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节里赞老妈:她是怎么教育我的?

 

从我的现状看,这种教育效果挺好。基本上可以让一个独生子女成长为正常人。...

妈妈节快乐!
小时候老爸常在外跑车,我的家庭教育主要由老妈实施。我是独生子女,老妈经常念叨“独苗难养”,因此很重视教育。从我的现状看,这种教育效果挺好。基本上可以让一个独生子女成长为正常人。

老妈如何教育我的,已经记不得了,但我的小孩也是她带大的,就观察她如何教育小孩。总结了一下,依重要性排列是:

1[b]、规矩

主要是人礼待道的规矩,也就是自己的做派和与人打交道的规矩。

一是称呼。如出门遇到大人要喊叔叔、阿姨,而且声音要大、要注视大人。

二是眼色。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大人来了马上要让座,别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马上要伸手。核心是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对方需要什么。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刚吃晚饭来了客人,家里自然要留饭,让我去厨房拿馍,我拿回来时顺嘴说了一句“锅里只有三个馍了”。事后被家里好一顿教育,说是“太没眼色了”。

三是举止。包括坐、立、走、手、吃的动作,坐、立、走都要直,不能用手指指人,小孩子说话不能用手比划等等,吃饭时嘴里不能发出声音。

四是表情。不能撇嘴、蹙眉,不能有不屑的表情,不能斜着眼睛看人等等。

规矩的功用是通过一句语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能够获得外部的认可与好感,同时基于此而避免很多风险。因此规矩是一定而且是要强行树立的。其实强迫也是在一开始时,有了规矩得到外部认可后,就自然会有强烈支撑而变成主动遵从了。

有一点一定要记住,规矩虽多,但全是“外面”的,即外部表达与方法方面的,而涉及到思想观念与心理的,一个都没有。

2[b]、心计

心计是将来在社会上发展与拼争的必须,也是获得收益多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也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因此要从小培养,过了这个阶段再培养就很难了,现在很多学生不机灵、没办法、缺主意,主要是在小时候被家长过多的“高级化”教育剥夺了这种本能。比如一天我买了一斤核桃,有二十来个,祖孙三人一起吃,小孩光剥皮却不吃,等我和她奶奶每人吃了三、四个的时候,她已经剥了十来个了,然后用个盘子一装跑到其他房间吃去了。这显然是心计,她奶奶边笑边数落,但态度显然是非常鼓励的。

让小孩子有心计主要的不是教,而是创造一个让小孩子想要“多得”的环境,比如什么东西都是大家一起分享,但绝不是平均分配,因为一平均分配就没有“多得”的空间了,更不能把好东西都给小孩子,那就“扼杀”了小孩子用心计的欲望了。

3[b]、事理

事理就是做事的道理与方法论。明白了事理才会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一是人情。小孩子刚回家,就有她奶奶的邻居、朋友送水果、送饮料、送食物,还有的带小孩子出去玩。她奶奶就一件件给孩子说为什么人家会送东西,为什么会对她很亲热,不是因为她可爱,而是她奶奶之前的做出了、经营了、铺垫了人情,才有这样的效果。当然如果有人再送而且是送的小东西,那就可能是小孩子确实可爱了。

二是世故。即约定俗成的或在某个环境氛围里自然形成的做事的规范与路数。逾越了这个规范与路数,就会招至大家的反感与抵触。比如常说的“见物增价、见人减寿”,即看到别人买了东西,大致值100元,就要说“这东西是120买的吧?”别人听了会高兴。见了老人,知道是70岁,就要说“看您这气色也就60出头。”别人听了也会高兴。

三是方法。她奶奶喜欢带小孩子出去逛,每遇到一件她觉得有必要说的事就回来“掰开揉碎”的给小孩子讲这个事做的有什么不周全,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效果会更好。由于小孩子是亲眼看到的,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记忆也深刻。

四是理性。对小孩子的教育来说,理性主要有二种,一是对人,即把人欠欠人的事,及“人情冷暖”背后的经济关系,拣小孩子能理解的解说解说,最起码树立一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的意识。二是对事,不能因为感情因素而影响对事情的判断与行动。比如小孩子吃药通常是个困难的事,有时大费力气药还吃不下去。我的小孩刚懂事时有次吃药,怎么都喂不进去。她奶奶问:“生病了是不是要吃药?”小孩点头。奶奶又问:“吃药有二个办法,一是自己吃,二是硬灌,你愿意哪个?”小孩不回答也不吃,于是她奶奶就硬灌。如此几次次小孩以后就自己吃了,从而得到了一片称赞与奖励。再往后还成了一个表演节目,特别喜欢在别人的小孩与外人面前表演。这种事对小孩来说可以树立一种意识,事情本身不会受你主观感受与情感因素的影响,事情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事情出了你躲是躲不过的,主动做事比被动做事效果好得多。有句老话说得很好:“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4、动手

光说不做是练不出来本事的,但动手也有门道,不是单纯的动手。

一是做有改变的事。比如手工,把各种原材料做出一个新的、有创意的东西。对开发小孩子的心智很有好处。而且这种动手积少成多会产生很多新的思路、认知与想法。

二是做与人相关的事。小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与外人之间的交往都会派小孩子去办。比如收到东西之后的表示感谢,借还东西,买个日用品之类的事。与人打交道会增加小孩子对外部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促进理性的认知。前年冬天她奶奶去上海带了一个鸟笼子,里面的窝要铺锯末,小孩子骑着车就出去在小区里转,找到正在装修的要了二袋锯末回来。这种动手不仅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做事能力,还会强化想办法、拿主意的意识。

