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木匠换标:“木”字上加一横,一笔之别,两重境界丨品友说

 

我善治木这四个字,曾是谭木匠VI形象系统里的一个醒目字眼,2015年,谭木匠部分门店的这个“木”上,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一横之别,两重境界。...





品友说

人物观点故事品牌案例

我善治木这四个字,曾是谭木匠VI形象系统里的一个醒目字眼,2015年,谭木匠部分门店的这个“木”上,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一横之别,两重境界。

2015年底,谭木匠确定新的LOGO和店铺新形象。直到此时,人们方才注意到,这家在木梳领域几无对手的企业,竟然将一套视觉系统沿用了十余年——在今天这个快速消费时代这是很难想象的事。

但谭木匠并非没有去做。相反,早在十年前,它便广邀国际顶级设计师为之设计新形象。为什么迟迟没换?答案竟然是“我们可能有些过于追求完美”,多年来众多国际大牌设计的一套又一套方案,在谭木匠看来依旧有提升空间:“我们应该把最好的拿到社会上去”。

很多细心的人发现,这次换标过程中,谭木匠在它那句经典的“我善治木”的“木”字上,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一横之别,两重境界。从某种角度而言,谭木匠为中国企业贡献了一种特别的姿态:这种姿态关乎做人做事,关乎价值观与品行,同样也关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大巧者,若拙

用心去做一件小事,穿越平淡与枯燥,这种执作,用一个在今天热度飙升的词汇来概括——那便是“匠人精神”。

深耕木梳23年,谭木匠创造了这样一个局面: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口碑上,它在小木制品领域居然没有对手,这种只有第一名而没有第二名的情况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鲜见的。

不仅如此,23年来,谭木匠并没有波澜壮阔大开大合,相反,它折射出中国企业另外一种鲜见气质:兢兢业业、不愠不火、平静如水。

构成谭木匠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员工,其中甚至有很多残疾员工。曾有参观者到谭木匠工厂参观,他们惊叹那些充满美感的梳子竟然是由这样一群人生产出来的,分外感动,提出应对这家中国最“善”的企业大加报道。

但谭木匠却不这样看,20多年来他们鲜有去做什么高举高打的话题营销,一家企业为社会解决了如此众多的残障人士就业,却从不过度宣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群残障员工在谭木匠和常人真没区别,其也构不成常人眼中那种对外大书特书的点。
谭木匠旧LOGO
那么,这群普通人做成了什么事呢?

他们生产了全球第一把插齿式木梳,第一把弧线形合木梳,第一把草木染梳子……如果从史前时代骨梳算起,谭木匠这家公司对梳子这个品类的发展创新贡献巨大。

——这件事平凡吗?

这可能是中国最具匠人精神的一家企业。在港股上市后,不乏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谭木匠把它们收购过去,然后在股市上做做市值管理,股价一下就上去了。

谭木匠基本没动过心——即便在外人看来谭木匠已臻极致,但它总是对投资者强调“自己的梳子还没有做好”,工艺上、服务上、包装上……都有提升空间——当这些从一家上市公司口中如此诚实地讲出,你会产生一种久违的感动。

在中国企业界,很多人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第一目标。谭木匠却说,我们是将利益最大化放在第二位的。于是有投资者在见面会上主动说,我们理解你们,你们是在做一件艺术品。

以木立信,信是诚实

公司如人,公司价值观就如同一个人的人品,谭木匠骨子里是一家老实本分的公司。它很少谈口号,更没有什么凌空虚蹈、宏大叙事,甚至早在1996年,它提出的企业价值观“诚实劳动快乐”中,诚实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中国商界,以诚实作为企业的魂,这很少见。更少见的是能把诚实落实成企业的基因,继而变成每一位员工的本分,这很奇妙。

曾经有竞争对手乃至基金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想要搞到谭木匠的经营数据,但最后往往都大失所望:这些数据在每年的公开年报里都有列出。相比很多公司的阴阳两套账本,谭木匠从不做假账,对内对外也都只有一套数据。

不做假账,是一家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诚实,但这话说到的企业很多,真正做到的企业却很少。截至2015年末,谭木匠的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作为上市公司,它从不通过故事和消息操作股价。

但对于它的投资者而言,这家企业堪称“良心企业”:上市7年以来,累计分红金额已经大于IPO时约1.5亿元人民币的募集金额,而7%—10%的股息率更是使其获得了“现金奶牛”的称号。

而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谭木匠始终在价格上说一不二。这样的做法放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很多谭木匠的门店看上去比其他消费品店人流量少,但成交率却很高,老顾客们进店看上哪把梳子买上就走,因为他们信任“谭木匠”这三个字。

——以木立信,以信立身。事实证明,诚实反而是人与人相处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诚实降低了沟通成本,同样也带来了简单。这种价值观,给整个谭木匠团队带来了很直接的东西:这个团队出去办事是自信的。无论是和政府哪个部门相处,还是和客户乃至企业内部沟通,谭木匠人反而很轻松。

谭木匠说,这么多年来,因为诚实我们可能吃了一些小亏,但在大的层面,企业最终却获得了大的福报。

在我善治木的“木”字上,加一横

选择诚实,也就是选择了随时接受外界对你的诚实发起挑战。

2014年,谭木匠遭遇质疑:某地工商局查到谭木匠材质作假,各大媒体开始跟风式报道;2015年,又有媒体质疑说谭木匠在材质上标注失实。

对此,谭木匠并未选择做公关,也没有急忙四处澄清。事实上,对于这群埋头做产品的人而言,真要让他们去做些言语上的辩驳,他们可能真不在行。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原来有两款被工商局监测的产品其材质的学名,分别叫作“卫矛”和“铁木豆”,而谭木匠在产品名称中则按其俗名“水黄杨”和“酡红木”称呼。简言之,谭木匠在材质命名上用了民间的叫法,而非学名。

“一个企业不能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得完美,但谭木匠仍愿意真诚接受各方意见,努力而用心地去改进它。”谭木匠人更愿意相信真实的东西不用过多辩驳,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企业如人,要在顺风顺水中选择坦荡容易,要在利益受损甚至莫名遭受攻击时依旧做到坦荡,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升级后的新VI


我善治木这四个字,曾是谭木匠VI形象系统里的一个醒目字眼,2015年,谭木匠部分门店的这个“木”上,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一横之别,两重境界。

木和本,一个是术,一个是道。我善治木时代的谭木匠以匠人精神打磨产品,它的很多营销活动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个善意的念头。

比如其坚持多年的“给妈妈梳头”,很大程度是因为谭木匠本人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一个简单的行为背后的深爱,最终给社会带来了正向的能量。

而我善治本时代的谭木匠,更加注重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不断地去触摸本质和内心。比如一把梳子,看得见的它是一种具备工具属性的物件,看不见的则是它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流淌和表达。围绕这种情感表达,谭木匠会邀请消费者自己来画一把梳子,或者自己到门店里做一把梳子,这些都是在传递一种温度。

看得见的是木,看不见的是本;看得见的事物,看不见的内心。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一横之别,灵性之悟,足以让23年的谭木匠打开另一扇更为广阔和从容的门。

这扇门,叫远方。
原创稿件,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转型大课预告5.27-28 深圳,Made in China再出发。吴晓波携手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必要商城创始人毕胜、慕思总裁姚吉庆、IBM合伙人徐习明、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资深制造专家曾玉波等行业大咖,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品叔已为参加转型大课的品友争取到超值优惠,详情加品叔微信(ipinpaimima)咨询。关于课程安排,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关注 首席品牌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