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从行为探寻孩子的心灵世界,七种高情商方法最有效!

 

孩子行为的背后大部分是因为在寻求爱与归属感。父母了解行为背后的秘密,并用高情商的方式有效的沟通,可协助孩子调整行为,开发潜能。...

城市的声音
家庭教育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而生气、愤怒、不知所措。其实,孩子行为的背后大部分是因为在寻求爱与归属感。父母了解行为背后的秘密,并用高情商的方式有效的沟通,可协助孩子调整这些行为,协助孩子开发潜能。《城市的声音》今天请来三位嘉宾,为家长朋友们答疑解惑。

嘉宾简介:
叶菊:道滘济川中学教师
秦开春:家庭教育指导师
戴容:东莞市中大外国语幼儿园园长
1
叶菊
行为往往是孩子潜意识的真实流露,想通过行为去了解和探索孩子的心灵世界,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需求大概有引起关注、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等。

我们处理事情时,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先情绪、后事件。这就要求成人们具备“共情”的能力。我们在看见、接纳孩子们的内在感受、情绪,充分共情之后,再来探究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有目的、有方法地去满足这些需求。对于孩子们的种种行为,即使有些是让人愤怒、不耻的,尝试着先接纳。因为接纳是变好的开始,接纳是为了铺一条让孩子回家的路。和孩子们互动时我们还需要“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此外,家长们应加强对自身的觉察,在和孩子们互动时,要“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即要觉察到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孩子的?避免踢猫效应。让我们安住于孩子们的种种行为中,让我们温柔、耐心地陪伴,静候花开!
2
戴容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一边享受着亲子相伴的愉悦,也对如何与孩子更好的相处深感无助。而孩子也期望成人能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他们才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有价值的。他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这样他们才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是有安全感的,是被深深的、无条件的爱着的。

其实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会有特定目的,都能体现孩子的心理状态或需求。行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想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我们首先需要学着倾听,了解孩子在表达什么,然后才能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只有当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后,这些问题行为才会真正地被取代,从而减少或消失。

3
秦开春
孩子的行为只是表面,他们“变化无常”的行为背后的心灵世界是他们自己也不能所控的,并不是他们想这么做。他们需要成人的理解和协助。

在很多方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大部分行为的形成来源于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自我成长、改变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改变他们行为的诱因。如果身为父母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不调整之前的养育沟通模式,那么也不要太期望孩子的行为有多大的调整改善。

相反,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心灵世界的需要以后,并及时的调整,与孩子沟能、协助孩子的方式,孩子的外在行为就会慢慢的转变。父母会越来越轻松,孩子会更幸福健康成长。

4
调整方法
如何用高情商的方法去调整:

1、当孩子试图引起注意时,平时多多陪伴孩子。当行为发生时,忽视不当行为,关注好的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服务、惩罚、奖赏、提醒、哄骗。

2、当孩子争取权利时,尊重孩子的界限。当行为发生时,父母先退出争吵,高情商沟通。

3、当孩子在报复时,平时多爱的存款。当行为发生时,父母冷静后,欣赏、聆听、我状况。

4、当孩子在自暴自弃时,平时多鼓励欣赏孩子。当行为发生时,充分理解孩子的感觉,共情。协助孩子寻找进步的方法,及时欣赏。

5、当孩子追求刺激时,多陪伴,体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爱,切忌说教和唠叨,少言多听。

6、当孩子寻求同辈接纳时,孩子的言行也反映了父母自身,父母必须要和孩子一同成长。改善自身的人际关系,培养业余兴趣等。

7、当孩子显示优越感时,协助孩子对获得优越感的途径的认识。
欢迎留言

您的孩子,是否也有过“不听话”“无法控制脾气”“惹麻烦”的瞬间?您试过用哪些方法调整孩子的行为?专家们的建议,带给您怎样的启发?欢迎在留言处写下您的感想。
图 / 文:嘉宾

编辑:钟乐琪

审阅:叶纯


    关注 叶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