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涨这么快,CPI却这么低,是不是在作假 巴九灵说金融

 

中国钞票印得多,贬值得也快,通胀很厉害。...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巴九灵导读:现在有一种观点似乎大概是共识:中国钞票印得多,贬值得也快,通胀很厉害。

那到底过去这些年,我们手上的票子贬值了多少?我们每年的收入和资产需要增长多少,才算没有被这通胀抛在身后?

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盘点数据,建立一个直观的印象:

① 钞票多印了多少?

② 物价涨了多少?尤其是房价涨了多少?

③ 收入跟得上物价吗?

1

钞票多印了多少?


整个社会的资金用什么数据来衡量,M2(Broad money,广义货币)是常用的,它是现实流通的现金加上各类存款的总和。

2006年末,全社会的M2余额是34.56万亿,到今年6月份,这个数字是149.05万亿,2016年中是2006年末的431.3%,9年半涨了3倍多。



同一时期的实际GDP,2016年中数据是2006年末的248.2%,涨了1倍多。

431.3%/248.2%=1.74,意味着,每1份GDP的增长,需要印1.74份的M2来带动。换言之,中国过去10年多印了74%的钱,若从货币数量的角度而言,货币购买力至少贬值了四成。
2

物价涨了多少?
总数据的统计,给我们的感觉没有这么直接。而反映在我们生活中的物价,每个人一定有所感觉:物价是在飞快涨的!但物价真的涨得很快吗?

小巴前两天在财经网站“雪球”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生活在上海,他统计了过去10年中日常支出各方面的价格增长,包括餐饮、汽车、旅游、服装、电器数码、水电煤物业费、教育、买房租房等方面。

涨幅小甚至跌:服装、电子设备、买车、机票住宿;

涨幅一倍以内:旅游区门票、出租车费、水和天然气;

涨幅超过一倍:菜价;

涨幅难以量化:教育。

数据来源:雪球文章,作者为“DAVID自由之路”

小巴也找了多位小伙伴来统计,大家的感觉大致相仿。这其中有一条很容易发现的规律:规模化工业品的价格涨得慢,而人力成本占主导或精神服务相关的产业,则涨得飞快。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家庭一般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过去10年,CPI一共涨了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仅仅在35%-40%左右,看上去并不高。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与现实不符,现在的物价这么高,CPI怎么会这么低,是不是数据作假?

那可能还真是冤枉统计局了。CPI数据的一个问题在于食品的占比大,了解CPI构成的人士常常吐槽,猪肉价格一涨,CPI就跟着涨,CPI差不多都要成了猪肉指数了。其他方面,比如医疗、娱乐、教育、文化、居住等方面的占比略低,而现实中这些方面的消费价格增长是挺快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CPI不如物价涨得快。



CPI是一个结构性数据,其组成包括各项真实生活成本,问题在于其配比。由于中国一二三四各线城市消费结构差异不小,而权重配比是统一的,出现数字上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

但总体上,小巴认为,生活中消费的各个方面,有的涨得快,有的涨得慢,综合起来和CPI的增速可能差别没有那么巨大。

但有一项肯定是例外的:房价!

关于房价涨了多少,都不需要多说,每年关于房价的新闻都是最热的。

透过统计数字,我们能了解到的是整个城市的均价。在这张图里,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在过去时间分别涨了三四倍,换算到每个城市,10年3倍的增幅,也并不算夸张。



不过房价指数,有一点可能会把我们带偏,那就是“平均”。如果我们去跑一跑城市各处的楼盘,则可能会发现增幅比均值更高。

10年间,城市的房产越来越向城市周边扩展,市中心的房价是被平均的。所以,小巴觉得,实际上,市中心的房价会比统计数字上要高不少。
3

收入涨了多少?
在收入上,你会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最低工资,在过去十年的增幅和房产均价是几乎同步的。

小巴列两个数据,一个是平均收入,一个是最低工资标准。除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幅会略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过去十年基本上都增长1.5-2倍。只有深圳是个例外,人均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增长相对慢,而房价则因为去年的飙涨而显得格格不入。
2006年-201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6

2015

增幅

房价

增幅

北京

19978

52859

165%

177%

上海

20668

52965

156%

247%

深圳

22567

44633

98%

228%

杭州

19027

48316

154%

全国

11759

31195

165%
2006年-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
2006

最新

增幅

房价增幅

北京

580

1720

197%

177%

上海

690

2190

217%

247%

深圳

810

2030

151%

328%

杭州

670

1860

178%

当然,还是和消费、房价等方面一样,“平均值”有很大的误导性。不同行业的收入,在过去10年,增速的差异是极大的。前几天小巴写了一篇关于基金定投的理财文章,里面举了一位深圳朋友的例子,过去八年,仅职务性的收入就涨了六七倍。

而坐出租车时,小巴则常常听到司机师傅的抱怨,过去十年收入的增幅,可能连50%都不到。

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差距,显得最为明显。
小结过去10年几个和通胀相关的数据:

M2,是06年的4.3倍;

真实GDP,是06年的2.5倍;

CPI,是06年的1.4倍;

人均收入和最低工资,约为06年的2.5-3倍;

一二线城市新房均价,是06年的3-4倍,与货币相仿,但市中心的增幅显然高于此。

收入跟着真实GDP走,而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跟着M2走,这中间的差距,大概就是我们所谓的通胀感吧。

这么说来,如果你想评估年收入增幅有没有被泡沫抛在身后,拿来和这些数据比较比较就知道了。算一算,那条评判基准线大概就在12%-15%之间,没有达标的,从货币引发的通胀感,只怕会越来越强。



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食利阶层”如何保全资产、自我升值?大头商学院发起“吴晓波携手投融资专家及20家投资公司组建‘资本投融资成长营’”,为你呈现一个全新的金融资本课。点击下图,即可报名


    关注 吴晓波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