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全部赤诚,换一个少年的你

 

《少年》,它应该能帮你陪孩子更好应对这个世界。...





针对9-16岁青少年进行人文思维启蒙的原创杂志——《少年》正式上市啦!

点击上图,参与《少年》拼团!
有句玩笑话说“文艺青年”这种“病”,有了孩子就会不药而愈。上周末参加了一个聚会,在座很多是已经为人父母的“文艺中年”,有人聊因为疫情重读《鼠疫》的新感悟,有人聊隔离期间如何靠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的老片度日,但聊来聊去,话题最终还是落在了家里那位给自己无数甜蜜折磨的少年身上。

天下大概没有不焦虑的父母,曾经的文艺青年们也难幸免。

出乎我的意料,这些腹笥惊人、远胜于我的朋友,居然和我一样,都在为孩子读书和成长的事情头疼。

“怎么说呢,就感觉上初中之后,他突然就变得……高冷起来了。”

“几乎一天一个样,思想在变,身体也在长,我能明显感觉到她有很多迷惑——对自己的身体、对课堂、对周围的人,我想帮,但始终像是隔了一层,她又不主动问我。”

“市面上为这个年龄段孩子定制的书还是太少,我给他推荐我小时候看的,他也不一定爱看。”

家里的少年已经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走出来,慢慢面对成人世界,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成长阶段,而我们好像帮不上忙。



回顾我们自己如何渡过自己的少年时期,可能是理解当下少年处境的方法之一。

“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那就去工厂上班,去扫大街,去卖菜……”这是升上初中之后,立即压在少年们的大山,此前温馨的陪伴已成为过去,守在桌边的父母不断地强调着学业的重要性,与考试无关的思考、行动都不被鼓励。

9 到 16 岁的少年,正是身体疯长、智力最活跃的时候,少年们急于找到自己的定位,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开始不断冒头——课本这么无聊,为什么要天天学它?世上为什么有我?为什么要有考试,要有高考?为什么我有时候这么骄傲,有时候又这么自卑?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想吗?为什么我会长痘?为什么我会不开心?那谁真的也把我当好朋友吗?……这些困惑压都压不住,但课本上翻不到答案,老师在课堂上也不讲这些,我们也不懂得向父母开口讨教。





自然而然,我们的目光转向课堂之外,那个时代网络和手机还不发达,我们就顶着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偷偷看所谓的“闲书”,小说、杂文、历史、哲学,毫无章法,听别人说“好看”,就拿过来乱读一通。

因为升学压力太大,我们的这种阅读求索带有一点地下性质,隔着时间的滤镜,回看起来像一场叛逆的智力探险。

有些人运气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钥匙,也养成了终身的人文阅读兴趣和习惯,比如我有朋友语文课偷看三毛,被窝里打手电看金庸古龙,染上文字之癖,也喜欢上历史;再比如有个朋友的钥匙就是王小波,很长一段时间读书,都是按王小波在杂文里的臧否按图索骥,随后接触奥威尔、罗素,然后是更广阔的文学和哲学;还有朋友的钥匙是鲁迅,或钱钟书……

在我们自己的少年时期,这种无人指导的“乱读”帮我们在埋头应试之余喘了口气,也对困扰我们的各种问题给出了一些参考答案,还给了我们努力的动力——世界如此广博,为什么不去一个好大学,和一群聪明人一起读书、生活?

既然我们靠“乱读”走过了自己的少年期,为什么不让孩子再走一次呢?放任不管就好,我们为什么还会焦虑?

因为“乱读”虽然浪漫,但太过随机,当年还有更多同学并没有遇上自己的钥匙,整个少年时期都没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而且只凭兴趣,顺着大师的只言片语摸索,难免流于零碎或狭窄,比如有朋友总是为看不懂《追忆似水年华》里面关于音乐、建筑、绘画的各种比喻而遗憾,“普鲁斯特把这个人物的谈话比作巴赫的赋格,把另一个人物的眼色比作贝多芬戛然而止的乐句,这应该很优美,但我读起来却像天书”,因为他少年时沉溺文字,忽视了其他艺术。

我们这一代少年时的阅读整体太偏向文艺,其他领域往往偏废。关于青春期,关于成长的那些烦恼与困惑,有些也没有从“乱读”中找到答案,或多或少留了些遗憾与困惑。

自己走过的弯路,我们当然不希望家里那位少年再走一遍。

更何况少年们身处的当下,他们所要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可能也没有现成答案,比如:手机这么好玩,视频这么好看,为什么还要费力读书?家在北京这么多房,我不努力也能活得很好,为什么不能啃老?为什么科学家还没搞定新冠病毒?





