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内心总是不够强大?

 

是否有坚强的精神支撑,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本期分享人:伊卜生

书单编辑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上一期,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
《别一谈创业,就想改变世界》
(☝点击阅读)
最近,经常有“书米”向书单君吐苦水:老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绪很低落,该怎么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啊?

书单君很理解这些“书米”的苦恼,因为人生确实有挺多压力和考验的:升学、求职、婚恋、家庭事务……而且,谁都不会一直处在顺境。

有坚强的精神支撑,才可以让一个人走得更远。

那么,强大的内心是来自天生的禀赋,还是来自长久的磨砺?抑或另有其奥秘?

今天,书单君就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商业心理分析达人伊卜生的文章,或许能帮你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内在力量。
什么是强大的内心?
通常的回答可能是
它表现为面对困难的勇气。而要收获勇气,多经历磨难挫折是必要的。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在于他吃了多少苦,扛过了多少困境。相反,一个没吃过什么苦的人,就不会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那些出身偏远地区,通过自己奋斗在城市立足的人们,就该比那些出身优越的人们拥有更可期的成长值。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研究
他们花了25年跟踪1000位社会各阶层儿童,统计他们成长中受挫的概率和频次,直到他们成家生子。

最终发现,相较于中高产阶层的孩子,底层出身的孩子遇到的挫折更多,但后者在成年后面临危机时,更容易怨天尤人,随后忍辱负重,最后自暴自弃。只有少数从开始就专注危机本身,并找到办法克服障碍。

而那些早期经历挫折较少的孩子,处理危机的成功率要高很多。

还有人认为,忍耐力强就是内心强大。那些从物质匮乏时期走过来的人,会认为“我们吃的苦比你们年轻人多太多了,所以你们永远赶不上我们的强大”。

如果这种简单的思维成立,那么年轻一代是不是也该去“上山下乡”呢?

事实上,内心是否强大并不取决于对困境和伤痛的忍耐力多强,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合理地应对它们。

经历磨难,很可能只会促使我们构建水泼不进的心理防线。由自我防线构筑起的所谓强大,也许更多地来源于内在的脆弱,它往往会将人引向偏执的境地。一旦防线崩溃,就会陷入绝望。
其实,培养强大的内心更像是一门“思维课题”。要获得应对困境的能力,我们首先就要思考困境。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的言行都是靠无意识的直觉支配,这是我们大脑中的思维盲区。
比如


你很厌烦某明星,有人问你为什么那么反感她,你可能会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看见她我就脑袋疼。”

直觉上反感一个人,就自然不会关注他所做的事,正因为不能充分了解,所以对他的看法也就很难更改。
可见
情绪反应通常是即刻的,在我们深思熟虑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并不是依靠理性分析的指导,而是无意识下做出的应激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往往造成我们评判人和事情上的偏差。很多困境的出现,正是拜这种偏差种植出的思维盲区所赐。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王国的的国王,你的疆域里,你说了算。一但你开疆拓土,就有可能遇到抵抗,于是退缩回来。

所以,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领土,就会看不清形势,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就是一切。

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片疆土与你的领地完全重合。
举个栗子
白岩松在自己新书的签售会上,被人问到:“社交工具这么发达的现代,你和儿子用微信都聊些什么?他发的朋友圈你怎么回复?”

白岩松的回答是:“如果我了解我的儿子还需要通过他的朋友圈,那就要反思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就会发现父母其实根本不懂我们。任何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在特定的场景下表露出的很可能只是其中一面,而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往往会展现出生活中不常见的性格特征。而父母通常都不太关心孩子在其他场景下展现的性格。

你以为你很懂一个人,透彻了解一件事,这会增强你的控制感——其实那只不过是在你自己的边界之内足够了解。然而在自己王国领地之外,根本谈不上有认知。
这是形成思维的盲区的一个诱因,而思维盲区造成的极端之一是:那些盲点很多的人,总是表现得无比自信,可一旦涉足盲区,就会不知所措。这类人内心就会很脆弱。
那么
内心强大程度由什么决定?
答案是:自我能力感。

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就是一种自我能力感。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能力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能力感。

人们在做一件事之前,通常会对这件事的发展和结果,有一个模糊的预判。

比如,考试之前你会对试题的难度和自己的成绩会进行预估。

预估与实际结果落差越小,能力感就越强,也比较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强大。
然而,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的事件,比起预估考试成绩要复杂的多,它们可能会牵扯很多环节,人们会对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预估。

