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 《论语》之这一拜

 

《论语》课上的主题是“论教育”,不禁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我想教育一定是在人的基础上,是在生命的基础上。如果离...



《论语》课上的主题是“论教育”,不禁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我想教育一定是在人的基础上,是在生命的基础上。如果离开生命,教育就不会存在。所以当我们明白生命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教育是什么,就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当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法则和原理,这一切就通了。因为所有一切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所有一切人类的东西,都是在人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于一些不太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很多人常归结到老祖宗那里,归到孔夫子那里,说来夫子心里好苦,只是不说!夫子卒后两千多年来,他的命运一如生前,要么辉煌,要么被否定至极。其实关于教学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直到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夫子也只是“启”“发”,何曾填过鸭?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弱点,所以我们研究教育心理学,貌似高明得不得了,其实那不过是个西方名词罢了,夫子2500年前,在教育学生时便做到了这一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春秋那样一个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大背景下,夫子坚守有教无类是何等的有勇气,何等的高尚!学生听到这忍不住叹息!

学生:“哎!若没有孔子该有多好,以我家的背景就不用上学了!”师:“若没有孔子,你我未必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中国也未必还在!”

学生:“为什么?”

师:“古语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学生:“真的这样吗?”

师:“当然!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如果没有圣贤对真理的坚守与传播,那么这个民族的便没有了灵魂,一个没有了灵魂的民族必将走向灭亡!何来你我?何来中国?”

学生对夫子的坚守,还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师:你在坚守着真理,可是过程中,你伤害了你二实验校长和老师的利益,他们将你逐出校门,万般无奈之下,转入师大附小,可师大附小也不接受;一实验不接受,如此艰难之后,你还敢坚持真理吗?然而,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累累如丧家之犬,依然不改初心!”

课程进行到此,学生顿时心生敬意,点燃一支沉香,在夫子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要我也拜拜孔子!这一拜,无关乎宗教,鬼神,而是学生内心深处的敬意,并获得了力量与智慧!

知识是专用的,智慧是通用的。知识是枝末,智慧是根本。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化知识为智慧。教育就是使生命进化的方法,教育就是使生命升华的智慧。我们肯定是通过教育要把人变得更美好,要让生命更美好。若全民如此,夫子大同的理想自然实现了!


    关注 思儒博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