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京城东富西贵,唯独这里既富又贵!

 

牛气逼人!...



老北京话说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就在北京东城灯市口附近
有一条胡同叫做史家胡同
不仅住过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还住过富可敌国的大财主;
不仅住过忠臣良将、民族英雄
还住过名媛淑女、才子佳人一段段传奇与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
……
史家胡同起点

灯市口站
地铁灯市口站下A口出
走几步就是史家胡同入口
大北妞今日行程起点
史家胡同再往西一公里,是故宫
往东一公里,是长安大街


史家胡同全长700米
现仍保存有四合院80座
完整有规模的约30座
整条胡同基本是
灰砖墙和大红门的老北京风格
参天的古树遮蔽了胡同的大部分阳光
史家胡同59号

史家小学
对于史家胡同有句老话:
“一条胡同,半个中国”
这话从何而来呢?
有种说法是,史家胡同得名于史可法的祠堂建在这里。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文人名将,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后,为了保住大明的半壁江山,史可法退居扬州,为南京城的南明政府镇守江北防线。可是朝廷依旧挥霍无度,甚至内讧,最终史可法和守城的扬州军民不敌兵强马壮的清军,史可法被俘虏,最终就义,那年史可法45岁,没有任何子嗣。





据说,史可法祠堂就在今天史家小学校园的位置,虽然踪迹难寻,但是史家胡同的名字却留存下来了。

史家小学在历史上,还曾是清政府招考赴美留学生的考场。在清华学堂成立前,曾于1909、1910、1911年三次举行甄别考试,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都是从这里中榜,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可以说,史家胡同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文化变革的起点。
史家胡同53号

好园宾馆
看过了史家小学,继续走两步就来到了53号院大门门口。牌匾上写着“好园”两个字,正是邓颖超的手笔。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妇联下属的宾馆,不过常年大门紧闭,难得一窥真容。只能从这栋宅子的故事里感受往日荣光。



传说晚晴时候,这座院子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容龄也曾在这里居住过,但是真假已经无从考证。比较确凿的是,后来,53号院被同治年间的状元洪钧买了下来。

比这位清朝末年的状元,更加为人所知的,是他的三姨太洪梦鸾——著名的赛金花。说起来,为什么赛金花可以在外国人之间游刃有余,也是因为她在15岁嫁给洪钧之后不久,就跟随洪钧游历欧洲。



因为洪钧被任命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荷兰王国的四国公使,赛金花在这段时光里增长了见识,周旋在欧洲的上流社会。至于洪钧这位状元,除了出色的外交才能,同时还考察了欧洲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整理了众多资料,写成《元史译文增补》一共三十卷,成为今天人们研究西方蒙元史的案头书,洪钧也被称之为“元史之祖”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洪钧任满回国,买下史家胡同53号院不久就去世了,而留给赛金花的5万银元遗产,也被洪家族亲给侵吞掉了,赛金花不得已,才重操旧业,辗转各地,八大胡同的风流往事已是后话了。
▲洪钧与赛金花


解放后这里成为全国妇联的办公地点,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都曾在此办公。



华国锋亦曾在此居住,并在这里策划了粉碎“四人帮”的计划。



如今,好园宾馆则是这个时代的见证,所谓“好”,正是得名于“女子”。这里一度是全国妇联的办公地点,今天则是充满了荣光的好园宾馆了。
史家胡同51号

章士钊故居


解放前,这里曾是香港《大公报》的北京办事处,还曾是山东抗日名将李树春中将的私邸。解放后这个院子被外交部接管,后来成为章士钊和养女章含之的住宅。



章含之与乔冠华结婚后一直在这里居住。



据说,章含之很喜欢这座院子。那些年,她常常坐在院子里,听养父谈古论今。
她亲手种下的绿植,郁郁葱葱。

在她的著作《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中,满是她对这所宅院的回忆。

史家胡同47号

荣毅仁故居


47号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故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搬进此院并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
史家胡同41号

红墙史家花园酒店


在史家胡同,很多小院被修缮一新,改为宾馆对外开放。比如53号院现改为好园宾馆,再比如41号院现改为红墙史家花园酒店。古色古香的意境也让这家酒店成为外国友人在北京最热门的酒店选择之一。



