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还是文化:什么决定了运动成绩

 

守着电视机,看着国足对哈萨克斯坦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比赛结果引发朋友圈里热议。一个常常提起的问题再一次又被提...



守着电视机,看着国足对哈萨克斯坦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比赛结果引发朋友圈里热议。一个常常提起的问题再一次又被提出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的队伍屡战屡败,如中国足球队,几十年的努力,仍然在亚洲徘徊,有的队伍却能一直独领风骚,如克鲁伊夫的荷兰,江山代代英才辈出?是运气、是体制、是人种基因,还是文化?这个疑问一直推动着我去写这一篇文章,去探寻后面的究竟。

最近这个机会来了,读了一篇好文章,文章作者从一个科学研究的视角,系统、严谨地去考察肯尼亚、牙买加和日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跑步大国,肯尼亚是长距离跑步的强国,统治者绝大多数的长跑项目赛事;牙买加一直引领和垄断着世界的短距离赛跑的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而日本拥有大量的跑步人口和浓厚的跑步文化,却极少出现明星跑手。



二〇一一年,前一百名馬拉松的跑者中,有六十六位來自肯尼亚,而且幾乎都來自同一種原住民——卡蘭津族,而卡蘭津族僅占全球人口的0.06%。大多數人知道這種結果後,大都會直觀地認為:“那一定和基因有關”。相信这一种看法普遍存在于读者的心目中,而且应该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于中国足球为什么落后,几年前我看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大意就是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注重手而忽视脚的民族,自古中国就有长袖善舞一说,而国外的舞蹈无论是探戈、桑巴还是华尔兹,都是脚步的动作占了大部分,因此得出结论,足球不是中国人擅长的运动。推翻这个解释现在看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只要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足球的发展现状就知道了。

话题回到跑步上,是否肯尼亚人,或更具體地說卡蘭津族人,擁有比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更好的跑步基因。到目前為止,科學還無法對這項論點提出任何实证支持。亚尼斯·比茲萊迪司孜孜不倦地從事這項研究工作迄今至少十年,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埃爾多雷特莫伊大學的实验室裡進行研究的十年之後,他表明自己無法找到一個單一基因或基因組是東非人独有、且可用來解釋他們杰出的跑步成就。(摘自 《我在肯尼亚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奥秘》,台北:脸谱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第 216~217頁)。

長期以來一直有络绎不绝的科學家來到肯尼亚進行研究,亚尼斯研究了十年也沒有發現任何肯尼亚人有任何獨特的基因,從來沒有人給過令人信服的答案。但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罗曼诺夫博士竟然斷然說道:那跟基因或遺傳沒有關係,是因為文化。

罗曼诺夫博士的研究报告表明,肯尼亚人之所以独霸世界長跑領域,是因為文化因素。以目前100、200公尺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博尔特(Usain Bolt)為例,他是位身高196公分、爆發力十足的牙买加人。他的爆发力與彈跳力從小就十分惊人,在年輕時候就展現天份,16歲拿下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的200公尺金牌,成為有始以來最年輕的金牌得主,也是首位200公尺跑進20秒內的青少年選手。博尔特如果出生在美國,绝对不會成為田徑短跑選手,他會去打籃球或美式足球。美國的籃球、美式足球因為已成為职业运动多年,文化根深蒂固,产业生态完整,資源眾多……說直白一點就是比較有前(钱)途。但田徑在美國就相對是弱勢运动。

短距离赛跑的强国牙买加則与美国刚好相反,牙买加的短跑培訓和聯賽制度非常完整,累積了深厚的短跑文化。短跑選手也具有很崇高的社會地位,所以小孩子會把短跑選手當成偶像。因為這樣的文化,把适合短跑的基因吸引在一起,互相刺激,牙买加才能一直在短跑項目領先全世界。二〇一四年以前,歷史上只有87人次在一百公尺跑進9.85秒,其中牙买加就佔了64%。



牙买加有一項為全國頂尖短跑選手舉行的冠軍錦標賽,從1910年延續至今(已超過百年),最終演變成為該國每年最大的體育盛會。每屆比賽能夠吸引大約2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短跑精英參加,而且門票早早就銷售一空。賽事激勵了很多牙买加孩子從5歲就開始參加短跑比賽。短跑選手是全國的英雄,在牙买加是最閃耀的运动明星,經常成為媒體頭條與海報看板人物。牙买加國際機場就是以短跑名將諾曼·曼利的名字命名 (Norman Manl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曼利曾在1912年奧運會100米和200米的比賽中有過上佳表現。

肯尼亚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頂尖長跑好手,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本書的作者芬恩在《我在肯尼亚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奥秘》這本書中提到,肯尼亚有数量庞大的長跑训练營,只要想加入训练營就必須離家,吃住都在裡面,教练要求必須全心投入。目的就是要跑者和外在的世界切割,擺脫家庭或親友的干擾。每個训练營都有程度之分,十公里32分左右的都會待在同一個训练營裡一起训练,當你進步到30分之後就會被要求進入到其他同等程度跑者的训练營,只要你在這個训练營中變成最強的,就必須到下一個同等級的训练營中,教练不會說:你是我训练出來的所以必須一直跟著我。他們知道選手要進步,就必須跟同等程度的跑者一起练。在肯尼亚,只要练出成績,就有机会出國比賽拿獎金,最強的跑者可以參加世界盃和奧運,拿牌後國家發送的獎金和福利將讓他們下半輩子都不愁吃穿。最重要的是他們退役後仍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因為長跑文化制度的完整,他們可以透過各種渠道把自己的经验、知識與训练方傳承給年輕的跑者。



