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练达的学问》读书体会(黄亦涵)

 

收到黄亦涵同学写的“《人情练达的学问》读书体会”。感觉“不一般”!有见识、有抱负、有定力、有路数。在当前的大学环境中,很难得!全文附后,供各位同学思考。...



收到黄亦涵同学的邮件,是《人情练达的学问》的读书体会。

感觉“不一般”!有见识、有抱负、有定力、有路数。在当前的大学环境中,很难得!感到很欣慰。

全文附后,供大家思考。

《人情练达的学问》读书体会

黄亦涵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是在假期回家的火车上,第二天凌晨火车到站后跟爸妈聊天讲了很多书上看到的话,结果爸妈听了觉得儿子长大了,就算我只是近乎复述了书上的话,跟外人打交道比较多的爸爸更是认可这本书。之后在将书中内容应用到现实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很多,在知识上、能力上、人际关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我开始正视自己的能力。刚来大学时我更多的是自卑,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来自较落后的河南省的一个小镇上,自己在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那些大城市的优秀学生,以致于把自己否定到一无是处的同时埋怨甚至怨恨学校、社会和国家。现在呢?我终于发现自己那些可以受用一生的优势:在很多学生都变得懒惰懈怠时,我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踏实、认真和责任感,认真对待事情,认真面对生活;我发现自己高中时喜欢观察同学的言谈举止的习惯为我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感知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自己在妈妈的要求下以前看过的但现在根本记不住的文学作品让我对书本有一份亲切和饥渴;还有很多很多以前在性格塑造上埋下的伏笔一一在我脑中展开,让我明白自己已经有了这么多可以受益一生的习惯。

其次,是对自己现状的分析和规划。刚来时自己天天很恐惧,害怕被别人拉开差距。自己英语很差,电脑一知半解,各种社团组织需要的能力也没有,我常想自己跟别人差距已经这么大了却还在不断拉开,要怎么样才能赶得上呀?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或者说是自己看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不一样了,差距固然存在,但是更多的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的,比如说绩点,再看那些能力和很多学生一直努力发展的人脉,这些很多也是在学校的组织中需要的,它可以给将来我们工作提供样板,但是有很大不同,而且目前的样板很大程度会限制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导致养成与企业要求不符的行为习惯。最后是差距,我们想要缩短甚至抹平与他人的差距进而拉开它的话,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就好像赛车比赛的超车基本是在弯道进行的,我需要等待的“弯道”就是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时刻,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了,我们将经历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的更替。所以说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更多的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为导向,去帮助我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在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后我完全有理由去相信自己将会在这个“弯道”取得领先。

此外,还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往往会迷失于舆论环境对我们的要求,被旁人左右,而忘记在细细体会生活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提出要求,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更具质感,就像我们选择专业时很多时候会受到家长的干涉,理由是这个专业就业率高,但是我们和家长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就业率只能是0或1,只有好就业的人而没有好就业的专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兴趣而不是就业率。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的形象,你更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担心什么买车买房,我们的理想形象不至于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吧。当然,我现在的视野还有限,体会也算不上丰富,我对人生的要求也会不断的修改完善,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我要有一个像现在我爸爸营造出的家庭一样幸福的家庭,我要像爸爸一样将家庭的内外关系做好,家里虽然偶有小摩擦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且在原则问题上保持一致,同时对外和善热情,有很多人愿意亲近并帮助我们。在外人看来,我们家是和谐美满的,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常常有一种向往的感觉,甚至只是听了家里人讲家里的一些事就会会心一笑,由衷地为这家人拥有这样的家庭而感到开心。同时自己要有足够的能力让家人衣食无忧的同时有足够的财富去进行精神物质的更深层次的消费,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去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成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生活情趣以及对生活独特的深刻理解的人,而且还要有健康的身体来享受自己创造的这一切。我要让自己的孩子像现在的我一样慢慢发现自己身处如此幸福的家庭,还会为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与家乡绝大多数家庭相比更殷实的家底而小小的得意一下。

还有很多很多的感悟体会这里不再列举了。现在我最深的感触是读这本书越深、应用的越多,越感觉自己有太多地方没有读透、没有应用到,但是同时也越期待着自己真正掌握这本书后的样子。而现在,这本书的学习只是刚刚开始。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