思来想去,陪少年面对这些困惑最好的办法,可能还是和他们一起读书,一个安静费力的老办法或者说笨办法。

乍一看,他们好像身处最好的读书时代,升学压力尚在,但高考已经不再是人生唯一路径,正统教育体系正在鼓励海量阅读,语文教材阅读书目里甚至列入了阿西莫夫《基地》这样的科幻小说。

但细想起来,除去文学类的经典小说,为少年们量身定制的优质读物,还是少之又少。国内已经翻译引进了一些针对少年的理工类优质科普读物,例如《万物》《博物》,相比之下,人文社科读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思辨类的哲学内容,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心理学内容,几近空白。

我和朋友们都特别想找到一些好的少年读物,陪家里的那位少年一起阅读,一起探索这些问题。

因此当三联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正在筹办一本新刊,针对9 - 16 岁的孩子,就叫《少年》的时候,我兴奋至极,立即辗转要来了第一期的试读本。

点击图片,参与《少年》拼团!
第一篇文章就让我眼前一亮——《什么是权力?》,“权力”和“权利”是语文考试里最常见的易混词,很多成年人却一辈子也分不清,用词混淆背后是观念的模糊,因为他们从小就没能好好理解“权力”这一政治哲学核心概念。
有了好题目,引入角度也要好,对少年讲“权力”,和对大学文科学生讲肯定不同,作者没让人失望,下笔循循善诱,先从绘本《绵羊国王路易一世》的故事引入,一只绵羊因为狂风吹来的皇冠摇身变成国王,在自己的狂想中猎捕狮子、受万兽朝拜、驱逐异类,然而又一阵狂风吹掉皇冠,它又变回绵羊,这是让少年对“权力”先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感,然后才慢慢转入抽象说理,引用TED 演讲解释“权力”是“让他人按你意愿做事的能力”,再进一步总结权力的六种形式,由浅入深,读来毫不费力。

第二篇《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傻事?》也是好题,用心理学分析聪明人反而容易落入的思维陷阱,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少年读物里最不应该缺失的一块内容。



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最后一篇。

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整本杂志,确定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少年读物——选题广泛全面,不局限在文学,仅这第一期,就涉及政治、心理、历史、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还有一个教孩子逛博物馆的专题,几乎每篇文章都深入浅出、文辞优美。看得出,编辑们丝毫没有吝惜气力,真心想做出一本好的少年读物。

“借助这本杂志希望减少家长们的担忧,哪怕一点也好”。《少年》刊的执行主编陈赛如是说道。

因为答应了先不要外传,我只拍了两页目录发给那天聚会的朋友们,他们都惊喜不已,馋得不行,巴不得立即拿到手,和家里的少年一起翻看。

现在这份试读本正在我家的少年手里,他嘱我“先不要还,等我看完”。





“无书可供少年读”的焦虑,总算减轻了一点,虽然他毫不在意

契诃夫在《出诊》里写:“真的,我们现在所谈的这些话在我们父母那一辈当中是不能想象的。他们夜里并不谈话,而是酣畅地睡觉。我们,我们这一代呢,却睡不好,受着煎熬,谈许许多多话,老是想判断我们做得对还是不对。然而,到我们的子孙辈,这个对不对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他们看起事情来会比我们清楚得多。”

焦虑大概是中年人的宿命。

少年们总有一天也会焦虑,但我们今天如何选择,决定了他们今后是在同一个地方原地打转,还是能往前走一段,去到更开阔的原野,为一些更有意思的问题头疼。

我想向家有少年的朋友们推荐这本《少年》,它应该能帮你陪孩子更好应对这个世界。

针对9-16岁青少年进行人文思维启蒙的原创杂志——《少年》正式上市啦!
点击下图(阅读原文),参与《少年》拼团!


    关注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