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虎:走进大同文庙

 

走进大同文庙...



走进大同文庙
张吉虎

文庙是中国古代用以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和传播儒家思想的地方。大同文庙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北魏太武帝时期(公元424—451)就在城东兴建太学“祀孔子,以颜回配。”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府学(文庙)于阳和街北侧。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桂驻藩大同,兴建代王府占去原有府学,府文庙移至云中驿,即现在文庙的位置。嘉靖十二年曾遭兵祸损毁,嘉靖十六年重修,万历、天启年间又两次增修,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祭孔建筑群。2008年,政府又把文庙整修纳入古城修复的整体规划,本着“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方针,对文庙进行全面整修后对外开放。

一位同行的朋友说,游文庙要从云路街开始。他说云路街虽在文庙之外,却是在为祭孔造势。文庙是教人由学入仕的地方,云路即是踏云登路,步步高升之义。云路街百步长,五十步设一坊,过了云路坊,便是大成坊。大成二字有深意,孟曰孔子集大成。向北便是棂星门,门前一横道,左右立牌坊,东为礼门坊,西为义路坊。坊额分别刻大字,德配天地,道贯古今,极尽对孔之颂扬。礼门、义路有含义,就是要告诫人们进文庙、受孔教,尊礼制、行大义。宋代文庙始设棂星门,以示尊孔如尊天。



过了棂星门,就进入文庙的第一进院落——仪门。仪门,即礼仪之门。古代官衙皆设仪门。文庙设立仪门,乃是彰显祀主身份的尊崇。仪门之后是泮池,形如半圆,池上有桥,称为文德桥,又名状元桥。古时泮桥平时封闭,一般人只能绕行。只有状元及第才能从桥上走过去拜祭孔子。故而又称状元桥。中了秀才绕池三周才能去行谢师宴。中了举人时,可在桥上挂满灯笼,从桥上走过,取“登龙”之意。文庙设泮池,这是根据《周礼。王制》规定而建的。古时天子办的大学可建壁雍(四面围墙,环以水池);而诸侯建的学宫,只能建一泮池(弧形的水池)。孔子当时设坛施教,办的是私学,按说没有资格设泮池,但他受到历代皇帝的尊崇,封为文圣,因此泮池就成了他身份地位的象征。



过了泮池是戟门,这文庙内的第二道门,也叫大成门。古代规定三品以上大员可私立戟,文庙立戟,可见地位之崇。不过这道门可有讲究,只有考取功名的人,才有资格从此们经过去参拜大成殿,其余人等只能从两旁经过。仪门结构简单,是一座石制的牌坊;戟门复杂,形如一座殿堂。穿过大成门即是第二进院,迎面便是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红墙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建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围以石栏,整个建筑显得高大雄伟、古朴浑厚。虽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气度恢宏。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居于核心地位。殿门牌匾乃是清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四个大字“斯文在此”。殿内高悬清嘉庆皇帝御书的“圣集大成”牌匾,殿中正面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两侧供奉他的道德传人四配以及十二贤哲。四配有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子;十二贤哲分别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有若、朱熹。他们不但是孔子思想的忠诚实践者,同时也是其儒家学说的积极传播者。大殿正面墙上挂着刻着论语名句的木简,殿内右侧还置有一套编钟。大成殿前是一方宽大的月台。月台四周的雕栏刻着宣扬孔子礼制和孝道的故事,这里是文庙举行重要祭祀活动和歌舞的场所。古时候,每年二月的第一个丁日和农历八月二十七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
看过大成殿,往前就进入第三进院。院中立着一尊三米多高的汉白玉孔子雕像,布衣博袖,束发长髯,面呈慈祥笑容,双手置于胸前,好像正在给他的弟子们讲述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雕像之后是尊经阁,飞檐翘角,峻拔挺秀,是文庙中最高大的建筑。尊经阁中塑着孔子问道老子的青铜雕像,四壁还绘有孔子学经传道的生平故事。在尊经阁的东西两侧建有角楼,左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父母之所;右为青云楼,是供奉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在文庙中心轴线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名宦祠、乡贤祠、忠信厅、行仁厅、笃敬厅、好学厅、明伦堂、碑亭、碑廊等。名宦祠、乡贤祠,是文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名宦祠主要用于祭祀那些为当地做出杰出贡献的官员。

祠中供奉着汉代飞将军李广,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等二十名大同历代的好官。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官员、昭示后学、力行教化。乡贤祠主要用于祭祀大同籍人士,才高德昭,功绩卓著,名登史册者。祠内祭祀着以明代进士李殿林、清代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光绪帝师祁廷杰为代表的二十位乡贤。其目的也是为了激励后学,效仿先贤,建功立业。忠信厅、笃敬厅也是文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忠信、笃敬是孔子一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忠信厅主要讲述孔子关于忠信的生平故事;笃敬厅主要讲述孔子关于笃行敬业的故事。行仁厅、好学厅同样是文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行仁厅通过绘画和展板的形式介绍了孔子关于仁的理论体系;孔子是万世师表,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好学厅主要讲述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宝贵经验。明伦堂是文庙讲学的地方。碑廊和碑亭主要记录庙中关于科举文教方面的大事。总之这些建筑都各有其职,共同撑起了孔子儒学的辉煌殿堂。(编辑:小川)
公众号ID:sbwybjb

《塞北文苑》,展示地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追踪文化热点,引领文化品位。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关注 本真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