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鸡年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些紫砂天鸡名壶

 

历代紫砂天鸡名品...

▲ 点击关注   查看更多紫砂知识
紫砂天鸡壶,经典名品大多承继青铜元素,借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物文化,制作精雅,尽展紫韵青铜的魅力。

据资料显示,最早制作天鸡壶的是明代的徐友泉。徐友泉之后,陈仲美、陈鸣远是制作天鸡壶的大家,将这紫韵青铜的天鸡壶发展到新的高峰。
▲明万历 徐友泉 梨皮泥天鸡壶 
高14.5cm 长20cm
此天鸡壶,造型趋向写真,挺拔秀丽,通体呈梨皮色,泥中呈现金黄色颗粒;壶流为天鸡形状,双目微凸,眼上有一道眉纹,竖冠;颈稍作前倾,神态宛若欲前。钮为狮子,身姿威武;壶把为蟠螭龙,于威严中不失清逸。

壶的底部落款为:“行云如流,之中士衡”,士衡为徐友泉名。

天鸡壶,本是古代饮器,又称鸡首壶,因壶嘴为鸡首状故名。起源于三国时期,是西晋至唐流行的一种瓷壶,多出现在越窑、瓯窑青瓷中。
▲东晋瓯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南朝青瓷龙柄莲瓣鸡首壶


天鸡,中国神话中天上的鸡。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鸡有五德,汉代韩婴所作《韩诗外传》文曰:“首戴冠,也;足搏距,也;敌敢斗,也;见食相呼,也;守夜不失,也。”是实实在在的德禽,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理想境界来追求。
▲陈仲美款仿古天鸡壶
《紫韵雅玩》著录
▲陈仲美款天鸡壶
鸡在古代,有特殊的禳灾除凶的作用,古人认为鸡有御死辟恶的厌胜功能。汉朝《风俗通义》“鸡主以御死辟恶也 ” ,《晋书 ·礼志》“岁旦,常设苇菱、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 。

在传统观念中,鸡是吉祥之禽,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雄鸡》载:“鲁郊祀,常以丹鸡礼祀日,以其声赤羽,去鲁侯之咎。”而鸡又与吉同音,所以认为“大鸡”即为“大吉”。

▲齐白石 大吉图
▲汪寅仙 天鸡壶
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天鸡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陈鸣远一件传世力作。此壶通体呈紫棠色,紫中泛红,色泽凝重,光滑润泽。

圆形盖、平顶,中心饰阴阳鱼,周围饰五朵凸起的祥云,盖周围饰云雷纹。壶身直口,长颈,鼓肩。肩一侧与口之间设鸡首形流,对侧饰兽首衔环为把。颈上端饰莲瓣纹,肩部饰一圈绳纹。
▲陈鸣远 天鸡壶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腹刻铭:“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庾子山句,廉让书,仿古,壬午重九前二日”,铭文表明此壶作于清康熙41年(1702年)农历九月初七,是陈鸣远仿古酒器而制作的。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出自于曹廉让的手笔。这件紫砂壶最初曾藏吴骞处,吴骞在他的《阳羡名陶录》中就谈到“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做紫棠色,上锓庾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


曹廉让,浙江海宁人,号廉斋,字希文,清康熙38年举人,著有《廉让堂诗集》、《廉让唱和集》等。据《阳羡砂壶图考》“廉让,号廉斋,康熙间海宁人,陈鸣远尝主其家”,又称陈鸣远“常至海盐馆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叔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手作”。


铭文“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为庾子山句。庾子山,即北周诗人庾信,南阳新野人,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之子。诗因酒而写,兴亦随酒而来。

原诗为:“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写的是过新年饮春酒的习俗。过年时,人们要饮春酒,所饮的酒是浸泡了中草药—柏叶和椒花的“椒柏酒”,不仅欢度佳节庆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的意思。
《阳羡名陶录》的作者吴骞,对此天鸡壶极为赏识,称其堪与三代古器并列。曾作《陈鸣远天鸡酒壶赞》:“娲兮烁色,春也审。宛尔和风,弄是天鸡,月明花开,左挈右提。浮生杯酒,函谷丸泥”。后又把末二句改为“须红友,其乐如泥”。

陈鸣远此件天鸡壶,是酒器而不是茶壶,所以铭文切贴,不仅切酒,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春之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切形切景。
▲陈鸣远 鸡首壶
▲顾景舟 上海仿古时作品


天鸡壶不仅具有优美、端庄的外表和博大精深的理趣,更是糅进了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天鸡壶


  • 如果这15把筋纹传器你没见过,将会是莫大的遗憾!
  • 紫砂七老之朱可心——大师的百变鱼化龙,难得一见【附18张作品图】
  • 顾景舟款的紫砂壶,这四类你不能不知道!


    关注 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