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球:古人床上和袖中的“暖宝宝”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导 读 :古时候生活条件有限,为了捱过漫长的寒冬,古人发明创造了许多充满智慧的物件。



香,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据说适合冬日时节的香,还兼有辟寒取暖的功效。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

"云溪僧舍,冬月客至,焚暖香一炷,满室如春。

深冬时节有客人来访,不用薪火,只需一炷暖香,便可让室内感觉如春天般温暖。

不过,这种“暖香”还有待考证,古人生活中更多的还是兼具取暖功能的香具。



早在汉代古人就将取暖与用香结合。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描写:

“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金鉔,宋代学者章樵注解,“鉔音匝,香球,衽席间可旋转者”。



《西京杂记》中把这种熏香的器具称为“被中香炉”,有一段记载说: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唐墓中出土了很多“被中香炉”,香炉分内外三层。最外层为通体镂空的球形,上下半球以子母扣和合页链接。

中层有两个同心圆环,以活轴连接外壁和内层的焚香盂,如此设计可使焚香盂在香炉无论如何转动时都保持水平,小圆钵中盛放的燃炭和香丸不致于洒漏。



古人焚香需要借助炭加热,炭墼燃烧会生热,金属传热能发暖。

一则可以让被子气味宜人,二则,若是在冬天还可把被子烘暖。



在唐代,这种“被中香炉”也被称为“香囊”或“香球”,唐代诗人王建的《秋夜曲》中: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其中香囊指的就是“被中香炉”,古人还常把它置于衣内,特别是袖中。随着袖子的收放,香气时有时无,时浓时淡,婉转而缠绵。



用来随身携带放入袖中的香囊被称为“衣香囊”。《唐六典》中记载,每年腊日,唐代皇宫中都要准备“衣香囊”,作熏衣暖身之用。

白居易有诗曰:“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像明清时的手炉一样,球形的小香囊也陪伴古人度过难捱的寒冬。



从宋代起常其为“香球”,是宋人常用的香物之一。宋代《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有“妇女上犊车,皆用两小髫持香球在旁,而袖中又自持两小香球”。

车上妇人自持的香球以外,侍女还需持香球在旁,可见宋人对此香物的偏好。





“香球”作为被中使用的香炉,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 卷二十二中述:

“今镀金香球,如浑天仪然,其中三层关棙, 轻重适均,圆转不已,置之被中,而火不复无,其外花卉玲珑,而篆烟四出,真闺房之雅器也。”

明人称熏被的香球为“闺房之雅器”,那时这类民间香球的使用者或以女子为主。



当然,除了香球,还有其他的取暖香具。

比如李渔曾设计一款多功能的暖椅,集椅、炉、熏笼于一体,冬日取暖时,还兼有熏香熏衣的功能:

炭上加灰,灰上置香,坐斯椅也,扑鼻而来者,只觉芬芳竟日。
·  THE END ·
图文 :网络
编辑 : 小圣子
猜你喜欢(已更新)

■ 四弃香:和香中的一股清流

■ 蒸香: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 周末拾美│中国 · 錾刻

■ 周末拾美│中国 · 烧蓝

■ 视频精选│以香入食,品味独特的文化

■ 视频精选│燃尽一炉篆,欲求一身香

■ 沉香与男人(附歌曲《沉香男人》)
香道传奇沉香文化体验馆
品香、用香、收藏,欢迎到馆体验
北京市西三环居然文玩天下B1-68号
联系电话:400-617-5505


    关注 香道传奇真品沉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