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锅盖,幼儿园布置的画画作业,我家交上去一张鬼画符……

 

虽然看起来特没“面子”,可是我真挺骄傲呀!...

都说孩子上学了,家长会特忙,有一堆作业等着,是的!这个“魔咒”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让从家里带些瓶瓶罐罐、陪孩子复习白天幼儿园学习的内容啥的都是小事,最怕的是,老师说,“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
这不,前几天,老师在群里说了,孩子的小书包里放了一张主题调查表——“我爱我的幼儿园”。

里面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啊?”“你们班上有哪些老师?”“你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问题本身也没啥,坑爹的是,老师不仅让家长问孩子,还让家长辅导孩子一起画出来,图文并茂……

而真正愁煞一群家长的,是老师接下来发在群里的一张样图:
妈妈咪呀,谁敢说这是3岁孩子画的?站出来!我保证不打你!

很明显,要完成这种水准的作业,绝对是要“拼爹”+“拼妈”啊


我们班还有个没有老师们在的小群,果然,家长们一片焦虑,而且纷纷觉得,老师给的范本才是“好”的画:于是大家一方面感慨孩子没可能画得出,一方面却想让孩子画成这样!每个人都愁眉苦脸却想大干一场的架势!
NoNoNo!!我真的挺担忧。

自己曾经踩过太大的坑,不懂怎么给孩子启蒙画画,差点就用自以为是的错误示范,毁掉了小叶子的画画热情,如果我没有认真请教过专业的美术老师,看过《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肯定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

给孩子示范画具体的画;

照着老师给的范本临摹;

教孩子画得像、画得规矩……

如果你这样做了,恭喜你,以上用心的每一步,都是在把孩子推向不爱画画、或是没有想象力的深渊……
我曾经分享过美术业界对儿童绘画特点的分龄特征指引(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1
1岁:


涂鸦从“画点”开始,孩子会挥舞手腕,画出很多个“点点”。
2
1岁7个月:


画圈:肩部和肘部像活塞式地做往复不停的运动,运用手的功能,画出大的“连续圆圈的螺旋形涂鸦”。
3
2岁:


开始进行有意义地涂鸦:能够一边画线,一边目测线条的长度,并在适当的位置停下画笔,涂鸦中出现了“线和线的连结和封闭的圆圈”

和1岁左右那种不知道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乱画不同,孩子开始画出有始有终的清晰线条,然后,孩子开始为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说明”。

不过,这种解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提问的人不同,答案也不同,比如刚说画的是苹果,可能转头就说是面包。
4
2岁半以后:
孩子的涂鸦中会出现“涂色”,代表孩子绘画能力发展的关键点。这个阶段,让孩子看着成人的范例画画,不但是徒劳无益,而且会阻碍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
5
3岁左右


会一边画,一边考虑每个线条的意义,3岁半以后,孩子迎来了创作有表征意义的涂鸦作品的阶段,会用“头足人像”表达身体,比如,从表征身体的大圆圈横着画出来的两条线表征手,向下画的两条线表征脚。
6
3岁10个月左右:


孩子会想好了再画,假如孩子想画的是面包,大人问“是烟花吧?”孩子一定会反驳,“不是的,是面包!”
7
4岁左右:
这个时候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够根据语言词汇,在脑海中浮现具体事物的形象,并画出作品来。

比如老师说,“我们画爸爸吧”,孩子可能会想到,爸爸有胡子的、和别的爸爸不一样的画面。
8
5-6岁:


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同样看到大马和小马,孩子感兴趣的是,大马是不是小马的妈妈,以及它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所以这个阶段孩子的画作,会有很多事物与事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拉着孩子的小手,一家三口出现在画作里。
9
6岁左右:


孩子会开始画基底线,也会开始关心事物的变化及排列顺序

比如在画汽车的时候,画出汽车里面的东西;画房子的时候,画出房子里的家具;画妈妈的时候,连肚子里的婴儿也会画出来。
10
7岁:
7岁左右,能够发展出表现有进深的三维空间表达方式,能从3个角度画人物肖像。
11
9岁以后:


9岁以后,开始采用和我们成人基本一样的绘画手段,变成一种非常写实的表达方式。

你可能觉得,那作为家长,关于绘画启蒙,我们到底要做点啥呢?

