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有个“理工男”

 

案例背景:程瑞猷,男孩,小名“仔仔”,今年7岁。父母皆是硕士,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案例背景:

程瑞猷,男孩,小名“仔仔”,今年7岁。父母皆是硕士,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仔仔身上遗传了父母优良的基因——逻辑思维强,记忆力非常好,课外知识相当丰富,认读汉字千余个,是个典型的“理工男”。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已成为班级最受大家崇拜和欢迎的人,是小伙伴们心中的“偶像”。具体缘由请随我的镜头一起走进他的内心,揭秘他的故事。

案例描述:

镜头一: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午餐前,小朋友们在分组轮流洗手,当第一批孩子把卫生间门打开时,我顿时觉得一阵凉风“嗖嗖”地吹进,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并故作夸张地对孩子们说:“哇!好冷呀!冬天要来喽!”这时从我身旁路过的仔仔立马停下脚步对我说道:“现在还没有到冬天呢,霜降刚过没几天,要到立冬。到立冬那天冬天才算真正开始。”天啦!我惊叹他的知识面,小学生课本里的“二十四节气”他都知道,连我自己都还分不清呢。我紧接着问和仔仔一组的几个女孩:“你们听懂仔仔说的话了吗?”他们懵懵懂懂地点头后又摇头。仔仔自信满满地对那几个女孩说:“这是二十四节气,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呀。”只见他一副高傲、不屑的样子。随后我把孩子们召集起来简单介绍了一下“二十四节气”,大家都公认仔仔是班上的“知识大王”。同时我又趁机对仔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你知道的知识别人不一定知道,别人知道的知识你不一定知道。大家应该相互分享,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仔仔听完似乎意识到刚刚自己的“失态”,下课时见他主动和同桌的几个女生说话,和她们一起有说有笑的聊起了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的电影“疯狂动物城”。

镜头蜗牛能听见吗

晨间锻炼时,孩子们在操场上发现了一只蜗牛,大家围着小蜗牛议论着。走近一听,原来他们在讨论蜗牛的触角呢!点点说:“快看!蜗牛和蚂蚁一样,也有触角呢。”仔仔听闻兴趣盎然地加入并说:“我以前在《百科全书》上看到过,蚂蚁是用触角说话,他们用触角传达信息。”妞妞挠了挠头,说:“那蜗牛能说话吗?它能听见吗?”仔仔笑着说:“你看,蜗牛也有触角,那就是蜗牛的耳朵,当然能听得见声音。”妞妞盯着仔仔看了一会儿说:“真的能听见吗?”我听完他们的讨论,对一旁的小朋友说:“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证明一下蜗牛能不能听见声音呢?”仔仔立马大声喊道:“我可以。我们在身边制造声音,看看蜗牛有没有反应就知道啦。如果蜗牛不能听见声音,就会还在那里待着。”于是仔仔一会儿轻轻地呼唤,一会儿使劲拍手,小伙们也跟着喊叫,大家都在等待“奇迹”的发生。可等了半天,蜗牛一点反映也没有。直爽的妞妞转身对仔仔嚷嚷道:“你骗人。蜗牛什么也听不见。你刚刚说的都是假的。”旁边的几个小伙伴也跟着符合,说着仔仔的不是。心急的仔仔立马辩道:“我没有,我在书上看到的。”说完便嚎啕大哭起来,还说:“我再也不跟你们玩了,你们真讨厌。”我飞快走去安抚双方的激动情绪,等他们冷静后分析给他们听各自的误解。第二天大家各自从家把答案找来,小朋友们最终一致得出:蜗牛没有听力,但是有感受震动的能力。仔仔在集体中主动承认自己说错了,还说自己要多看百科书。小朋友们也包容了他,都觉得他带大家做“制造声音”的实验很有趣。

  镜头三:挑战“最强大脑”

下午的集体活动中,我带孩子们玩游戏——最强大脑,今天的游戏内容是“记忆数字”。老师写出一串数字,孩子们看约十秒,然后凭记忆把数字复述出,答对者获胜。大家由原先的五位数字一直挑战到十位数字,孩子们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就剩下仔仔、轩轩两个小朋友了。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组数字,轩轩先说答案,当他说到第七个数字“5”时,仔仔立马站起大声反驳:“不对,你说错啦,不是5。”我示意他坐下,耐心听同伴说完。轮到仔仔揭露答案,果不其然,他报的一串数字中只有第七个数字和轩轩不一样,其他都相同。小伙伴都很好奇:他俩到底谁是冠军呢?现场气氛激烈,小朋友们也自然地结伴成两派,有的说仔仔对,有的说轩轩对。当我掀开正确数字卡片时,几个机灵的小家伙顿时发现:两人都答错了第七个数字,均失败。只见轩轩淡淡一笑,坦然面对。仔仔却有些气急败坏,撅着小嘴。最后我还是邀请他俩上台,为他们颁发小礼品,小朋友们也给他们热烈掌声。两人开心地抱在一起。

案例反思:

通过和同事的闲谈、交流,发现各班或多或少都些这样的“理工男”。他们有着相似的特征——聪明、智慧,口语表达能力强,课外知识丰富,但普遍情商偏低,不擅与人交往,玩伴较少。如何发挥这类幼儿在班级的作用,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和深入实践。

1.找准教育契机,正确认识孩子。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性格、脾气有所了解,问清楚事情原因,并抓住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在“蜗牛能听见吗”中,教师肯定了仔仔丰富的知识,小朋友们对他也很“崇拜”,可大家等待的“奇迹”并未发生时,大家都把怨气撒在仔仔身上。可等孩子们从家中收集了许多关于蜗牛的知识来后,他们都觉得仔仔那天说的蜗牛知识很多都是正确的。小朋友便不再指责仔仔,仍一致认为:他是班上知识最多、本领最大的孩子。

2.细腻捕捉细节,深入了解孩子。

不管对待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我们一颗细腻的心,细腻到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细腻到利用每一个细节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在“二十四节气知多少”中孩子们对这个新知识很懵懂。于是我利用这个细节,顺势利导,和孩子一起深入了解仔仔。在集体面前肯定并表扬他,让大家重新认识他,同时也削减他高傲、自我的意识,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结交更多的朋友。

3.结合情境,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有典型意义的情境,教师可及时组织孩子进行分析讨论,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处理方式能让孩子获得感性的人际交往经验,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获得交往能力的提升。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我们将教育的意识贯穿于儿童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开发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使孩子获得机会、积累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树立榜样,发挥“理工男”在集体中的引领作用。

纵观发现,“理工男”们智慧聪明,知识面很广,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和使命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好人好事”,正确引导,树立榜样,充分发挥他们在集体中的引领作用。


    关注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