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录取率一出来,妈妈们都疯了!

 

包括我女儿考上世外在内,班里共有5个小朋友都成功了,分别考进了爱菊小学、福山正达等小学。...



昨天收到上海外国语小学的录取短信,女儿淡定地说了一句:我就说可以的嘛!就蹦蹦跳跳去玩ipad了, 微信群里和我一起冲刺这半年的的妈妈们已经疯了,红包多的抢不过来。而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发了好一阵子呆,突然发现脸上有东西滑落,居然不知何时泪流满面,看着女儿无忧无虑的样子,也说不清我的泪水是何缘由, 也许只是累吧我想,但值得。



当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做的时候,宁愿什么都不做,帮不了她没关系,最起码我没有阻碍她。

这个年代,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妈妈都会在孩子的教育上磨练出自己的一套理论,但一段时间后,面对中国特色的升学择校,总归还是要面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奈局面,并开始动摇,焦虑,累。的确如此,任何构想和理论,只有在实践中行走一遭,才知道它是否有其现实意义。随着孩子的成长,我第一次和升学的现实狭路相逢。结局虽不出意料,但整个过程倍感煎熬。因为必须要对现实做出妥协,什么时候开始妥协、妥协多长时间、妥协到什么程度、如何减少后遗症等等,都是在跟现实的斗争中取得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平衡点。这是一个激烈争斗的过程。

通过对自身成长的总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素质教育持续到一定程度,是能够超越应试教育的,也就是能够涵盖阶段性应试目标的。但这有个前提:需要足够量的时间的积累,让孩子充分地发育。但是幼升小是给予孩子积累的时间太少,小升初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幼升小是最明显的,在这个阶段,即使是学习很主动的孩子,没有应试的一些经验的积累,仍旧是难以胜出。

对于幼升小,我认为有两点是难以考察的:第一、学习的热诚;第二、长时间的自律能力。恰恰这是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自始至终,我都认为无论我的孩子参与这次应试结果是否理想,这种考察都是很片面的。这种考察,最多能够看出孩子的学前阶段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是否达到一定的量。

不过既然生在这样的环境,既然进行了一次争斗,有得有失,值得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长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跟短期的应试目标是剧烈冲突的——很简单,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长、短期目标之间分配时间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即使前期积累的素质教育虽然还不够,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时抱佛脚”的短期应试提供了支撑。两者之间的冲突和支撑,如同行走在钢丝之上,本文就是总结走钢丝的体验。



我的孩子,她的语言天赋突出,对有规律的东西极其敏感,善于总结,计算能力薄弱,喜欢唱歌跳舞,这是她的智力上面的特点。她的性格方面的特点是,非常执着但缺乏应有的自我控制能力。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以及我对教育的认知,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在时间分配上对于人文方面的时间分配是压倒式的倾斜。孩子在大班之前,我在中文阅读、英文阅读以及绘画方面的时间分配是3:1:1。数学在大班之前的学前教育中,一直是自生自灭的处境,连口头练习都没有。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考察,数学是重中之重,即使是升小学也是如此。我并不是轻视数学这门学科,它是理工科之母。对于我这样理科和工科都学过的人而言,它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不言而喻。但是我认为数学的开窍,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在青春期还有一次机会。从孩子本身而言,我认为她的逻辑能力没有问题。计算问题,我认为是应该上小学一年级、二年级解决的。加上我对于目前国内人文教育的忧虑以及我对理工科人才知识结构不足的认识,使得我将99%的学前文化教育时间都分配给人文。
在中班升大班的暑假,有朋友拉我去给孩子报一个班,一个幼小衔接班。其中包括一个剑桥少儿英语考级的内容,我的朋友当时这么说的:“以你女儿的水平,去拿个证书应该很轻松的。”

当时我自身的事情比较忙,想打发她出去好不要影响我工作,但后来还是在她的劝告下去报名了。报名之后拿到教材,我看了一遍教材之后如梦初醒。这个跟我的教育完全不对路子。一个礼拜之后,即使扣掉百分之六十预付学费,我还是选择退学了。女儿是不肯的,她被老师的小星星吸引,挣星星是她热衷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否决她热衷的事情。

