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大关键词,说尽人生境界!

 

道“道”是《道德经》的核心,也是道家哲学最高的范畴。在道家学说中,道是宇宙的本体,道产生了世界;道既不是物质...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也是道家哲学最高的范畴。在道家学说中,道是宇宙的本体,道产生了世界;道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道德经》中,道既是本体,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则。万物的生长、死亡都遵循着道。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本,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动力,也是万物灭后最终的归宿。



在《道德经》中,道和一是同义词。因为道是最原始的,产生世界的一。

一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说道是唯一的本源,不存在第二个本源。

其次,一说明道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道是原始的事物尚未分化的形态。在道的层面,万物混沌未分,没有名字和分别。

所以庄子说:“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意思是列举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女和西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态来说明这一点,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一体的。
无为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什么叫“无为”?世俗把它理解为 什么事都不做,或者解释为“无所作为”,消极颓废等等,不是望文生义,便是 严重的误解,跟老子的“无为”道德观相去甚远。

在《老子》中, “无为”分为道“无为”与人“无为” 两种。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

按老子的说法,天地万物皆为道所生化(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

道是 “无不为” 的。道是无意识、 无目的的,它生化万物是在为其提供根本依据的意义上说的,而且道并非游离于万物之外,而是内在于万物之中的,因此道的这种 “无不为” 并非表现为外在的力量,而是在万物内部发挥作用的,所以是不露痕迹的,表现出来的倒是天地万物的自为、 自化、 自成,因而道看似是无所作为的。

人的 “无为” 则不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他对事物的作用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力量,所以人之 “无为” 不可能完全是无形无象的。

人对事物的 “为”,基本有两种情况或类型: 一是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二是根本违逆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而强行所为、 妄自作为。

显然,老子是主张前者的。

由此可知,老子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相反: “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最有效的“作为”。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不劳民伤财。
自然

道家所说中的自然,不是一个名词,不是指现在我们说的大自然。

《道德经》上说“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道的运动和变化是自然而然的。

自然强调的是万物自己发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道虽然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但道不是强加于万物的。道化育万物是让万物自然而成。

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取法自然,而是说道自然而然生养万物。就像圣经记述上帝创世:“事就这样成了。”

玄德

《道德经》上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说,道创造了东西却不占有,做出了功绩却不自恃功劳,养育了东西却不主宰它的命运,这才是深妙的德。

人生一世,到撒手人寰的一刻,自己真正占有、真正依恃、真正主宰的是什么呢?没有!

一切都只是一种经历,你生养了孩子,孩子不属于你,父母也不该主宰孩子生活;你做的事业,创造的公司,甚至读过的书,这些都不是你的。明白这些道理,就能理解老子所说的玄德。


课程预报


2016年6月3-5日

北大国学班、易经班易学版块课程游学淮阳

地点:淮阳.羲皇宾馆

主讲:王新春 教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等。)

主题:易经智慧之《易经》精读解析

参拜人祖伏羲、游历伏羲画卦台和太昊陵。

请同学们提前安排好时间!

报名:135 2559 1670 郑老师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学精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

国志学涛:guozhixuetao

个人微信:zhengzhitao0681

135 2559 1670(郑涛)


    关注 国志学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