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文学院王炜老师: 静水深流,对青灯古卷,浅笑而安

 

专访|文学院王炜老师:静水深流,对青灯古卷,浅笑而安“这学期讨论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精读一本书...





专访 | 文学院王炜老师:

静水深流,对青灯古卷,浅笑而安

“这学期讨论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精读一本书,并写出课程论文。大家记得,刚开始读文本时,一定不要带着观点去阅读。”学期伊始,王炜老师跟同学们谈到“讨论课”的具体要求。面对一张张疑惑的面庞,王老师补充说:“先认真阅读文本,找出你们感兴趣话题,从文本中找出与这个话题相关材料,再进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观点会逐渐突显,论文会慢慢成形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声音轻盈而温柔。她面带微笑,双手微微抬起,掌心向内摊开着。王老师总是将发髻盘得紧紧的,简单大方,带着知性之美。她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份优雅。

“写论文就像破案,要析缕分条”




王炜老师的讨论课形式与众不同。她让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五到十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确定研读的书目。她提出要求,这学期末,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完成一篇论文。但是,她还提出在最初阅读文本时,没有明确的观点,没有确定的论文题目,只是寻找一个话题或者切入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这个切入点着手,阅读文本、整理文本。同学们开始研读文本,收集材料,逐步发现问题,观点碰撞;既而围绕话题整合资料,寻找材料之间关联,确定论题;进而阅读相关的论文,完成初稿;最后修改论文的语言、格式、参考文献等。在这一系列流程中,王老师总会有条不紊地指导着大家。在每次讨论课上,王老师都会与每个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监督小组进度,引导同学们围绕相关的论题不断地深化、深入。尽管课程是两大节连着一起上,但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而且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这样开展讨论课,第一是希望同学们细读文本,自己去看事实是什么,再从事实出发得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在别人的观点上凭空猜想;第二是想带领着大家了解写论文的步骤”,王老师微笑着说道。王老师谈道:“要认真研读文本,所有的研究都必须从文本入手,这也是我自己得到的一些经验教训。”她说,在本科阶段,她会去读论文,之后,就匆匆地结合自己粗略读过的文本,提出一些观点,迅速地开始写论文。由于没有文本细读,论文总是空疏无物。在读硕士时,她的导师谭邦和教授对她进行了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在博士阶段,她的导师陈文新教授告诉她,“论文要用材料来说话”。她慢慢领悟到,论文必须从第一手的文献材料出发,必须从文本本身出发。王老师以她正在撰写的“《搜神记》和小说之间的关联”为例,告诉我们写论文的过程。她说,在最初动笔时,甚至在写作的过程中,她都不是很清楚二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特定的、独有的关联。她不会急切地、简单地臆想出一个答案,而是搜集与《搜神记》以及与小说相关的、大量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整理在一起,慢慢地去发现各条文献材料之间的关联,与论题相关的事实、观点就会慢慢呈现出来。王老师谈到这里,眉角稍稍抬起,她幽默地说:“我觉得,写论文就像破案一样。要是我有机会做一个侦探,也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样的讨论课,王炜老师已经实施了三年。三年里,她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摸索、调整。讨论课的形式由指定书目转变为自由选择文本,由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篇论文转变为每人各写一篇,讨论课的考察由小组展示转变为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论文分别进行评价。对于这样不断创新、转变的过程,王老师解释道:“一方面,我觉得同学们在大范围内自由选择文本,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阅读兴趣。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另一方面,我始终觉得在一个小组范围内,可以给大家更高的自由度。同龄人思想火花的碰撞,更会刺激大家完善、创新自己的观点。我为大家提供一种写论文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写论文上多种选择”。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一缸水”

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书通二酉”,这句话用来评价王炜老师十分妥帖。王老师于2006年开始教授明清文学史。之后,她用了三年的时间,翻看了900多部明人的别集,1000余部清人的别集,阅读了中西方文学理论著作。在课堂上,讲到一个知识点,王老师会引用古今中外的书籍,或是学者的观点展开讲解。朱绯同学评价王老师的课堂说:“老师上课会把丰富的典故融入到知识讲解过程中。她学识渊博,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卖弄典故,而是恰当好处地引经据典。”面对学生的评价,王炜老师谦虚地说:“我还真没注意到自己在引用典故或者摘引了很多学者的观点。我只是想着把知识面拓宽,帮助大家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把握相关的知识点。”王炜老师还动情地说:“这十年的教学体验,让我体会很深。我记得刚站上讲台那会儿,有很多问题没有能够融会贯通。这些年给学生反复上课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读书、思考。读了很多书后,发现以前看起来没有联系的知识点,原来都是相互贯通的。”

