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错”字是小事,认为焦虑和质疑没有价值却是大问题

 

要赖就赖汉语的文字系统。...





图|Saint Jerome reading a letter|Georges de la Tour



北大校长在校庆日发表讲话,把“鸿鹄”念成“鸿浩”,引发网络热议,很多人都认为堂堂北大校长,居然把一个中学就应该熟悉的汉字念错,真是不应该。

这两天网上有流传当事人的道歉信,回顾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由于历史大潮的影响,全国青少年在那一段时间都被迫中断了学习。人家根本就没念过中学,或者中学就“缀学”在家了,导致文化课基础不牢,以至于念错了字。很多人也都深以为然,认为是时代造成的,不必强求个人的完美。
✛  我们读汉字都读“错”了  ✛
其实我觉得这事不赖校长,也不赖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要赖就赖汉语的文字系统。

最早人类的交流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后来人类发明一套符号系统来记录语言,文字就诞生了。那么如何用符号系统来记录语言呢?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用符号把语言的语音记录下来,形成“表音文字”;另一种方案是用符号把语意记录下来,形成“表意文字”。

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文字符号只表达语意,和语音是分离的。当你看到《论语》中的“日”字的时候,可以不用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个字怎么发音,但是你知道孔子用这个字指代那个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的东西。

人类语言的变化很快,不久以前人类说的话,现在可能就听不懂了。同一种语言,由于地域不同,传承几代以后,人们的口音就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南方,有些乡村之间就隔着一座山,但是他们已经听不懂彼此说的话了。

“表意文字”的好处是,不管语言的语音如何变化,用相同的文字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我在内蒙古长大,从小说普通话,但我的祖籍在湖南,前两年同父亲回到老家,老一辈家乡人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有些事情就得通过文字进行沟通交流。

换句话说,同一个汉字,可能历史上的发音和现在的发音不一样,不同地方的方言发音也不一样。这种读音完全是一种“约定”的东西,大多数人“约定”这个字怎么读就可以了。就算读错了,但以讹传讹,这个错误的读音可能成为新的“约定”。

比如现代汉语中“确凿”原来读作“què zuò”,但当大部分人都读成“què záo”以后,现在汉语词典就把正确读音改成“què záo”了,你现在再读成“què zuò”,可能就会受到嘲笑;

再比如“角色”原来读作“jué sè”,但现在都读成“jiǎo sè”了;

所以,纠结一个汉字的“正确”读音,我都觉得没有太大必要,换个地方或者过个几年可能“正确”就“不正确”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个“乐”字到底是读“lè”还是读“yào”?我觉得你喜欢读“lè”就读“lè”,喜欢读“yào”就读“yào”。反正孔子当年没有录音机,没人知道孔子当年怎么发音的,现在有学者“拟构”出的那个年代的古汉语语音,虽然有些根据,但说到底都是猜测;

还有人说,考察一个人是否有文化,要看他把“陈寅恪”的“恪”字是读成“克”还是读成“却”;“贾平凹”的“凹”字是读成“嗷”还是“哇”……

谷恩……

汉字当中大多数都是“形声字”,文字分为“形部”和“声部”。同一个“声部”的汉字发音最开始应该是相同的,比如带“告”字边的“形声字”最开始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应该跟那个时代的“告”字有相同的发音,告、诰、郜、筶、勂、祰、峼、浩、皓、晧、澔、哠、悎、聕、㬶、㵆、鹄、䚛……

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读音。

一个你没见过的汉字出现,照着你知道的“声部”的发音念,“秀才只读半边字”,“虽不中,不远矣”。

据说粤语保留了一些比普通话更古老的发音,所以我找了一些会说粤语的朋友来读“浩”和“鹄”字,感觉这两个字的粤语发音比普通话的发音更接近(感谢温馨同学和谢娴雅同学的声优贡献)。

而“鹄”这个字在古代可以读“胡”,也可以读“古”,也可以读“浩”。《吕氏春秋》:“鹄乎其羞用智虑也。”这里的“鹄”字就通“浩”字,指的是“大”。所以“鸿鹄”就是“鸿浩”,指的是“鸿大”的意思,也可以这么理解啊。