然后她就在家里闲着,我就给她买了一门网络英语课程打发时间,学的是自然拼读。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朋友提醒我奥数要学起来了,这个我很抗拒。我认为这个时候奥起来,到小学去学什么?所以,我拿了一些零星的逻辑题口头问问女儿,她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之后,我继续我对数学不闻不问的态度。女儿就过了一个她并不领情的逍遥的暑假。

就这样,我打算按照自己的想法, 让女儿完整地度过属于她唯一的快乐的三年学前生活,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她在人文兴趣和理解表述方面的培养。然而,我的自鸣得意在女儿大班开始一个多月之后就画上了句号。
一开始是发现圈子里的朋友没个周末都不出来聚了,任何时候打电话, 都说在陪孩子上课,英语课,奥数课, 艺术课,围棋课, 跆拳道等五花八门。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晒各种考级和证书,以及备考中的各种心酸史。这个时候我还是坚持没有给女儿报任何线下的辅导班, 语文开始自主读童话,英语除了继续在网上学习自然拼读,背背单词,就是增加了分级阅读的内容,平时自己教教一些数学计算。

临近春节,圈子里突然都发疯一样开始讨论幼升小择校的事情了。“简历”,“面试”,“英语”,“奥数”,“考试”, “攻略”,“题目”这些字眼开始霸占了我的朋友圈,尤其群里的妈妈有蛮多都是国外回来或者有在国外常年工作的经历,她们经常都是一讨论就到深夜不散。

但让我困惑的是:大家似乎都特别矛盾:一方面从开始就拒绝普通公立小学, 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孩子的自由和空间, 孩子的灵性和思想发展。她们也和我一样担心,为了让孩子达到名校的录取要求,提前打乱自己原本设定的教育计划;另外也焦虑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名校,万一孩子跟不上怎么办(这个担心到是真的)?老实讲, 我被带的有点不淡定了, 虽然自己一直坚信要按照最初的教育理念和步骤来培养孩子, 但现实的情况我确实不能100%掌握。


升小学的时间迫近了,最终我和群里几位妈妈达成“育女联盟”:不去报线下的强化班,加强英语学习比重(网上陪读),数学自己教。这意味着,我们几个家庭准备在半年内完成几个小孩的幼升小DIY。

首先竟然在沪江网上找到了美国小学的同步课程,一个外教带10个孩子,每周1-2次的视频直播课程,用的教材是california chest , 这套教材在国外生活过的家长基本长都比较了解,属于分级阅读性质的原版教材,内容涵盖了各种题材的文章, 阅读量很大, 话题非常丰富,原汁原味。



加州语文

课本封面照

上课的是一个美国的年轻男老师, 能唱能跳,非常活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在大学里修过戏剧。

(下面是老师上课时的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在之后的每个星期上课的晚上 ,我都陪在女儿身边和她一起在电脑旁和外教上课,帮她打气,解释;帮她预习复习每一次课程,和她一起拍照上传家庭作业。我们都和外教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甚至还在一次上海书展上见到了老师本人呢。



It's working TIME




选择这条路的压力是巨大的, 网络学习本身并没有达到广泛认可, 而在家长们都快疯狂的幼升小档口把大班的孩子放在电脑前学习基本就是被看笑话,对此我们是没有把握的。令人欣慰的是至少女儿在升入小学前夕还有这么多自由时间,实属不易了。

在这个网络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延续了我理想中对孩子英语学习的计划,阅读和思考中学习语言, 也激发了她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交流的兴趣,而不是考试内容。班里10个孩子, 都“冒险”选择了这条不一样的路:不刻意迎合考试和培训大潮, 关注孩子心智发育和自由思考,充分挖掘孩子的兴趣,做好接受任何结果的打算。现在结果出来了,包括我女儿在内,班里共有5个小朋友都成功了,分别考进了爱菊小学、福山正达等小学。

(下面是学员自发组织的为老师拍摄的感谢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我想说的并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 小学一定还是会去应试的,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而这次女儿的幼升小,所有的一切我只想说:至少,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感谢陪我一起煎熬的家长妈妈们!也感谢沪江网的那个课程和那个超帅的老师!
足不出户北美外教请回家,组团体验,学费全返,再送迪士尼门票!
点我查看详情>>>
公众号ID

hujiangjiazhanghui

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和中小学各科课程学习,包括绘本、儿歌、英语、语文、数理化学习资料。


    关注 沪江家长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