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阅读原文3

 

作者:田吉顺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46696/answer...



作者:田吉顺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46696/answer/174683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段时间之后也还是需要改革的——不要迷信有完美的医疗制度存在!

问题说明里提到的美国的医疗制度,自然不是那么完美。
美国的医保制度一大特点,就是第三方保险公司支付,同时政府巨大的医疗投入(大约占GDP的17%)。优点就是,如果加入了医保,那么看病自负部分就非常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几乎达到免费看病的效果。有医保的话,去看病确实可以先不付钱,看完病走人,然后由保险公司来结算。结算的时候,保险公司负责查验医疗流程是否符合规范,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存在过度医疗,可以拒绝支付,那么,医院过度治疗的部分就没有钱拿。同时,这个规范化的医疗流程,是由医疗机构、政府、第三方三者博弈妥协的产物,尽量让三者利益都最大化。
看上去很不错吧!很遗憾,美国也正在医改。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医疗制度,带来的是,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医疗投入,几乎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预期寿命,几乎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新生儿死亡率(接近日本的2倍)。美国他们的问题在哪?
一个是保险普及程度比较低,如果没记错的话,全国大约有5000万没有医保的人,大多是老无所依的人或者失业者穷人。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这些人如果得了病,基本死定了!所以,美国医改打算向这些人倾斜,但是很难,因为这意味着有工作的年轻人要为这些人多缴税,这些交税的大都是中产阶级,是“大多数人”,这就有点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满足小部分人了,就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了,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啊!所以,医改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自负比例低,会诱导消费方的过度医疗。因为我自己不用掏钱啊,当然能查的都查了,治疗当然要用最贵的,我自己不用掏钱啊!于是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要不断的增加投入去填这个无底洞。中国的政府投入太少了,但是,绝不是说,只要钱投的多了、医疗都免费了,问题就解决了;更不是医疗投入占GDP越高越好。这些都是没经大脑的想当然。美国投入够多了吧,还是有上面说的这么多的问题。而且,医疗投入的太多,那么其他方面的政府支出就会减少,医疗投入过大的话,你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就会下降,会影响生活质量。
于是,这就出现了医疗资源浪费和分别不平衡的问题,所以美国要医改。

再来看看欧洲、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我在中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每年需要多少资金?里回答过,要实现一个国家的全民免费医疗,谈何容易。小国寡民,盘子小,困难就小,其实就相当于邻里间的相互救助。但是,就好像你带三五个人打群架,和指挥三五十万人会战是两码事一样,一旦人多了,性质就完全变了。
政府主导的免费医疗,前提一定是高税收,否则钱从哪里来?即使是高税收了,医疗资源也还是有限,一旦要求分蛋糕的人多了,就要面临资源不足。
那么那些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是怎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呢?解决的方法很残忍,两条: Queuing&Denial of Care。
要么,你去排队吧,得了癌症想做免费CT,没问题,只需再等半年就可以啦;怀孕想做免费B超,没问题,再等三个月就可以啦。什么?再等半年就挂了?再等仨月就生了?那么如果你肯自己加点钱的话。。。。。。
除了排队,还可以拒绝治疗!比方说英国有一个很nice的机构,叫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简称NICE),他们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拒绝支付。比方说,如果你现在的状况,可能要每年多支付30000磅来延长大约一年的寿命,那么NICE就要对你说No了。像加拿大,每年都有家属打官司,因为医院拒绝免费看病了。当然了,如果你肯自己加点钱的话。。。。。。

所以,对于医疗制度来说,一定的自负比例还是需要的。于是,美国的医改研究人员,把目光移向了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他们发现,这个小国家,政府用不到GDP4%的投入,换来的是全球最低的新生儿死亡率和全球第四的预期寿命,让大多数发达国家情何以堪!
新加坡的医疗制度特点,一方面,强制性要求全体国民缴纳医保,称为全民保健储蓄计划。同时,政府也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一部分穷人的支付。而新加坡人看病,即使有了 全民保健储蓄计划,也还是要有一定比例自掏腰包,大约40%,现在降到大约20%。因为有了自负成分,所以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而政府的补贴形式也比较有意思,属于一种劫富济贫。比如,他们给病房分几个等级,最高级的病房,一晚上1400美金,单人单间,设施齐全,甚至配有仆人,政府零补贴;最低级的病房,八人间,设施没有那么全,一晚上99美金,而且政府还有大比例补贴,几乎相当于免费。而这部分补贴的来源,就是高级病房的收入。当然有一条是必须的,就是不管什么等级的病房,只有配套设施的差别,而医疗服务没有差别。
当然,新加坡的医疗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因为,既然看病要有一定的自负比例,那么前提就应该是,能够保证绝大部分人能够付得起这个钱,所以,关于自负比例大小和政府补贴数目,也在不断改革完善之中。

前面说了这些医疗制度的一些问题,只是想说明,良好的医疗制度的建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难题,不存在完美的医疗制度。但是,你不能因为看见人家开汽车的油耗大,就永远赶牛车。中国的医疗制度相对还是落后很多的,我们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虽然国外的医疗制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些方面,优点还是比较有共性的,而我们还差的很远。

  • 政府对急诊和基础医疗保健服务的投入。先别管你要建立怎么样的制度,不管什么制度,你不投钱都是白瞎。不管什么制度,对于急诊和最基础的医疗保健,都应该有足够的重视。而事实上,国外很多国家,这一块是免费的。
  • 私立医院的作用。这里的私立医院,不仅仅是大医院,更多的,是由执业医师开办的私人诊所,成为全民医疗的基础。私人诊所的加入,结合分诊制度,可以大大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基层医疗机构的缺失,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垄断,造成畸形的医疗体系,结果一定是看病难。
  • 而要做到私立医院、私人诊所的广泛开展,对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就是必须的了。你只有保证有一个可靠的培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出来的医务人员,其业务水平都能值得信赖,保证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医疗队伍,才能够支撑起私立医院的开展。国内的医生规范化培训,还远远不够。
  • 足够多的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多点执业。医护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力,很难想象,医护人员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却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中国护理人员紧缺,护士干护工的活,医生干护士的活。比如一些病人信息的采集,国外由分诊台护士负责,而医生仅负责医疗。但国内医生要做大量的文书工作,占用了很多本来应该用于临床的时间。另外,国外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同时满足自己业务能力提高和经济收入的要求。

总的来说,医疗过程,本来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博弈。而政府,应该从中充当和事老的角色,妥协双方利益,通过政策的制定,使双方都能差不多满意。任何牺牲一方利益的政策,注定失败。


    关注 新城印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