其实我们不用做啥,就谢天谢地了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别用我们大人的眼光、标准去衡量孩子的画,更不要随意指手画脚、评判或是引导孩子画得多具体、多复杂……

那天我在朋友圈里,感慨老师发的样本其实对孩子是很不好的指引,但很多朋友还是觉得,没啥吧?老师给的画多好呀,只有一位学过少儿美术心理的朋友,说得通俗易懂又风趣:
是的,我们不用懂什么高深的原理,和别人普及美育原则也抽象了点,这句真是干脆明了啊


小孩画画、大人别掺和!

小孩画画、大人别掺和!

小孩画画、大人别掺和!

重要的话值得说3遍
是的,其实自己从小到大,就是被填鸭、临摹式的美术教育灌输成长,我在画画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现在对于怎么引导孩子,也真的是不敢班门弄斧。

“少即是多”,绝对是个真理,如果非要再做点啥帮助孩子,我参考书上和专业朋友的建议,总结了几点:

1)了解孩子的分龄画画特征,提供画画环境和材料,尊重孩子的天性。

整体来说,1到3岁,属于孩子的涂鸦期,主要是熟练运用手部的力量;4-6岁以上,多启发孩子的观察能力。
我们可以尽可能提供多一些的丰富材料给孩子去探索(比如纸、布、旧衣服、旧木板、旧瓷砖、涂鸦墙、画笔等);3岁以上,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个单独的小本子——“绘画日记”,鼓励孩子每天去画、培养习惯。

给孩子机会多尝试一些绘画材料也很有趣,蜡笔、彩铅、水彩、油画笔……小叶子之前喜欢用蜡笔或者彩笔,最近有一套新教具里有水彩、喷墨(今天次条有介绍哦),她很感兴趣,喜欢每天在自己的专属小本子上画画画。
2)少干预、多陪伴,多去“倾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涂鸦作品,尤其3、4岁以前,真的很抽象,基本都是鬼画符,按大人的眼光去欣赏,绝对是这种感觉:



所以我们要少说甚至闭嘴,当孩子说“一起画”,她的本意是,“陪着我看着我画”,千万别秀咱们的技能,而且过程中要仔细听听,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是怎么想的,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这是什么?”“你愿意和我说说你的画吗?”我一般还会鼓励孩子的想法,当妈呀,你得会演,“哇!!你很有自己的想象力!”
▲小叶子作品
3)带孩子观察、感知生活本身。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要告诉孩子月亮怎么画、小草怎么画,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然后通过绘画表达。

比如平时带娃在小区溜达、去了什么地方、沿途都看到了经过了什么,都可以和孩子互动: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像什么?
我常常惊喜小叶子的联想能力,比如她喝黄色的苞米面粥的时候,会和我说,“妈妈,好像鸡蛋黄”;观察天上的白云,她会说,“像雪山!”这些事物和关联,来自绘本的讲解,更来自于日常的点滴。

拿这幅画来说,我们谁都没有告诉小叶子,花该怎么画。其实这是在做咱们之前开团的playbox实验时,需要用到花瓣去显像“鸡毛信”,小叶子注意到了花的形状和配色,我完全没想到,她会用到画画上。
如果我们在家能做到这些,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保护和鼓励了,不过我还是期待,能和老师们沟通沟通,毕竟整班家长都以为老师发的画,才是标准答案。

我也分享自己的一点小“技巧”,就是在大群里保护老师权威,不要直接说这样的引导不当,而是私信沟通,并且不是以所谓的“专家”身份,只说自己带娃画画的挫败经验。

我还搜了一篇指导怎么才是正确培养孩子画画的文章给她(为了掩护身份,木有发我写过的hiahia),惊喜的是,老师反馈很正向,及时地在群里和家长们说明了:)
所以最终,在小叶子同学(的家长们)创作的这样一群画作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家顶住锅盖,交了一张这样的鬼画符,而且也没画完整……
虽然看上去特没“面子”,可是真的一笔一划都是孩子自己的作品,这才是真的、属于孩子自己的“作品”呀,哦耶,我还挺傲娇!
—— End ——


- 作者介绍 -

吉吉,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微博/个人公众号:吉吉pure;微信:mancz001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词,一起做靠谱爹妈

【创造】你的“好心”,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管控】霍思燕养出暖男的秘密:当妈当老婆,都不要太勤快!

【磨蹭】早上去幼儿园像打仗,孩子总是磨蹭、迟到怎么办?

【情绪】那个孩子大闹时全程忍住没发脾气的妈妈,后来怎么样了?

【梦想】神秘巨星:请用力去爱,你爱的人,请全力对待,你做的事

【好奇】我家老人带娃出去,拿回家这么个怪东西……然而,却没一个人猜到真相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关注 慢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