所以在我看来,念错一个字本来不是一个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现在还会把“虚与委蛇”读成“虚与委蛇”,把“别墅”读成“别野”;谢娜把“般若波罗蜜”读成“菠萝菠萝蜜”我觉得也没啥问题。

孔子要是穿越到现在会被子孙气死的,在他老人家看来,我们的读音全是“错”的!过去有一种学问叫“小学”,研究“小学”的可不是儿童,而是一些满腹经纶的大师,其中有研究“音韵”的,就是要搞清楚古时候的人是怎么读音的。

校长把“鹄”读成“hào”的音,几十年后成为汉语的标准读音也为未可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校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成了“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

✛ 更大的问题 ✛
校长大可不必为读“错”个把字来道歉。其实校长写道歉信可能是另有深意的: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我对这段话是深以为然的。

我们不能被一个念错字的事情吸引走,却忽略了校长在校庆发言中的更大的问题。

我仔细阅读了校长的发言稿,发现里面的逻辑是有些问题的。

文章前面一段回顾了北大的历史,然后说:

“北大……以敢为天下先和大无畏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激励自己不惧艰险、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和价值理念,已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举止言行。”

这里把“反思与批判精神”当做“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处”的“价值理念”。

文章的中间一段说:“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质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我们更需要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

这里仅仅认为“质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而“更需要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 ,一个“更”字意味着“质疑甚至批判”不再是北大人“灵魂深处”的“价值理念”了。

文章最后再说“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这里“质疑”已经不再具有价值了。

逻辑的“同一律”告诉我们,一个概念在一篇文章前后的所代表的意思应该一致。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反思”“批判”“质疑”这些概念前后好像不同。这在逻辑上是不是有些问题?

另外校长在发言中把“焦虑”“质疑”与“信心”“勇气”相对立,这在逻辑上可能也是不通的。

如果考语文,“信心”的反义词应该是“灰心”“死心”;“勇气”的反义词应该是“胆怯”“怯懦”。

这句话应该改成“灰心与怯懦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是不是通顺一点了呢?

但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校长在道歉信中引用这样的话,来反驳人们质疑他读错字的事情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因为人们指校长出读错字并不是“灰心”和“怯懦”啊。

难道校长让我们理解这句话可能是另一个意思?“焦虑”的反义词应该是“冷静”“镇定”;“质疑”的反义词应该是“相信”“笃信”;

那么这段话就变成了“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冷静与相信,还有直面未来的行动”。

不管怎么样,“直面未来的行动”是一定可以让我们“走向未来的”,这句话从逻辑上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同义反复”,但是“同义反复”不包含任何信息,“你想减肥吗?只要减掉脂肪就可以了”,这是废话。

去掉这无意义的废话以后,校长说的是,我们“心中的焦虑”和“头脑里的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但这真的是校长的意思么?从文章开始对“反思”、“批判”的赞美,到这里对“质疑”的否定,逻辑上就不通。要让逻辑通顺,那只能用另外的概念了,我推测校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抱怨”一类的东西。

一个字念错了,引得大家都来批评,这说明大家都明白校长的原意,这不妨碍人们语言的交流,从这点来看,念错了也没关系。

但没有人批评发言的逻辑不通,反而让我警惕,这涉及到对校长发言的真正理解——如果校长所说的“质疑”真是我理解的“质疑”,那么这是比念错了字更重要的问题。

所以学点逻辑还是很重要的。

今天推荐一本书《文字的故事》,作者唐诺。

作者开始是对《说文解字》有兴趣,最终被吸引到甲骨文上,来寻找汉字的源头,进而介绍汉字的“六书”以及其他。

这本书并不是枯燥地只讲文字,写得很美,又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我不太会写书评,反正很好看,我拿起就放不下,一口气看完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种感觉,一代一代的人在文字面前前仆后继,文字承载了这些人的思想、情感、欲望,当这些人逝去了,文字却传承下来了。我们也会死去,但有些东西却可以交给文字。

今天不贴买书的二维码了,因为这本书已经卖没了,电子版也没有,有二手的要价152块钱,我感觉我发财了。

所以同学们,有好书要赶紧买啊,就算不看,当做投资也不错啊!





✜   推荐:

✛  一千字简得不能再简的逻辑学

✜   上文:

✛   鸿茅药酒VS中兴通讯


    关注 会读书的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