行为心理学把这些关键点统称为"控制点"。

进入实操阶段,人们会对每个控制点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一旦实际情况明显低于心理预期的控制点,人们的心理就会形成落差。

而且,心理落差会造成严重的不适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脆弱易折。

相反,控制点与实际状况越趋于接近或重合,落差就会越小,当实际情况超越预期判断,人们往往会更认可自己或自己的团队,也会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强大。

因此,对将要发生事物,预估与实际结果的落差越小,人们就会感觉到心理舒适。
缩小心理落差的正确方法
想缩小心理落差,无非两种办法:要么降低预期,要么提高预判精准度。哪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内心呢?

先看降低预期的做法。

行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比如,因为过往的努力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人们就会退缩:反正努不努力一个样。

于是,有人就会在做事前就降低对结果的预判标准,或者根本不对结果有预判。

但是,这种降低预期的策略并不能助我们形成强大的内心,反而印证了我们内心的脆弱。

实际上,真正帮助我们内心强大的手段,是提高预判的精准度。
预判精确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1

自我认知偏差


前几天,一位创业者问了我个问题:“我觉得自己是个思维缜密的人,可却怎么总是分析不出自己项目的问题?”

我反问他:“你怎么证明自己有缜密的思维”?

他回答:“我自己一直这样觉着,而且一些朋友、同事也这么说。”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往往先来源于内在的察觉和判断,直觉会引导人们寻找与自我一致的观点,从而印证这种认知。即使出现相悖的意见、观点,人的大脑也会自动屏蔽掉它们。

这种情况下,人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当事实被证明并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降低自我能力感。
2

错觉控制
赌徒通常都有控制思维的偏差:输掉一局时,总会感觉差一点就成了,而赢一局时又会觉得一切尽在掌控。

不少创业者都坚信自己的控制力,好像他们的个别行为比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做得还要好。

“出于直觉,人们都会低估风险,高估自己的控制力”。
3

控制点模糊
大多数人只会判断单一的结果,也就是设置一个模糊的目标点。

比如:某人想开个面包房,让他做出决定的判断是,在这里开间面包房,肯定赚钱。

“赚钱”就是一个模糊的目标点。

因为,通过开面包房,实现“赚钱”这个目的,需要很多的环节才能实现。比如:

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预估销售数量,以免做多了卖不出去变质,如何构建物流?

除了线下的交易,如何利用线上实现业务扩展?

线上渠道有哪些,操作方式是怎样?

能否形成用户粘性?如何面对竞争?挣多少钱能满意?

如果这些环节不受控制,就很可能在还没有达成“赚钱”这个目标之前,心理落差过大,中途放弃最初的目标。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预判的精准度?
1

多视角审视自己


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大多数的人都只依靠自己有限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对眼前的事做出判断。

但能力强的可以在别人的生命里存活,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从别人的视角认知事物,以别人的视角看待自己。

因此,前者即便多活几百年,也难以赶上后者。

这也就是人与人最大的差距。

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主动意识自己的行为,学会收集帮助自我认知的信息,特别是收集认知层级比你高的人的观点。从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
2

多维度分析
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往往是先说服自己,这件事可行;然后找寻各种论据,验证它的可行性,忽略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反,杰出的人,在一开始就会分析,自己的项目在哪些场景下是不适用的。

马云经常说“阿里巴巴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我们明年的处境会比今年还糟糕。”

就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既有模式的不确定性和其可能不适用的未来场景。

任何人类,再强大的自我,能改变的事物永远有限。

如果说改变世界是有可能的,也要分清楚,你想改变的是哪一个维度场景里的世界。
3

设置多个控制点
实现一项宏伟的目标,需要将模糊的目标点分解出更精确的次级控制点,并把它们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AB分离的方式,构建两条不同的路径,并预想最佳的结果和最糟糕的结果。

明确在预估与实际重合之前,各控制点落差处于什么范围内,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就不会轻易放弃最初的决策,更高几率得到较为理想结果,也就更可能表现出内心的强大。
一句话


下面这两个追求强大的故事
或许,你也愿意一读
(点击下图,立即查看)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伊卜生(ID:Ibsen2020),作者伊卜生,书单获授权编辑发表,转载请联系出处。


    关注 书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