大堂的布置充满禅意。后院的酒吧和餐厅也像胡同的气质一样,远离喧嚣,让人获得一丝难得的清净。

史家胡同32号

傅作义故居


史家胡同32号院,这里曾经住过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的城主——傅作义
作为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傅作义将军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等众多战役,是声名赫赫的百战将军。

而他更大的功绩则在于1949年不用一枪一炮和平解放北京城,让这座千年古都得以留存。



斯人已逝,小院犹存。某个冬日的午后,也许有人会在门口驻足,感受小院主人曾经指点江山的气魄。
史家胡同24号院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24号院,它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史家胡同24号院门口来访者络绎不绝,其中的很多是中国近代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名人。因为这里有一个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的沙龙聚会,汇集京华名流,沙龙的女主人便是凌叔华。

凌叔华“小姐家的大书房”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早了近10年。



在华光璀璨的民国名媛才女群像中,凌叔华并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直到她去世,才渐渐名声鹊起,不但被誉为“第一个征服欧洲的中国女作家”,她的画作也成为收藏家的珍品。

不仅如此,她和徐志摩的暧昧关系以及她与英国诗人朱利安贝尔的婚外情都被一一挖出,炒成了坊间八卦。

如今,这里已被修葺一新,成为北京第一个胡同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1000多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各式各样的展品原样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



据说,这里能听到众多来自老北京的声音:磨剪子抢菜刀的“震惊闺”;铜制或铁制的串铃传出好几十米远,提醒胡同居民有游方郎中经过的“虎撑”,有些大概地道北京孩子也没听过。



据说,这里还收录不同天气的胡同声音,刮风、下雨、电闪、夜晚打更声,挨个听着,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幽静胡同中。



猜这是啥?



娃娃鞋~



老北京人曾经的生活物件--暴露年龄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史家胡同博物馆门口有个文创社,里面的商品非常独特,都是根据附近胡同开发出来的衍生品。





更好玩的是,在这里,你可以动手制作一块属于自己的瓦片哦,逛胡同逛累了,可以在这里坐下来,动手制作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是一个对胡同的独特纪念。
史家胡同20号院

老人艺旧址
之前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展厅里会看到介绍:史家胡同20号院现在是人艺的宿舍大院。





这处院子和北京人艺的渊源,还要细细梳理一番。1950年的时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了,也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老人艺”,那时候,史家胡同56号(现在的20号)是演员的集体宿舍,不少演员年纪都非常年轻,比如后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那时候才22岁。

后面据说是人艺老宿舍楼。



想当年,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

人艺许多早期经典作品也是在这里排练并搬上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悲喜人生。

史家胡同8号

黄敬故居
这里曾是新中国首位天津市长黄敬(原名俞启威)的故居。



说起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说起他的儿子,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因为他的儿子叫俞正声



在史家胡同的沧桑岁月中,有无数青史留名的人在此居住。从过去的史可法、李莲英、赛金花,到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于光远、章士钊、臧克家、袁也烈,刘文辉、乔冠华、史树清、华国锋等。还有黄宗江、黄宗洛、于是之、焦菊隐,英若诚、牛星丽、金雅琴、濮存昕等艺术家。



正是这些人,让这座胡同,成为北京胡同中最有名望的一条。
史家胡同的微角度





除了门墩,其实门环也很有看点,不要错过。











特别精致!



来回地走在史家胡同里,感受着它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平添了不少怀旧的思绪。也许有一天,这条胡同会像曾经居于其间的人一样悄然消失,但是它留给这尘世的一种精神却永远不变。

站在胡同口,回望,史家胡同,绿树成荫,宅院相连,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诉说着几多历史烟云。

交通信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南小街

公交路线:乘106路、108路、110路、111路、204夜班车内、204夜班车外、684路、685路在灯市口东下,步行110米即到

地铁路线:乘地铁5号线在灯市口下即到

温馨提示:现在,史家胡同很多四合院是居民住宅,谢绝参观,但门前大多都有二维码,扫码之后既能看到这座四合院的历史。虽然不能进去,但还是可以了解到小院里的历史

往期精彩】
八通线丨6号线丨10号线
凌晨3点的北京丨天通苑丨潘家园
三元里菜市场丨61年的副食店丨鬼市
三里河公园丨八大胡同丨人定湖公园
1997年的北京丨动物园批发市场丨天意商城
投稿邮箱:songyonghui@youmi.net
商务合作:youliao1144(微信)
13430352580(手机)


    关注 大北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