,为下层员工让出可晋升的职位。

5.在完成以上内部整顿工作后,再结合公司经营计划、人才需求及外部人才供给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做人才梯队项目。



卞红波
一、发现并界定问题

公司上市后,岗位人员数量重复,领导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问题,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二、分析原因

1、未做系统的人力资源盘点;

2、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不畅通

3、人才培养资源、技术、渠道的局限性,培养时间周期长,成本高,培养的人才同样存在缺陷;

4、公司领导的理念问题,更偏向于外部招聘;

三、提出对策

1、盘点现有人力资源,根据公司经营战略,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进行岗位分析,对冗余岗位进行调整;

2、建立各级人才继任计划,满足公司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稳定核心人才,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晋升渠道及能力开发机会;

3、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采用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4、借助行业数据,加强与公司领导沟通,目前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需并驾齐驱。

四、如果你是小七,你会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1、盘点现有人力资源,根据公司经营战略,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进行岗位分析,对冗余岗位进行调整;

2、建立各级人才继任计划,满足公司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稳定核心人才,组织不断获取人力资源,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晋升渠道及能力开发机会;

3、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采用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4、借助行业数据,加强与公司领导沟通,目前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需并驾齐驱。

五、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确实有外部寻猎和内部发展等多种方式,但是案例中董事长的想法会带来什么危害呢?该如何规避?

危害:

1、影响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人才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整体薪酬水平被拉高;

3、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被阻断;

如何规避?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分析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当招聘职位比较重要,现有人员中没有合适人选,且无可以培养的对象,或者有培养对象但培养所需成本较高时,可从外部招聘,否则可内部选聘填补空缺。

2、企业经营战略。公司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大批量人才,此时内部选聘已不能满足需求,可采取外部招聘的方式获得人才。

3、招聘的目的。当公司出于管理考虑,通过招聘增加新鲜血液,带来新思想、新观点,激发现有员工队伍活力,为老员工带来新的竞争,来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转变经营观念和工作方式,改变工作态度和行为等目的,则可采用外部招聘方式。



薛锦萍
一、界定问题

目标:培养人才

现状:由于上市项目导致后备人才数量增加,公司培养成本增加,董事长认为公司为培养人才梯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然而培养的人才依旧有不足之处,简单对比来看,不如到市场上高薪聘请。

小七不知道是否继续做该项工作。

二、分析原因

公司层面:上市项目导致的人员富余的问题尚未解决;

人才方面:内部培养成本太高,可能没有做到扬长避短,用人所长;

在成本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外部招聘人才,来的更加简单直接。

员工层面:每个人的不足,可能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自己意识到了,但并没有努力改善、或者不知道改善方法。

小七方面:之前可能并不知道董事长所说的人才梯队成员的不足之处,所以没有在培养课程体系中作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或者知道但认为不影响员工绩效,或者不知道怎样帮助员工提升。

三、制定对策

1、通过合理测评方式进行人才队伍优化,剩余人员进行安置。

2、了解清楚董事长所说的大家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分析这些不足会对工作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3、加强绩效考核和面谈环节,让大家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清楚不改正会对工作和个人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4、人才梯队项目的说法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不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大家的绩效也是一样的。关键是小七需要设计出从经营的角度出发的培训体系,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就从公司环境、流程等方面去设法改进,以削弱人的影响。

5、董事长既然提出了不如外部招聘的观点,小七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随时关注公司动态,多与猎头公司保持沟通联络,提前了解行业人才现状,猎聘费用等。



汪薇
角色
需求
关联
冲突


公司(董事长)

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用人

有用人需求,有人才储备

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人

部门(部门经理)

需要巩固地位,需提升与成长

有提升空间,有培养需求和意愿

有竞争者,短期业绩为王

小七

需要体现人才管理的价值

有需求,可以帮助部门经理提升

无预算,公司不重视

策略

优点

不足

拿来主义

可以直接用,利用招进人才的能力与智慧,快速提升管理水平。

让原管理人员有危机感,不得不全力以赴,提升管理水平;

双保险,一个不行,用另一个,不担心人才流动。

1、外界劳动力市场要有比较多的人才流动(专做细分市场或高精类的企业明显不符)

2、带来内耗与不安全感 ,员工的忠诚度降低。下属无所适从。

3、较高的用工成本与管理成本。

培训主义

明确岗位要求,可能会提升管理者能力,促进人岗匹配。

管理人员急需,配合度高,如果培训有用,会坚定的支持。

适合公司长远发展需要

花费的时间及成本高,效果因人而异。

对短期培训效果,要用明显,即用即学,对培训期望高

对培训管理者要求高,压力大。

实施方案:

双领导,做为特殊时期的手段,是可以的,但会增加用人成本与管理成本,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一方胜出,一方落败。思考董事长的出发点,可能是想借外力助发展。希望老员工都有所成长与提升。如果不提升,用外人。

想做人才管理,找到痛点,明确岗位用人标准,制定竞聘上岗的方案;拿出用工成本与管理成本提升的证据;争取部门领导的支持;明确短期培训的产出与投入。

此时的重心,应该是用人标准的制定和筛选,帮助企业确定合适的管理者,而不是培训和提升。

想要参与案例讨论?加入案例群:
第七会议室

一个有内容的HR学习公众号



微课|案例|干货|社群


    关注 第七会议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