动手主要是这二类的事,至于做家务什么的,倒是很少让小孩子做。或者说要避免小孩子做“一个人且没创意”的事。

5、文化

小时候家里买了许多书,印象最深的是《凡尔纳全集》与《福尔摩斯探案集》。《凡尔纳全集》是科幻小说,提供了大量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与五花八门的科学知识,对拓展思维与培养兴趣很有益处。而《福尔摩斯探案集》对推理性思维的确立很多好处,另外也可以了解异国文化。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是传统文化。比如这几天她奶奶就经常带着孩子晚上去街道的中心花园听秦腔,边听边介绍秦腔的曲牌、唱腔,花旦青衣的唱腔区别,戏班里的门道,什么是文武场面,怎么看出一个演员是自学成才的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等等。光看戏可能小孩子是不会感兴趣的,知道了些门道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小时候一开始对戏也是不感兴趣的,有一次去看《秦香莲》,我妈问我,戏里的人流眼泪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演员不能真哭,一真哭气就上不来了,没气就唱不出来了。但是看戏里演秦香莲的演员脸上又是有眼泪的。原来演员上场前会把“凡士林”抹在袖口,唱到要哭的时候,会用袖子假装擦眼泪,借机会把“凡士林”抹在脸上,舞台上灯光一照,一反光,就有真流眼泪的效果了。明白了这个门道,再看戏就有兴趣了。

文化不光是陶冶情操之类的用处,也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与表达,多接触、多琢磨,在潜意识里也就有了某些方法论。

6、取笑

小时候我妈总说我长的不好看,曾纠结了一段时间,倒也促使我去找长相之外的本事。现在奶奶带孙子,总是喜欢针对孩子的缺点起外号,大概三二天就会换一个。猜其用意,一是能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如意处”;二是去找“不如意处”之外的本事;第三最重要,应该是让孩子对外部的言语刺激不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强,以后在社会中不会过于受他人的风言风语或冷言冷语影响,更不会被几句风言风语或冷言冷语就拿住而失措失常,而把更多的注意力、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处理真金白银、真刀真枪与真情实意的问题与事情上去。

7、少讲道德

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没听到过她奶奶对孩子有什么道德上的说教。我想其原因,一是传统适应于农业社会的道德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需要;二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往往是对人的心性与思维发展的最大束缚与制约;三是身教胜于言传,一家人都挺喜欢帮助人的,也接受了很多他人的乐于帮助,小孩子会在这一来一往中感受到一些利人、利已,有利于以后生存与发展的东西。四是道德感强会形成低成本但强度大的心理支撑,比如在与其他小孩的对比中,甚至以后成年后在与其他人的对比中,会因为“自以为”的所谓“道德”优于对方而产生心理优势而忽视“本事”上的差异而导致实际上的能力低或无用。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用《胡雪岩》中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本事才做坏事,有本事一定会做好事。”因此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小孩子的本事上。

少讲道德未必就没道德。前几年家里没买车,有时候小孩子乘别的小朋友家的车出去玩时,回来也讲BMW或车头有个方向盘标志的车是如何大、如何舒服,但脸上却没有羡慕的感觉,也没有给我们提出什么买车的要求。我觉得很奇怪,就问:“我们小区里的你们班上的小朋友家里都有车,咱们家没有,你有什么感觉?”她脖子一挺说:“我感到很骄傲!”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出了故障,忙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们家最低碳!”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会催生出新的道德,而我们大人很可能并不掌握。

8、只打基础

小孩子以后的发展,很少是学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因此在小时候进行过多“高级”化的教育,非但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形成极大的思维禁锢而影响发展。因此在小时候就是打基础,构建一个真实、扎实、务实的,既符合小孩子成长的规律,又符合社会基本特质的心理、心性与心智的框架就行了。具体而言,“乐呵呵、傻乎乎、贼嘻嘻”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乐呵呵”是心理状态好,性格开朗,乐于与人交往。“傻乎乎”是小孩的本性,“冒傻气”是一种敢想敢干,总想着“折腾别人”的体现,也是一个家庭内部关系正常的体现。而“小大人”最不可取,是对小孩子的过度开发,也反映着家庭内部有着某种“悲情”因素或不正常教育观念,迫使小孩子过多考虑本不该由小孩子考虑的问题,或者被迫采取大人的某种思维与行为方式来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贼嘻嘻”是指小孩有心计,具备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能够寻找漏洞、机会,躲避风险,遇事会想办法、出主意这些“动物性本能”。其实“乐呵呵、傻乎乎、贼嘻嘻”这种状态表现对大学生也是同样适用的。

总的来说,上面这些教育方法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什么成功人士,而只是培养一个正常人,只是让小孩子有正常的心理、心性与心智基础,将来首先过上正常人的正常生活。至于小孩子将来会多好,那是小孩子自己干出来的。但前提一定是正常,如果不正常,那情愿不要那个好

还有二个点是我自己想起来的,也是特别重要的。

9、男人意识

因为如前文交待,小时候老爸经常在外面跑车,所以教育主要由老妈进行,这里面也包括男人意识的培养。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对我男人意识塑造最重要的是三个事。

一是她从小就经常念叨的:“是条汉子,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这可能是说男人心性要硬挺,遇事不能胆怯、叫屈。老妈还经常会举例分析,指着某个人、某个举动或某件事说,这就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或这就不像个男人,等等。印象也很深。

二是从小给我灌输的:是个男人,离婚了就一分钱不要,直接走人。等我长大了,就不怎么说了,可能是觉得有些不吉利。

三是会经常给我讲“风流才子”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男人应该怎么风流,怎么风流才是男人的风流,等等。当然这些风流都是正常的、正当的、有文化的、指向明确的,以及一定要有精神愉悦的。

10、不好强

老妈自尊心强、好强,当然也很有本事。但是我觉得“自尊心强、好强”,这样人会不自在,所以从小就排除了这两点。

祝大家快乐!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