因為長跑文化制度的完整,肯尼亚跑手可以透過各種渠道把自己的经验、知識與训练方傳承給年輕的跑者。

文化就像篩子,不同的篩子可以留下不同的基因,因為牙買加文化篩出短跑好手,肯尼亚文化篩出長跑好手的例子,就像台灣文化篩出許多棒球好手與世界級的數理人才一樣。台灣人也有長跑好手的基因,只是我們無法把它篩出來训练,就算幸運找到了,也沒有好的制度來栽培他,就算有制度了,因為社會地位不高將來沒有前途,願意全心投入的人當然不會很多。看看今天中国足球退役运动员的境况,要么穷困潦倒,要么在坐牢,我们大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足球一直上不去了。

以日本為例,我們都是黃皮膚,人種相近,但他們的長跑實力強過我們一大截,也曾出国际馬拉松奧運冠軍。以馬拉松整体实力來說,日本的综合排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引用本書裡的一段話:“二〇一三年,沒有一位英國選手能在馬拉松賽中跑進兩小時十五分。在美國,有十二位男子選手跑出這項成績。但在日本,一個人口不到美國一半的國家,跑出這項成績的男子選手數是五十二人,超過美國的四倍”。我們的長跑成绩跟日本相較起來,相去甚远。原因何在,當然不是基因,不是飲食、氣候這等次要因素,更不是训练方法或运动科學,主因還是“文化與制度”。训练法當然很重要,但沒有好的長跑文化為基礎,再好的营养、环境、装备或训练法都沒用。

因此,无论足球还是跑步,还是任何一种运动,要想取得好成绩,文化與制度的建设是關鍵。

研究员芬恩之所以會寫這樣一本書,是因為看到YouTube上的一段半馬終點線的影片,而對日本跑者興起濃厚的興趣,為什麼這麼小的一個亞洲國家的跑步實力可以如此強大,甚至比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強呢?後來他發現,日本跑者之所以強,是因為他們深厚的長跑文化與制度。他們的职业跑者數量也堪稱全世界之最。至于为什么日本有如此深厚的跑步文化和制度,日本的长跑运动员却无法达到肯尼亚跑手的成绩?

芬恩在书中也提出同样的质疑,為什麼日本整體的跑步實力這麼強,卻沒有任何一項跑步的世界紀錄是由日本人保持的呢?书中從其中一段駐日训练的肯尼亚跑者和芬恩在书中的對話中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一位住在日本的肯尼亚跑者說:“训练啊,不好”。他一邊說,一邊搖頭:“這裡,他們都很热爱跑步运动,實在令人惊讶。超越任何國家,比肯尼亚都愛。但训练不好”。“如果他們像肯尼亚那樣训练,所有世界紀錄都會是日本的”。

在训练的環節出了什麼錯呢?

“他們年紀太輕時,训练太多”,他說:“我在内罗毕(肯尼亚的首都),一萬公尺的最好成績是二十八分五十二秒。在日本三年之後,只進步到二十八分三十二秒。我是今天跑最快的,但在兩天後,星期三,我得跑另外一區,再跑十七公里。然後的星期天,我還有一場大學的驿传大賽”。

“在日本,二十五歲之前,跑步選手就完蛋了。他們在年輕時训练太严格,而且全都跑在柏油路上”。

讀完了这本書,我更深刻了解到日本長跑實力之所以強大,並非科學化训练,當然更非日本人有異於其他國家的長跑基因,文化才是一個國家运动實力強盛的關鍵。如果沒有正向的跑步文化,不管基因或科學化训练再好都沒有用。日本的训练方法很傳統,而且存在許多土法炼钢的缺失,正如作者所見,日本训练跑者的方式過於霸道與不夠科學,這的确會縮短跑者的运动生命,也限制了日本跑者的成就,但跑步在日本不只是為了健康與成績,而是一種锻炼灵魂的技艺,更是一種修练自己成為圓滿的人的道途。也許日本人內裡所追求的並非实质的成績,而是“道”的境界。

对于日本跑手来说,跑步只是桥,也許金牌並非最終目的,和谐与圆满才是。所以,金牌和世界纪录也就无所谓了。



要品尝正宗原瓶进口红酒、领略每一支红酒后的动人故事,请选择与“红品会”做朋友。

红品会致力于为大家挑选性价比超高葡萄酒,我们不唯名庄、不唯年份、不唯评分,只关注口感与品质!专有进口渠道成就超低价格!酒款均限量供应!

以下精品葡萄酒数量有限,抢完即止!

1)博埃尔城堡乐藤干红葡萄酒惊爆价仅需

385 元/瓶!

2)魔咒小色拉子红葡萄酒仅需

280元/瓶!
3)福尔拉德宫1573雷司令白葡萄酒现价仅需

258元/瓶!

请猛戮文尾“阅读原文”或长按下面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红品会官方微店抢购!


    关注 红品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