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手记】第十三周:分层家长会

 

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各班级以及年段召开了分层家长会。这是高一下的第一次家长会。为了这次家长会的顺利进行...



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各班级以及年段召开了分层家长会。这是高一下的第一次家长会。

为了这次家长会的顺利进行,周一我们召集班主任进行家长会的研讨,主题就定为:倾听孩子(家长)的声音,目的在于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或者家长与教师的单线交流。其实家长会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和家长的现场交流沟通去改变孩子,给孩子提供前行的信心与动力,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行动去触动孩子的心灵。

当然,为了避免引起家长的误会,班主任确定参加家长会的对象要慎之又慎,而且要和学生讲清楚,强调是学生和家长要做好发言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的猜疑和不安。有的家长对开家长会觉得烦,但真的不让他开又觉得心慌。

对于这种家长会,我觉得没有必要就学生的成绩做过多而详细的分析总结。因为在以前的家长会上,我们不止一次地引导家长如何正确而理性地分析孩子的成绩。经过反复的研讨,大家也觉得要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解读孩子高一目前的心理状况,以及家长如何孩子交流沟通上。

有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家长会的效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很多孩子(或家长)觉得自己的收获不小,至少家长或学生觉得自己收到了老师的重视,毕竟两个小时针对8~10个人和针对全班的效果肯定有差别。从会议后老师们反馈的情况看,大家觉得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方式。

结合整个家长会的过程,我也了解一些情况,或许对年段接下来开展教学工作很有裨益。具体的几个方面感受如下:

    一、家长对孩子起伏不定的成绩的焦虑。

由于学生考试成绩起伏比较大,导致家长和孩子心理拿不准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在我看来,成绩只要在合理的波动范围,没有必要过于担忧。即使有大的起伏,但也应该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做合理的分析。特别是每次考试的准备和考试情况的记录就非常重要,无论成败,这都是未来高考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学生出现一些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心理状态。在我看来,适当的焦虑并不是坏事。

这里所讲的适当焦虑仅局限于对事不对人,仅仅局限于孩子的复习备考的这件事,你可以怀疑自己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但是不可以把矛头转向到怀疑自己智商、能力上,从而导致自己不自信。

怀疑某些知识点、解题技巧没有做好,出发点是让你做得更好,你会尽力思考、把握,怎样做才能更好,于是越来越全面、完善。

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甚至丧失信心,导致自己没有勇气、动力去做面对考试,这是对人的焦虑,而不是对做事的焦虑。

因此,这里强调的适当悲观,仅仅局限于做事上。

一般来,只要积极向上的孩子都能自我调解。可是,如果家长再把自己的焦虑附着其上,那可不容易缓解。因为焦虑不仅仅增多,而且变成了双重,尤其是住宿生很多时候都要考学生自己去化解。

从学校生管组的反馈来看,住宿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决定了最终成绩的走向。所以,很多家长也感觉到了孩子的考前焦虑,通过各种方式来疏导,甚至在考前一周就在外面租房子或者接孩子回家,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

二、纠结的补课。

部分家长对孩子上补习班相当纠结,不知怎样的才算有效而理性的补课。有的孩子周末参加多达4个科目的补课,但效果微乎其微。其实,这种补课因人而异,但孩子对自己认识不足,家长对孩子了解不够深刻,直接导致了补课的“纠结”。

在补课这一点上,我认为不要盲目地跟风,一定要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仅在学科的学习上,学习习惯和方式上也应该分析。

其实,家长“纠结”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因为孩子周末在家不是上网就是聊Q,玩手机,家长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和孩子闹矛盾。

关于补课的问题,其实年段这学期也组织了英语希望班、数学希望班和语文书写班的校本课程,主要目的就是给这些潜力生进行阶段的知识点和重点题型的归纳,以及适当的巩固训练。可是,在很多学生眼里,这种课程就远不如社团有吸引力了。

有的家长提出,学校能否利用周六时间组织辅导?

其实,这个问题,教科院在高三的省质检分析会议也提到过,就是其他地市包括福州,从高一开始周六都是上课的,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这样积累下来,到了高三等于多了73天的复习时间,这对高考的成绩绝不可低估。

比如说厦门的考生原来在英语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可是今年省质检一下子就被福州PK了。

所以,周六的上课问题取决于今年厦门的高考成绩。当然老师们绝对希望厦门的高考成绩红旗飘飘。

三、部分孩子的假期学习时间分配不好。

这次分层家长会,家长也通过孩子的叙述知道了班级其他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周末为例,有的孩子基本上除了补课以外,周末的学习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也有的孩子是除了吃饭以外,都在做作业。

通过学生(家长)之间的介绍,也让那些周末还在荒废时间(如打游戏聊QQ等)的学生听到同学整个周末都在读书,都有点尴尬,也有了少许的紧迫感,这也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作为老师,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教会学生合理而有效地分配时间,应该是我们接下来的一个重点。

四、如何和老师交流沟通

这次家长会的另一个信息,就是孩子或者家长不太善于和老师沟通。有家长提到说孩子在面对老师的时候,问题交流还不够主动,怎么办?

这其实和家长,孩子比较保守的性格有关系,家长的保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孩子平时在学校就显得相对内敛,不太会与老师沟通交流自己学习上的疑惑,心理上的不解,但是进入初中高中后,可能孩子就不在你的羽翼下成长了,或者是住宿,或者只有晚上才能回来,也许是你已经在具体的学习上给不了他学习的建议了,那么,面临的就是孩子自己要主动去找和老师交流。

我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如果孩子实在是找老师困难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豁得出去。就像期中考过后,一个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坐不住了,跑到学校找班主任,找科任,找年段,寻找帮助孩子的方法。所以,家长与老师要搭建好一定的沟通桥梁,而这个过程我们要让孩子慢慢地融入进来,让他感受到,家长的努力,以及其实找老师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情,老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其次,毋庸置疑的就是鼓励孩子去问老师题目,刚开始哪怕是听别人问都可以。学习上有任何学科疑问,思考以后,带着问题,主动出击,可以及时通过询问老师来解答。

然后,在备考阶段,或者平时也可以学会和老师交流自己的状态,老师毕竟是有经验的人,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真正优秀的学生要敢于和老师说就自己的想法,并争取能够在老师那里得到验证。

前天,和一个高三的数学老师聊天,说省质检一过,老师下班辅导的主要任何就是和学生谈话,忙的不亦乐乎。我当时就在想,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其实高一高二是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呢?非得到高三兵临城下才着急?期中考过后,何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遇到语文老师下班这么好的机会。连竞赛班的学生都不懂得把握,不可思议。

其实,与老师交流,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的培养,孩子在与老师交往中,不需要太熟悉,也不能太熟,但是学习上交流一定要及时,学会保持着一种必要的敬畏的师生关系。

孩子在于老师交流的时候,需要良好运用这个关系,并且还有点很重要,当然这也是缘分和运气,如果孩子在自己的科任老师中,能够遇到一位自己佩服的老师,那真的很棒,无形中会给孩子很大帮助,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有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方面的正能量,孩子都会有意识地去学习,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

和前面几次家长会比较,这次的分层家长会会让参与的学生或者家长有更大的收获。期望通过家长会上了解的信息,再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能让学生更上一个台阶。


    关注 hwz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