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袁州漆器:宜春学院学子石加林的“漆”彩生活

 

宜春漆器创始于东汉时期,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因其造型美观,色泽明丽,光亮如镜;耐温、耐酸、耐碱、耐腐蚀...

宜春漆器创始于东汉时期,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因其造型美观,色泽明丽,光亮如镜;耐温、耐酸、耐碱、耐腐蚀,典雅大方而驰名国内外。宜春漆器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手工艺人才流失,普通大众对大漆缺少基本认知,漆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而脱胎漆器更是鲜为人知。
近年来,随着好古之风渐起,许多民间工艺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匠人精神”一度成为流行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场“民艺复兴”中,成为古老手工艺的守望者和开拓者,而情迷漆器的80后石加林就是其中一位。
“匠人是我的最高追求,而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89年出生的石加林,福建福州人,是宜春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由于他会制作漆器,修复古玩,不少人都对他有所耳闻。
石加林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自懂事起,他玩的就和别人不太一样。13岁时,在许多同学沉迷于游戏时,他却迷上了寿山石雕刻、古玩市场、传统拳术。一到周末,石加林就会去逛古玩市场,看寿山石雕刻匠人工作,晚上去拳馆学习。经过几年的坚持,他从浅浮雕到立体圆雕,认识了许多古代瓷器。高考失利,石加林放弃了读书,开始做起了手工皮具,他带着自己手工缝制的皮包上门推销,虽然常被店家赶出来,但他没有放弃,渐渐地他制作的皮具因为设计新颖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于是,他开了一家自己的手工皮艺工作室。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时隔3年,石加林又捡起了书本,通过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2012年9月,他被宜春学院录取,踏上了在宜春的求学之路。
近日,笔者来到了石加林在宜春的漆艺工作室,屋子里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柜子上摆了许多古陶器、宋盏、漆器,墙角堆放了各种工具,老物件。石加林一边收拾一边抱歉地说:“快毕业了,搬了一部分东西回福州,东西还没来得及整理,工作室有点乱,见谅。”一块老旧的门板被他架起当成了桌面,桌上散落着一些他设计的茶器和一些修复后的瓷器、漆器,几条“捡”来的老木凳被随意摆放,他带来的福州茉莉花茶叶沏出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工作室,茶具设计的精妙让笔者感叹,似乎让人联想起木心诗句中描写的“从前慢”。
大一时,石加林偶然被传统袁州漆器独特的魅力吸引,各种素雅、实用的漆器让他无法自拔。此后石加林开始利用大学的闲暇时间通过文献实物和视频资料,自己钻研学习大漆工艺。他利用寒暑假向福州漆艺保护机构的多位漆艺老师傅学习,沉醉在漆器制作技艺中,如饥似渴地学习。
大漆的神秘,正是在于它的变化。在石加林心中,大漆是有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可以与多种材料结合。他递出了一个漆盏向笔者发问,“这个漆碗很轻吧,猜猜用什么做的?”笔者苦思无果,石加林耐心地解释道:“首先用苎麻做好一个盏的形状,然后在内外表面反复多层地刮上漆灰,然后多遍的髹涂打磨,这就像是盖高楼时的钢筋结构。苎麻在里面是漆器的‘骨骼’。最后楷清、推光,重复多遍。一件漆器的制作周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个过程像极了植物的播种和无法预料的收获,石加林完全着迷于对未知的探索。大漆制作的创作工艺繁琐复杂,底胎制作、裱布、刮漆灰、髹涂……每一道工序皆需精心打造,一丝不苟,而细致打磨几乎穿插在每一道工序之间。人在磨漆,漆也在磨人。打磨漆器,边磨边用手摸,用手感知用眼观察,判断漆面平整程度。打磨好的漆器,像婴儿的肌肤,细腻而温润,让人舒适、安静。漆器可以把玩,可以与内心沟通,与人精神趋同。笔者注意到石加林手上有许多疤痕,石加林说,由于大漆其特殊的天然性有不少人都对大漆过敏,制作漆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然很容易过敏导致皮肤溃烂。“做漆器过敏是常有的事情,由于前几天没注意擦净手上的漆就过敏了,过敏时会发痒,挠过后变成小水泡。但我前几天在睡梦中没控制住自己,痒得用手在床上磨,就变成这样了。”石加林拿起手苦笑。
因工艺繁复,漆器自古是王公贵族的奢侈品。“百里千刀一斤漆”,意味着要走数百里的山路,在漆树上割上千刀,才能得到一斤生漆。制成一个漆器,要经百人之手;制成一张屏风,要费万人之功。漆器制作工序繁琐,细分有百来道工序。这种复杂的传统工艺让石加林痴心,他在拜师学习时,仿佛一块海绵掉进水里,畅快地吸收着传统的养分。传统漆器传达的那种含蓄、内敛、深邃的东方精神,深深吸引着石加林。“每当进入工作室闻到大漆酸香的味道,与大漆面对面被包裹其中,就会平静,而且这种平静让人觉得幸福。”问起未来的打算,石加林只说路在脚下,有心路不远。


    关注 赣西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