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信-父亲节

 

如何订阅①文章顶部点击“古董古玩艺术品交流估价收购“点击关注。②点击微信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小编...



世间有一种很奇妙的关系,两人关爱却彼此默不作声,仿佛都碍着面子不想让对方知道,而这种关系就是父子关系。父子之间千古不变的就是彼此间不言说却各自都懂的爱与关注。彼此也很少寒暄,却永远相互关心。而我们今天的话题跟一对父子有关。在历史上父子二人同为艺术家的例子很多,但都能青史留名的不多。在很多父子艺术家中,多数情况是父亲是大艺术家,儿子的艺术成就很难超越父亲,基本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但也会有例外,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样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艺术家且两人的艺术成就不分伯仲的不多见。



王献之的“江湖”地位不仅缘于他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还有他后天的刻苦勤奋,王献之从小勤奋刻苦,他是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很小就跟着父亲学书法。



到了10岁左右,王献之认为自己绝技学成,可以出师了,跑过去问父亲:我还要再练几年?



王羲之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他又跑到母亲身边,郗璇摇摇头说:还早呢。

王献之又问:5年够吗?郗璇还是摇头。王羲之指着院子里一排大缸说:等你写完了这十八口大缸的水,字勉强能站稳脚跟吧。


《中秋帖》王献之


有一天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心中欣喜。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写字的功力也日益精进,可是王羲之几乎没有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仔细的指点,甚至都没有在外人面前夸赞过王献之,因此王献之一直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


《鸭头丸帖》王献之


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临走时在一块墙壁上写了几行字。王献之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另外写上去,写完之后相当得意,感觉和老爸的差不多。过了几天,王羲之回来,看到这几行字,伤心地叹气,说:“唉,我走的时候肯定是喝酒醉得不成样子了,才会写出这样的字。”


《兰亭集序》王羲之


王献之听到后才深感功力与父亲相差甚远,从此更加刻苦习字。多年以后,他也终于扬名天下,和王羲之并驾齐驱。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有人称他为“小圣”。王献之的书法先学父亲王羲之,后来也是兼各家之长,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么样?王献之答:当然不同,而且各有所长。



王献之的名作《洛神赋十三行》,是用小楷书写的曹植名篇《洛神赋》,到唐宋时,就仅残存了十三行。真迹早就不复存在,最接近真迹的石刻本,传说是宋代贾似道写的,因石色如碧玉,又称为“碧玉十三行”。是明代万历时挖出来的,此后流落民间,解放后被国家收购,现在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他的草书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羲之与王献之这对父子一生似乎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两人是父子,又像师徒又像彼此艺术上的竞争者。王羲之几乎没有对儿子有过多少指点,他心里清楚,这条路王献之自己选的他要自己走完,一开始王羲之就没有给王献之设定条条框框和明确告诉他如何写字。正是王羲之这样的教育方式避免了王献之变成王羲之第二。王献之也不负父亲的期望,多年的刻苦练习使其作品拥有自己的特点,成为一代大书法家。


《地黄汤帖》王献之


他们二人的父子关系几乎是全天下所有父子的真实写照,明明彼此关心,却不言说。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成就,可是他们却把这种爱藏在心里。传说王羲之从来没有当着王献之的面夸过他,但是背着王献之在自己微醺的时候曾说过自己的所有孩子中王献之的造诣最高,是他的骄傲。

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自己孩子每一点的成长和成就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们不说,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就是为什么父子间的爱,最深沉,也最刻骨铭心。



所以我想在父亲节这天对我的父亲和全天下所有的父亲说:我知道你很爱我,也知道你多想我,虽然你从来都不说,我们明明彼此都很在乎但却又很少寒暄。在我心里你永远是巨人,保护着我,默默的看着我成长。而我在你面前永远是个孩子,即使我每天在外面强装着像个大人坚强努力的生活着,但是在今天,我多希望能回到家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对你说一句:爸爸,节日快乐,这一世能与你做父子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如何订阅
①文章顶部点击“古董古玩艺术品交流估价收购“点击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小编微信号:2282400156

------------------------------


    关注 古董古玩艺术品交流估价收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