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暖 一口大青梅

 

芍药盈筐满市香宣窑瓶插砚池旁...

芍药盈筐满市香 宣窑瓶插砚池旁


喜欢乌龙茶,且寻找高冷香的人,都会千方百计找到一只青瓷的公道杯。高温厚釉水、馥香持久、如美抱怀的十足丰满的一场口舌盛宴。

让人想一口吞下去的,芬芳的公道杯。

青瓷与乌龙茶的这种默契,是我开始对高温釉水着迷,进而深究瓷器烧制原理的原因。

今天这篇,讲“青”。

我们如今仍不时的向老祖宗讨要一点儿心得来滋养现世之美,而其中向宋代的哲学美学致敬最多。青色,对于文人当道的宋代,真是烟雨长衫相得益彰。青烟、青天、青云、青瓷和青色远方,安抚了案头独坐的文人哀思。(当然那时还有青楼)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些一心一意以文人心气想着庙堂又想着山野的人,是不是一边念着短歌行一边凝视案头清供,而体会“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一切都是我今天的幻想,而青瓷确实值得想入非非。读书人能在窗前坐得住,都因窗外有梅花,而心思如野马。习宋之雅,读宋瓷之美,的确绝世无双。

这就有必要先证伪一个说法:“宋代五大名窑”。十几年前,一些会讲故事的文化生意人儿在某些讲坛上摘取历史上最好懂的一个传说给众多中国文艺老中青少年洗了脑,基本成功一半。

然而,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尤其电视里的。

“宋代五大名窑”说,其实是肇端于明初而盛行于民国带着“寻宝”、“探奇”意思的一个坊间说法,特指“柴汝官哥定”这五种紫禁城里藏有的瓷器。

而这其中,柴窑存在与否无法被科学论证,钧窑的断代已被证明远远晚于宋代。

在昔日中国各地,瓷器作为日常用度,历朝历代皆举力烧制。目前陶瓷界公认的更科学的划分是按照地域、胎土、釉面特色分为: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均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和龙泉窑系等,这种显然更加科学靠谱。

咱们今天先认识认识龙泉窑系中的当家花旦。

颜色:梅子青;

隶属窑口:龙泉窑;

面世时间:南宋晚期;

历史地位:“青瓷巅峰之色”;

胎:缜密坚硬、灰白色;

釉面:厚釉青瓷,不开片,偶尔可见线条状的高温釉结晶痕;

烧成温度:1200度以上;

烧成氛围:还原氛围;(就是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环境,使得构成釉面的瓷石里含的三氧化二铁被还原,如果三氧化二铁太多,瓷器不会呈现绿色而会发黄褐色)

呈色矿物质:铁。

下面看个大炉砸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三足炉,高11.3cm,口径14.4cm。就多说一句话,炉子做的老规矩了。这样的形制是礼器,要放在高贵的地方,可见宋代青瓷制品在人们心中的高度。(上海博物馆馆藏,我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

下面看看我用的公道杯,一样美的很厚道。
归暖阁青瓷公道杯


那么为什么梅子青的公道杯格外香呢?热水煮鸡蛋时有一个现象,温度逐渐升高的时候小气泡会很密集的集中在蛋壳表面。烧瓷器和煮鸡蛋差不多,1200度以上的时候构成釉面的釉水完全溶解,也形成了大量细小的气泡,随气温降低后气泡冷凝在釉面。气泡越多表面积越大,喝茶时候的芳香物质就更容易挂壁和残留,使得我们的嗅觉得到最大的满足。

“拢香杯”,我一个朋友这样形容她,感觉十分香艳。我叫她“大青梅”。

最后讲讲这个茶境的事儿。

画是老的,花是半开的,瓷器是高温里逃生的。

竹子在墨画里永远苍翠,鲜花在记忆里十足芬芳,青色流淌时手感冰凉渐暖。在摆这个茶席的时候,北京夜凉,萌生“我在春夜拥暖风,你在寒山弹竖琴”的期盼。对好日子一期一会,劝自己心满意足的期盼。
我們也许就是需要这点仪式感,来纪念终将逝去的一切。白云苍狗,感动人生的从来都是致青春,致青色。

青粉相对的茶境。我们喝乌龙,满含初夏微香的树木轻响和绿意潜入室内,小龙女说闻见了芍药花香。今日候蚯蚓出而万物萌。


    关注 归暖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