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带人类移民火星可能还需时日,但这些海油人已经让海陆间“对话”不再艰难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是 海油螺号 的第 779 篇文章
2018 年 月 7 发布
今天
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
火箭升空
升空后2分33秒,助推火箭分离
3分07秒,一二级分离
3分49秒,抛整流罩(无直播图)
发射后7分58秒,两枚助推火箭同时垂直着陆
朋友圈满满的科技感
不少人赞叹
“这是一个堪称科幻的时刻”
据说,攒够钱就能搭着SpaceX的飞船
遨!游!太!空!啦!
有人说,在科技进步的大道上
人类又迈出一步
我是赤裸裸的分割线
其实,无数中国海油人也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默默贡献着力量
今天,螺号菌就带你认识
一群行走在科技前沿的可爱的人
他们为海陆“架桥”
让时空“连线”
却笑称自己是“信息搬运工”
这是一封来自中国海油信息工匠的自白书。

——海油信科

我们

‍我们, 不生产信息,

我们,只是信息的“搬运工”。



在海陆间搭建看不见的通讯桥梁,

在天地间架设卫星与地面的信息通道。

我们致力于语音、图像等信息数据快速传递,

在海上气田、平台、拖轮、陆地终端间无阻通行。

我们

摩尔斯电码、单边带海岸电台,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微波通讯、远程散射通讯……



那是我们与时俱进的技术革新;

我们用无线电波、电磁波、光缆等传输介质,

编织着中国海油“智慧油田”完美的海陆通讯网。

我们

为了编织这张网啊,

我们熟识了各种交通工具



惊涛骇浪中颠簸的拖轮,让胃记住了翻江倒海的滋味;

天空自由翱翔的直升机,让耳朵体验了高分贝的轰鸣;

还有那几天几夜的长途汽车和火车都在考验我们的耐力……

我们

记得环海南岛微波工程,

我们披荆斩棘开辟4公里的无人山路,

人拉肩扛两套天线设备。



只为,

在海拔300多米高的海南铜鼓岭和南面岭的山顶搭建一个微波基站,

架设海陆通讯网中的一个节点。

我们

我们,是陆地信息工程的先遣部队、排头兵,

率先到达新开辟的基地、施工现场,

没有整洁的宾馆,我们就住在民宅小屋;

没有饕餮大餐,我们就吃快餐盒饭。



当我们离开时,

那里的电话响了,

那里的网络通了。

我们

我们的身影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从东北黑龙江丈量到海南马村;



我们的脚步跨越到国外,

非洲乌干达,南美洲,加拿大,巴西,

中东阿联酋、伊拉克、迪拜,

网际间随处可见深深烙下的海油信科的LOGO。

我们

我们,

顶严寒、冒酷暑,

在熟识的颜色里,

用科技信息勾画出我们蓝色的梦想;



我们,

穿工鞋、戴工帽,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在偏远的施工现场,

专业地秀出我们最热爱的工服霓裳秀。



我们,
不怕苦,不喊累,
带着家人深情的牵挂,
在外度过一个个团聚佳节。
我们,
唯独害怕剪不断思乡的情愫,
忘不了归家时幼儿陌生的神情,
卸不下肩膀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
凭借精湛的技术,
用心绘制着一张张完美的信息工程三维立体图。
我们,
执着地挥洒着飞扬的青春,
无悔地演绎着一段段海油使命中的岁月芳华! 
我们,
是行走在信息时代的中国海油IT工匠,
我们,是中国海油信科人。
我们,不生产信息,
我们,只是信息的“搬运工”。
“螺号朗读者”又回来啦!
新的一年,
期待你的声音、你的故事、你的分享!
来稿请投cnoocmeida@qq.com 
文字 | 刘玏
朗读 | 鸵鸟先生
图片 |  由海油信科提供
部分图片、动图来自网络
编辑 | 史毓泉 李然
策划 | 唐星亮 李然
出品 | 海油螺号
监制 | 郭莹玉 金允木
喜欢这声音、这文字,请点赞!


    关注 海油螺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