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鹏:放疗除了对付肿瘤,还能治恶性心律失常

 

将传统观念上只用于肿瘤治疗的放疗,应用于心律失常疾病,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为国内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



点击“健康报医生频道”关注我们



放疗不止能治肿瘤。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刘兴鹏联手阳光融和医院放疗科团队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愈了一名心脏巨大脂肪瘤伴难治性室速患者。

将传统观念上只用于肿瘤治疗的放疗,应用于心律失常疾病,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为国内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
心脏长巨大脂肪瘤 

小伙子随时可能猝死


29岁的小王(化名)3年前就发现心脏长了一个巨大的脂肪瘤,因肿瘤生长压迫并向心肌浸润导致小王反复发作室速,随时可能出现的心悸、胸闷、头晕甚至黑曚、晕厥。

小王尝试多种药物,但都无法控制室速,辗转多家医院,先后经历了三次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一次外科开胸手术,但由于肿瘤位置非常“刁钻”,挤着长在了左右心室的中间,几次手术都不理想。

1年多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刘兴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外科主任梅举、北京医院心内科电生理专家施海峰、德国汉堡圣乔治总医院医院的世界知名电生理专家欧阳非凡和河北燕达医院心内二科主任谭琛等采用心内外膜联合消融,成功打停室速,1年来都未再发作。
心内膜联合消融术前,德国汉堡圣乔治总院心律失常专家欧阳非凡(右三)、上海新华医院心外科梅举(右二)和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刘兴鹏一起查看病人
心内外膜联合消融术中,北京医院心内科施海峰和上海新华医院心外科梅举在同台术中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8月,小王的室速再次出现,心电图显示室速形态完全不同于1年前。这说明脂肪瘤增长导致出现了新的病灶,复查CT果然提示瘤体增长。

刘兴鹏主任介绍,脂肪瘤本身是良性肿瘤,很常见,也不用特殊治疗,但是如果长在特殊部位,则可能引发严重问题,比如心脏。小王反复出现的室速就是由于脂肪瘤的持续生长所引发的。

刘兴鹏表示,小王的病情非常特殊,之前也从未见过类似病例报道,治疗一度陷入僵局。有人建议小王做心脏移植,以便彻底治愈,但是年轻的他却怎么也不能接受。疾病让他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还随时可能因室速发生猝死。求生无门让小王一度情绪抑郁到极点。
各种疗法行不通 

国际前沿带来新希望
刘兴鹏说,治疗室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安装ICD,即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但是小王每日会发生100多次的室速,这一方法显然不可行,即便勉强安装,除颤器的电池也会很快耗竭。另一种方法是消融,然而1年前为消除室速,刘兴鹏采用的心内外膜联合消融,其实已经用尽了所有“武功”,这次怎么办?

在一位同行专家——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孙福成的提醒下,刘兴鹏立刻想到2017年国际心血管病重要进展之一——“无创性放射治疗室速”。这项新技术在2017年底经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后引发全球关注,但国内尚未开展。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兴鹏教授、北京医院施海峰教授、孙福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刘强医生、阳光融和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郑建伟、谈红主任、阳光融和医院放疗科张厚才主任等多位专家的反复讨论下,全新的心脏手术治疗计划出炉,并在心律失常专家和放疗科专家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

心脏电生理专家通过计算确定消融靶区域,放射肿瘤学家将该区域通过CT扫描转换后划定覆盖所有心动、呼吸范围的靶治疗区域,划定保护区域以免邻近脏器受损,最终通过射波刀的“机器人手臂”完成手术。治疗过程中,小王未感觉到任何痛苦。

射波刀治疗开始前,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刘兴鹏和阳光融和医院放疗科张厚才一起安慰患者
经过术后近三个月的谨慎随访,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小王的室速从术前189阵/日降到术后0阵/日,正式宣告了手术的成功。
小王(左四)与参与其治疗的部分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专家合影。河北燕达医院谭琛(左一)、浙江邵逸夫医院蒋晨阳(左二)、北京医院施海峰(左三)、北京朝阳医院刘兴鹏(左五)、上海新华医院梅举(右四)、阳光融和医院谈红(右三)、北京朝阳医院田颖(右二)、浙江邵逸夫医院刘强
放疗治心律失常 

或将迎来技术热潮
关注国际前沿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有别于常规射频消融手术的一项颠覆式心脏手术解决方案。刘兴鹏说,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例用射波刀治疗心脏肿瘤合并室速的病例。

传统观念上,立体定向放疗只用于肿瘤治疗,但随着影像定位、运动追踪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定向放疗的精度逐渐增加,近年来,心脏病专家开始尝试利用放射能量治疗心脏病,目前全世界公开报道的例数还不多:


2014年,Cvek等首次报道了用射波刀治疗一名扩张型心肌病伴室速电风暴患者,效果显著,且未观察到放射性心包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2015年、2017年,Loo 等和Zei等分别报道了一例和两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室速的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2017年底,Cuculich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无创性治疗5名难治性室速患者,可减少99%的室速发作,减少ICD放电,提高射血分数,引起全球关注。

2018年10月,Clifford G和Cuculich公布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名难治性室速的单中心前瞻性I / II期试验,室速发作可减少94%,依然充分肯定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乏力、低血压、无症状性心包积液、放射性肺炎等轻中度为主,2例放射性心包炎和心衰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刘兴鹏表示,经过三个月的观察,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结合国外的公开报道结果,刘兴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难治性室速的放射疗法将迎来技术推广热潮。

(文/ 健康报记者王建影

阅读更多热文

想发现早期肺癌?这个方法更靠谱!


《柳叶刀》发布一份“伤心榜单”,看看上榜“伤心”恶习有哪些?
编辑制作:胡彬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