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痛的机械力学基础

 

下腰痛的机械力学基础现在临床上大家会遇到很多下背痛的患者,下背痛的治疗机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那我今天用最简单...



下腰痛的机械力学基础

   现在临床上大家会遇到很多下背痛的患者,下背痛的治疗机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那我今天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各位去了解一下,在现在的医学里面我们针对[b]下背痛的治疗,在机械力学的基础上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到底怎么去治疗患者![/b]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b]腰椎的解剖!简单来讲,腰椎主要由骨骼,肌肉和神经去构成的。在我们身体上我们会发现,我们身体的组织会产生一条所谓的平衡线



   组织承受的压力和次数形成一条平衡线,在平衡线下方,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在平衡线上方,我们的腰椎会很容易受到到损伤,所以我们在治疗时,比如在100KG重量的时候,搬两次正好不受到伤害,那么搬三次我们的腰椎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了,所以我们在治疗时一定要保证我们的治疗在这条平衡线的下方。也可以计算出运动员做一个动作几次会损伤到运动员.那么借助我们的治疗,我们希望这条曲线是越往右,因为越往右,说明身体抵抗外力的能力越强。



脊柱有四个弯曲,胸椎和骶椎形成的是后凸,颈椎和腰椎形成的是前凸,椎体凸越多越能抵挡我们身体重量的压力。凸的平方+1和压力,是成正比的,不管是前凸后凸,也就是说如果今天腰痛,腰痛的话腰椎前凸会有可能消失,那么整个脊柱就三个凸,3的平方+1=10,4的平方加一等于十七,也就是说少一个凸,椎体承受压力的能力会小很多。



   中间图片为正常的一个脊椎,腰椎有正常的前凸,她的整个重力分布的非常平衡左右两边是两个异常的姿势,左边的患者腰椎前凸消失右边的患者腰椎过度前凸,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好的,不管是腰椎前凸消失或过度前凸,胸椎都是后凸,而且后凸的比例都是有问题的。[/b]再看骨盆,在腰椎后凸时,我们的骨盆其实是往后旋转,骨盆往后旋转时,在腰部,大家可以看到两个椎体间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两个椎体的小面关节会发生分离,椎间盘会往后跑,如果腰椎过度前凸呢,骨盆会向前旋转,腰椎的小面关节会互相靠近产生一个夹棘现象,另外椎间盘是往前跑的,比较容易发生的问题其实是这个夹棘现象,因为这里本身就是一个软骨关节,在挤压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关节软骨的退化,而影响到我们身体非常多的动作。例如孕妇在怀孕时,身体会产生非常多的结构变化,在医院能接触到一些因为怀孕而产生下背痛的孕妇,因为在怀孕的时候孕妇所有的韧带都会变的比较松弛,腹肌和骨盆底肌都会变长,同时由于肚子变大所增加的重量,会让腰椎产生一个过度的前屈的现象,腰椎过度前屈时胸椎会过渡的后屈,这时我们可以看到骨盆底肌被过渡的拉长,也会导致骨盆后方肌群的无力状态,这样,我们就能发现孕妇从一个正常的腰椎前凸变成腰椎过渡前凸,胸椎过渡后凸,骨盆前倾的身材,这样就会导致孕妇的腰酸背痛的现象出现。



  腰椎有C型和S型两种摆位,C型就是大家坐位的时候含胸直接坐下去,C型的时候我们的重量会从腰椎这里直接下来,直直的往下,往两边去扩散,在腰椎这里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阻力;而在一个正常的S型,也就是腰椎前凸的情况下,整个力量在往下传导后会有一个向上的扩散的效果,所以腰椎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这也是刚刚讲的,椎体的凸越多,椎体越能抵抗重力的影响,而在呈C型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么坐屁股会越坐越大,因为重力向下传导后会向两边扩散!所以为了美观,健康,大家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椎体在S型!我们在选择椅子的时候,如果这把椅子能让我们的要保持一个S型,那么这就是一把好椅子,如果这把椅子坐下去之后要是C型的,那么这把椅子就会有问题!大家感觉一下要保持S型会是什么感觉?提臀,对,如果我们自己保持不了提臀,就靠椅子去保持!提臀不止对我们的屁股有好处,对我们的腰椎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b] 腰大肌的休息位,最多的是平卧位,但是平卧位的时候其实腰大肌是受到拉伸的,如果睡觉的时候,床很平,我们会发现要的位置是空空的,但是如果脚屈曲起来,可以看到腰大肌就放松了,腰大肌连到我们腰椎的前缘,收缩时会把椎间盘向后拉,所以非常容易产生腰椎压迫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个大枕头放在脚的位置,在欧美有专门的枕头是放在脚的位置在放松腰大肌的!所以腰大肌的姿势其实是对我们腰椎一个很重要的休息和放松的姿势。




