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去寒未尽,最暖冬日阳

 

在过去,这些深宅大院里的贵人们是如何取暖御寒的呢?...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一首流传广泛的数九歌,道出了冬至后时令、节气的特点。

按照歌中所述,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从五九开始,天气将逐渐转暖。然而,近日突如其来的降雪,似乎要拖长“四九”的尾巴,让我们继续“冰上走一走”。

现在,就算室外飘着鹅毛大雪,有了空调、地暖的室内,完全不用畏惧寒冷的突袭。那在过去,这些深宅大院里的贵人们是如何取暖御寒的呢?
在没有电的年代,火是最直接、最方便、最高效的热能来源。这大宅院里,可不会像小门小户那样生堆柴火一家人围在一起取暖,他们最常见的就是以炭为燃料,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取暖工具。


最常用的就是这炭盆。大宅院里用的炭盆多为铜制,加入炭点燃,即可取暖。到了寒冷时节,大宅院里就多了一项大额的支出,就是购买炭的费用。除了日常主人房里要用到炭火,若是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更是要将这炭火生得旺旺的,才能显示出主人家对客人的尊重。
大宅院里的生活极为讲究,炭盆只能安置在固定区域,不能随身携带。因此,手炉成了贵族小姐、夫人冬日必备的随身物品。
看看王熙凤手中抱着的这个小手炉,以铜为胎,掐丝珐琅绘制图案花纹,手炉内不仅有炭火,还有会放置香料、香饼,起到熏香的目的。
除了专门用来暖手的手炉,还有脚炉、熏床,分别是用来暖脚和暖床的,作用和现代的加热地垫和电热毯差不错,前者专门用来暖脚,后者则是暖床暖被窝的。
汤婆子与上述以炭为热源的器具不同,它是以热水为热源。将开水注入铜制的汤婆子内,用布套裹于其外避免使用时烫伤,即可塞进被窝,温暖一整夜。北宋黄庭坚的《戏咏暖足瓶》中有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说的正是它。


不过,冬日要说珍贵,还是这能把人心晒酥的阳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越过飞檐翘角,透过花窗,静悄悄地洒进内堂,驱赶寒气,温暖时光,只有懂得孵太阳的人才能真正明了其中暖入心的惬意。

雪停了,等你来耦园孵太阳!
END

相关阅读
耦园书楼 | 一页宋版一两金
黄石假山 | 假山似真则绝
耦园 | 清梦池塘草自生
平江图 | 一条平江路,半个苏州城
研读《抡元图》
耦园香 | 光影灿灿,香漫漫
诗城 |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
ID:ai_garden
交流 | 转载 | 投稿 | 爱园林 
投稿可发送至“ouyuan@ncspread.com”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耦园
景 秀 创 新 工 场


    关注 苏州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