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城市与诗】桃叶渡:一个以王献之的女神命名的地方

 

一首诗,一座城,一对才子佳人,一段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品诗、读城,走进一段传说,感悟爱的真谛。...







桃叶渡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秦淮河上的―个古渡,桃叶渡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了《桃叶歌》,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桃叶渡如此有名,源于这对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秦淮河畔的桃叶渡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王献之的《桃叶歌》:

桃叶映红花。 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 感郎独采我。

这篇诗歌以桃叶的口吻来抒写桃叶对王献之热爱她的感激之情,篇中的郎即指王献之。此篇上两句说:桃树绿叶红花互相映带,它那轻盈娇艳的体态,虽然没有春风的吹拂,也仿佛在微微晃动,显得婀娜多姿。这两句表面上写桃树,实际是以桃花比喻桃叶妾的美丽。下两句说:春天百花盛开,在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光采的花木品种,真是数也数不清;可是郎君唯独喜爱、采撷我(桃花),其情谊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这两句以桃叶的口吻,写她受到王献之热爱的感激心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把桃叶的美丽,以及王献之和桃叶两人间的情爱都表现出来了,堪称古代爱情诗中的一篇佳作。


王献之
王献之能写出这样的诗歌,与魏晋时代文人思想比较解放是分不开的。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汉代,诗歌要求“发乎情,止乎礼”,表现男女情爱而无关政治教化的作品,往往受到轻视,而到了魏晋时期,道家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当时不少文人要求摆脱森严的礼法束缚,主张顺着人的自然感情行动。《桃叶歌》敢于表现对社会地位低下的妾的情爱,可以说正是这种时代新风气下面的产物。

想必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女神应该是一位不平凡的女子,才让王献之如此心动, 殷勤接送。后来的文人,有不少是相信王献之有这种艳福的。比如在清人

张通之《金陵四十八景题咏》“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就道出了桃叶、桃根姐妹俩都是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

读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对博得才子芳心的桃叶羡慕有加,但事实永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如果你进一步走进王献之的个人生活,就会对他与桃叶的爱情故事有不一样的解读。王献之一生多情,他与原配郗道茂青梅竹马,感情深挚,王献之一生热衷于书画艺术,钟情碧水秀山之间,郗道茂一直相伴左右,夫唱妇随,两情洽洽。但让人猝不及防的是,他们的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这第三者不是桃叶姑娘,而是当朝皇帝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马道福。要知道,王献之可是那个时代的风流才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男神,虽然男神已经是人家郗道茂的夫婿了,可新安公主不管这些,一门心思横刀夺爱。在这场两女争一男的拉力赛中,从感情上讲,王献之毫无疑问倾向于郗道茂,但从理智上来说,他必须与妻子离婚续娶新安公主。最终,在重重压力下,王献之做出了在别人看来绝对正确,但却让他自己抱憾终身的选择——他休了郗道茂,然后娶了公主。可怜的郗道茂,离开王家之后,一生孤寂终老。


郗道茂
王献之与新安公主成婚之后,虽官至中书令。但始终郁郁寡欢,荣贵已极的他快乐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之后王献之纳了一妾,就是桃叶。后人都在追慕古人,却看不穿往事凄凉。有人说,王献之对桃叶的宠爱,也许是一种移情。王献之的《桃叶歌》,品度曲意,更似是为郗道茂所作。说得残忍点,桃叶这貌美可爱的少女,只不过是王献之借以抒情的道具。桃叶固不能简单比之洛丽塔,王献之也绝非怪叔叔之辈。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心满意足深感恩宠的幸福少女是依附着一个中年男人不能启齿的恋旧之情生存,她无需知道她的可悲。在他的幸福里,她只是一个替身,他追忆的始终是另一个人。

我们可以从王献之写给前妻的《奉对帖》里感受到这份遗憾的爱:“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唯当绝气耳。”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真是怀念和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本来是要和你一辈子长相厮守的,谁料到遇到了这样的变故,真是要把我气死了。王献之去世前重病在身,家中请来道士祈求神灵除病消灾。道士问王献之:你一生中有什么过失?王献之这样回答:“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女离婚!”是说,我这辈子唯一的过失,就是与郗道茂离婚。吐露了心声后不久,王献之就去世了。

《桃叶歌》最终为谁所作,也许只有王献之自己才知道,历史学家在王献之的生平文献中也找不到桃叶这个小妾的名字,她成为了王献之生命中一个风情万种的迷。但真相从来都不重要,爱情也从来充满遗憾。重要的是,王献之的《桃叶歌》流传到今天,让我们由此知道了桃叶渡这个地方,走进了一段遗憾的爱情故事,感悟到爱的真谛。



本文为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CBS)综合网络资料及图片撰写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City Branding Studio,简称CBS)于2010年3月成立,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属的从事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专业研究机构,是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城市规划设计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的实体学院为依托,集合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校级跨院系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研究室,也是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成立的专门为中国城市提供国际合作与招商引资品牌形象咨询的服务机构。目前,研究室也是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唯一战略伙伴。




    关注 城市品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