当我们问到,师范生毕业后,要怎样训练,才能让语文课充满知识性时,王炜老师稍稍皱了下眉,思考了片刻,真诚地建议道:“还是要多读书。你们毕业以后,也要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这几年在课堂上,老师推荐的学术论著,或者是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找来,认真阅读。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读一本。如果能坚持三年、五年,你就一定会发现,你的理解力、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你能够跟上学术的前沿话题。在教学过程中,你理解文本的角度、认知的视野,与其他没有读书的人是不一样的。”王老师说到这里,莞尔一笑,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一直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华师读本科时,老师告诉我的: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需要有一缸水,甚至更多。”

王炜老师的古代文学课程是在她端庄的教态、温柔的话语和亲切的微笑中展开的。王老师说,她也是不断地模仿、学习、体会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关于如何做好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王老师谈到,教师必须要透彻地掌握知识点、正确地把握学情、精到地分析文本。王炜老师还认真地说,“当然,语速适中,态度和蔼可亲,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认为,师范生以后走上讲台,第一要把握好语速,讲到重点内容时,要有意识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缓慢的语速提醒同学们的注意;第二,要保持微笑,特别是在课堂上有同学说闲话时,可以对说话的同学投去一个微笑以作提醒,或者微笑着提醒学生不要讲话。谈到微笑,王老师嘴角稍稍有些上扬,她说:“微笑,既是对学生的友好,同时也应该是对自己内心的微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微笑呢!”

“无论做什么,都要自己‘心肯’”

“书一页一页地读,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王炜老师时常这样劝勉自己。王老师说,这句话是她这些年在读书、思考、写论文过程体会到的。最初的那些年里,她也觉得写论文很痛苦,论文也会给她带来一些焦虑,常常会无处下笔,或者对写出来的论文不满意。但是,在时间、在读书中不断沉淀,她渐渐明白,这个世界那么纷繁,人总要找到一件让自己“心肯”的事,不求结果,带着定心、定性和定力,静静地做下去。谈到工作,谈到生活,谈到华师,王炜老师深情地说:“以前,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博士毕业后,回到华师,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每天认真读书、指导学生、陪伴孩子,这就是让我‘心肯’的事儿。”



读书、思考、教学,就是让王老师“心肯”的事。在与王炜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她反复提到,“读书”就象是“吃饭”一样。她解释说:“吃饭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读书,就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脑袋、填充自己的时间,或者说填满自己的人生。其实读书只是为了自己,如果非要追问它的意义,就是纯粹对自己有意义。”王老师说,找到自己“心肯”的事后,也可能会发现,工作、生活非常忙碌,时间不够用。这时候,还是有焦虑,会觉得没有时间读书、思考。王老师回忆说,“直到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博士后导师左东岭先生来武汉。我去拜访他时,他正在看一本书。左东岭先生告诉我,每一次出差他都会带一本书,无论是在火车上还是飞机上,或者在宾馆里,只要有一点时间他都会静下心来读书,哪怕只是读一小段。从那以后,我也试着学会合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说到这里,王老师向我们建议道:“在忙碌时,首先试着去调整一下心态,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另外,在正在执行一件事时,不要去思考其他事情,集中精力才会提高效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无论每天多忙,都要挤出一个小时或者四十分钟去读书,坚持积累就会有成效。外界繁华、嘈杂,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件可以安放自己身心的事来做。无论学习、读书、教学,还是写论文,只要自己进入‘心肯’的状态,只要能投入进去,就能发现它的美好。”

王炜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她不仅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而且总会在课堂上“以身设喻”,告诉同学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追问王老师,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或者经验进行教学。她舒展了一下眉头,解释说:“我觉得,文学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生的体验。我对自己的体验把握得更清楚、了解地更真切一些,所以会更多地讲到我自己的经验。读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我上课的时候,谈到自己的生活,目的是,帮助同学们也学会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本,再把文本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放在生活里,去体会人生。”王老师刚刚说完,她又补充道:“之所以谈自己的体验,是因为,我发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对自己我的认知是不同的。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很茫然,在某些问题上也会比较纠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发现,自己也可能会有另外的、完全不同的模样。”原来,王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穿插自己的体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受到知识所具有的生命力,能够看到人生可以拥有很多的侧面,寻觅到自己“心肯”的生活。



生活是一块棱镜,总会折射出人不同的模样。通过努力和奋斗,每个人终究会寻找到心中自己期待的模样。在处理事情时,王炜老师是专心致志的认真模样;在读书时,王炜老师会向着自己的内心微笑,与书中的人物穿越时空达到心灵的契合,那时她是微笑的模样;在课堂上,王炜老师是温柔的教师,更是渊博的学者,是看到学生收获知识的幸福模样。正如伊拉斯谟所说“一个人成为她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快乐的顶点”。华师,是王老师追逐梦想的出发地,亦是编织她幸福的安乐园。

本文转自文学院电子院刊《破茧》

记者:余小霞  编辑:唐媛媛


    关注 华师文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