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杂烩:中国书院揽胜(17):福建篇(五)、小满

 

兴贤书院兴贤书院,位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肇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l138—114...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位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肇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l138—1140年)。肇建人南宋学者胡宪。

南宋时期,这所书院是五夫里(即五夫镇)历代的教育中心,朱熹幼年在启蒙老师刘子翚病逝后,即在此师从胡宪。入仕后,自泉州任后返家侍母时,又在此讲学授徒。因他家住五夫里屏山之下,来这书院授课,必须经过一条路巷,这条路巷后人称之为“朱子巷”。在这所书院中,培育出众多的学者大儒,是五夫里较有影响的一所书院。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乡人连成珍等14人首倡,经崇安县正堂张翥支持,进行重建,至今保存完好。199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属五夫镇政府管理。

书院建筑规模轩敞宏丽,整个布局共分为三大进。头进为主进,设上厅下廊二楹,上厅为正堂,上供孔子神位,供壁彩绘九龙图案,群龙飞舞,栩栩如生;堂匾朱熹笔体“继往开来”金字,堂柱楹联均为抱柱联。下廊廊厅亦悬捅金楹匾曰:“升高行远”。有东西厢房为藏书之所。第二进为师生授课之所,设正堂、东西两庑。正堂老师授课,两庑生员坐谈。第三进为楼房,楼下上方供历代贤儒以及胡氏、刘氏、朱氏牌位,左右为书院山长起居生活之所。楼上匾以“文昌阁”,专供“文昌帝君”神像。书院门楼高耸、构建精巧,门饰全部镂空砖雕,花鸟人物栩栩如生。上嵌“兴贤书院”石刻竖匾,边框雕双龙戏珠。正门横额为“洙泗心源”,左为“礼门”,右为“义路”,门楣均是石雕。门楼造型雄伟凝重,飞檐重叠,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书院肇建人胡宪(1085—1162年),字原仲,号籍溪,南宋学者。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人。幼年从学于叔父胡安国。绍兴中以乡贡茹太学,不久因母年高,返回故里五夫籍溪坊,力耕奉母,孝义广为传闻。绍兴六年(1136年),朝廷闻其贤,赐进仕出身,任建宁府教授,不久他又以老母年迈,请求回乡。时值秦桧当权,他决心隐居乐道,潜心理学,建书院教授乡人子弟,朱熹、吕东莱即在此就学。桧死后,朝廷召为秘书省正字,然此时他年已75岁,但仍然赴京,上疏奏说:“金人必定撕毁盟约,老臣宿将只有张浚、刘琦可用。”疏入内宫即离京返里。高宗赵构知道留他不住,下诏任命他为左宣教郎主管崇道观,使他归家可享受俸禄。返家不久即病逝。死后谥靖肃。著有《论语合议》《南华真经注》《子愉》等传世。

五夫镇(旧名五夫里)是一处有悠久历史的古镇,早在晚唐时期,刘氏家族即迁入此地,同时本地亦有朝官池姓为大夫。自宋以后,更是名人辈出。抗金名将刘子羽、吴玠、吴璘、胡安国父子、词人柳永等均诞生于此。朱熹幼年亦在此度过。

这里三面环山,南面平坦,中间大片小平原,物产丰富,人情醇厚,历代称之为“钟灵毓秀”之乡。由于历代名人辈出,留下诸多历史古迹,是一处极佳的访古探幽去处。
— 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60°时为小满。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注 怀化学院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