[b] 腰椎的运动节段,主要介绍的是椎间盘。腰椎的运动我们一般通过运动节段来进行探讨,第一需要注意的是椎间盘,这个椎间盘的的前后都有所谓的韧带,椎间盘的后侧有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小面关节,小面关节是控制我们运动的一个方向,动作方向取决于小面关节的排列次序。小面关节就是关节突关节,小面关节在关节突的位置会形成一个25度的斜角,小面关节能够决定我们腰椎做什么样的运动。这样来说我们腰椎最适合的动作是前屈和后伸,所以说我们腰椎的运动节段主要是一个椎间盘两个椎体加上后面的小面关节,还有前后的韧带及周围的肌肉。
[/b]



 [b]后纵韧带的解剖: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椎体的覆膜相续,下达骶骨。作用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b]椎间盘的前后都有韧带,后纵韧带:椎体前弯时变紧,后纵韧带在上方的脊椎部分较宽;在厚度上,胸椎部分比颈椎与腰椎厚,后纵韧带是脊椎上最薄弱的;后纵韧带绷紧的时候会使椎间盘往中间回缩,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形成一个手法。

我们在做旋转操作的时候。
徒手整疗主要以旋转绷紧牵拉的力道来执行;原理:利用变紧的后纵韧带使椎间盘往中间回缩。但是做这样的手法前提是,椎间盘没有明显的突出,后纵韧带是完整的。如果后纵已经有损伤,再做这样的手法其实是很危险的!

韧带生物力学:长时间一定的受力会导致4-5℅长度变化 后侧纤维环(posteriorannulus)与后侧韧带永久性伤害.、creep主要的现象就是当我们组织承受一定的压力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固定的形变,这个creep产生后代表说这个组织就回不去原来的长度了,如果我们做一会就站起来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creep,但如果我们坐超过一个小时,椎间盘的后侧还有后侧的韧带会产生4-5%的creep,这是非常严重的.creep和下背痛有什么关系呢?椎间盘和椎间盘后侧的后纵韧带产生creep的时候会产生这些组织的一个松弛的现象,这个组织的松弛会让我们这些韧带上面的反应的感受器产生障碍,会影响到我们肌肉的收缩,因为韧带上有非常多的信号的传输纤维,这些传输纤维因为韧带的松弛再也感受不到张力的变化,没有张力的变化就没有办法传输到大脑,也就没有办法去诱发我们正常的背部肌肉产生收缩力来抵抗,所以这时我们的背部就没有办法再去抵挡突然的一个压力的变化。这时我们身体再做一些前屈或后伸的动作的时候,我们的腰椎就容易受伤。

Ida Rolf的设想:[b]腰大肌和腹直肌是形成拮抗关系,互相合作的状况,他们的平衡能让我们的脊椎形成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当腰大肌比较短,紧的时候,会让腰椎产生过渡的前凸,这时腹直肌就会被拉伸 .



腰大肌分两部分,T12到L3部分腰大肌收缩的时候产生腰椎前屈,L4-L5部分腰大肌收缩的时候会产生腰椎的过渡后伸。

在做腰大肌手法治疗的时候手势很重要,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位置往上一些就是腰大肌的位置,我们的手慢慢向下压,压下去的时候我们的手会先把周围的组织做一个剥离的动作,然后做一个往上延伸的动作。




除了肌肉,[b]腰椎周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组织是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其实不光有外面一层,它还会往内延伸变成很多的腔!比如胸腰筋膜往前延伸就是我们的腹横肌往内延伸就是我们的多裂肌,这张片子应该是L4的位置,在L4的位置也我们的多裂肌最容易触摸到的地方,胸腰筋膜还有一个帐篷理论

帐篷分为外帐和内帐,外帐在腰椎来讲就是胸腰筋膜,这些线就是腰大肌和多裂肌,内帐部分就是所谓的核心肌肉。所以在训练腰椎稳定的时候先训练外帐再训练内帐。

[/b]

腹横肌收缩的时候就想一条腰围一样保护腰部的肌肉,多裂肌是维持腰椎稳定姿势的一个重要的肌肉,因为多裂肌是离腰椎最近的,是最靠近腰椎轴心的一块肌肉,他的细小的肌纤维的收缩都能产生比较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横隔,横隔会影响到腰,影响到胸椎,也会影响到头部等等这些的稳定,横隔就像一个降落伞。最后一个就是骨盆骶肌,提肛就是骨盆骶肌的一个简单的作用.这四块肌肉就是所谓的core muscle,这四块肌肉一起收缩的时候就能维持腰椎的一个稳定,在我们身体要产生运动以前这四块肌肉要首先收缩产生一个稳定的效果,然后我们肢体的其他的动作才能够去产生,这就是腰椎核心肌肉训练的理论。

多裂肌在腰椎第四节能触诊到,先找腰椎第四节,然后让头摆向训练侧,然后抬起头治疗师给予阻力,治疗师下方的手指摸到一块肌肉弹起,这就是多裂肌被叫起。[/b]


    关注 龙江康复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