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杨振宁

 

争议中的杨振宁之见解——他本凡人,非为圣者。...

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
争议中的杨振宁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本着不点评别人人生的标准,让我们来解剖一下杨振宁颇有些争议的经历,我们并不打算从浅显的了解中八卦出统一的认识,只希望从细小之处引发出新的思考,以此来见识未曾理解过的世界。

作为一种思考,我们努力尝试触碰界限,或许会有偶尔的痛苦,但请遵从本心,去理解和体会这种感觉。OK,现在开始。


争议本身

首先,从杨并没有在学成后选择回国来看,可以说不回国的环境条件一大筐,如美国限制,当时中国条件不如美国,与中国执政党存在信念分歧,在美国更利于个人发展等等,但同样打破这些条件的相似案例也是多多,由此可见,真正决定他选择留美的最可能原因,或许并不是此优彼劣故选优那么简单,与个人心理上的选择关系不小。

作为长期生活在美国的留学生,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都潜移默化中洋化,价值观的形成自然与当时的国内有很大不同,彼此很理所当然的在对方看来或许就难以理解甚至于不可理喻,选择自己感觉舒服的环境如留在美国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就如我们会有呆在家里更舒服,回到家乡更舒服,跟老乡呆在一起更舒服,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更舒服,其实是相似的,只不过我们可能会因为一种原因远走他方(如求学),杨或许倾向于个人一些而没有投身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图中由左至右为钱学森、杨振宁、邓稼先。其中除了杨之外的二人皆学成归国,为新中国的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感悟
从此中引发一种个人感悟吧,人其实并不是学习的东西越多就越好,往往是要量力而行的,有些知识学了是技多不压身,但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有用,但不自量力又不警惕,结果往往是让人丧失掉一些本心。

就如许多念了好些年书的人,做事反而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往往缩在一个安逸的地方,虽然有些也会做出惊人之举,但说到底缺少那种直面惨淡开天辟地创造新局面那种源自生存本能的征伐勇气,稍显遗憾。或许,这便是心灵上有些承载不了某些过多的知识吧。

但有些人正相反,也是我所向往之人,学之越多,便愈胆大妄为,绝不是无所不为的恶徒,但坦坦荡荡收放自如,敢于在绝地开一番新局面,没什么伟大的心思,只是不对惨状畏惧怯懦,敢于收拾,仅此而已。

精英的本事在于,能在优秀的地方让自己优秀,而领袖意味着,走到哪里,就让哪里优秀。大概这味道,是不同的。


(李政道与杨振宁,二者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归主线,杨振宁与李政道在合作成果的分享中尽显斤斤计较,产生分歧至关系决裂,令人困惑不解甚至有些不屑。

此间事宜,虽有不同说法,但不难看出,分歧的缘由来自名利。或许这会让我们这么旁观者和无名无利之辈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理喻,只是我们不明白杨李争的东西究竟有何用途,因而也无法深入理解,但从一个我们可能主观上会认同,但心理上会有些不愿承认的角度来看,其实在我们的价值观里,为名利争斗是理所当然的,斤斤计较或许有失风度,但不那么难接受,只能说至少杨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只是做出了能得诺奖这样伟大成绩的普通人,仅此而已。

其实由此我们也同样可以引申去体会一种色彩,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君主皇帝在一无所有之时会与臣子手下亲如兄弟,感情虽然假不了,但功成名就却难免过河拆桥,高处不胜寒,难道真的无法容得下?没有答案,只有融入其中去体会。

或许皇帝君主离我们太远,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还太年轻,但毕业后的同学聚会,当年的亲如手足,感情假不了,可多年闯荡回来聚,真的是人心变了,还是感情淡了?以致于聚会干架,相见决裂?没有答案,对于未来,我们也不敢担保,只有体会和思考。。。

杨在美国多年并加入美籍,理由说来简单,只是便于出行旅游。这让人感觉好像受到了侮辱,如此简单的理由,就是放弃做中国人的理由。

从前边几处不难看出,杨只是个普通的做学问的,并不懂得太多中国人的大道理,不能说就是不好或者不对,只能说承载一个民族生存根本的大道理,这样的知识本就不是人人可以承载的,不适合自己,自己就会觉得那只是虚伪,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适不适合,杨只是成绩不小的普通人,他做普通人正常的选择无可非议,强人所难或许也不是真民主思想所为。

虽然这样的引申或许跟前文有些重复,但知识的确是有不同的分量,人对不同知识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量力而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我们应当在更多的时候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更非无所不知,当自己是普通人身份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加太多的压力,当自己肩负某些责任就自然要正常面对,选对视角和高度看自己的视野,不用害怕跟别人不一样,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大家才凑到一起,发自内心地正视接受自己的身份,但不是就此打消什么野心年头,能正确评估自己,才能更少地欺骗自己。




(杨振宁与现任妻子翁帆)
再次回归主线,杨老来归国,定居在美好的中国,受人热捧,又自由恋爱,高龄娶少女,让人颇有些羡慕嫉妒恨,有人嚼舌头,在所难免。

在一个我给你薪水,你为我工作,你成绩惊天动地,我给你薪水,两不相欠,你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对不起请你滚蛋,这样现实的社会里,如果你还年轻且有点才华,你会觉得这里才是竞争的天堂,拼多少得多少,公平!但当你老了,没那么大精力拼命的时候,这些成了年轻人的游戏时,你会发现,我一身成就,所以有人信服,自己的影响力也可以化成一种力量去创造的时候,哪里更适合自己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杨振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留美,在年迈之后回国,总能选对适合自己的环境,难怪他说自己幸运。或许说他卖国求荣,老了不中用又跑来被供养,好像恬不知耻,感觉形容起来更贴切,但大道理上好懂了,小细节上就不好揣摩了,一个人不会为了卖国而卖国,没有利益没有原因很少有人会稀里糊涂做傻事,所以,他只是作为普通人做了选择而已,不要因为什么诺奖而高看,他回来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同样我们也不会让他舒适地呆下来,普通人的生存,没那么卑贱,这些起码的尊严,谁会不懂,只是谁会去想呢。

说到忘年之恋,娶妻又在丧妻之年。我不知该如何去体会,只是守丧是迂腐,不守又觉得没人性,自问心里是否还有守丧之想,不守又该做何选择?或许顺其自然会更好一些吧,没有答案的思考,双向追问,问心里那个杨振宁,问心里那个发问的自己,思考,也是细细体会。

总结一下,杨振宁在解剖中成功被褪去诺奖等光环,成为一个普通的做学问的,他的经历和选择充满普通人的“智慧”,但从民族大义这样的大道理上看或许又有些令人不愉快的感受,但杨普通人的选择最终或许是曲线帮了大道理,那么习惯带些大道理色彩去思考事物,又是否真的会对大道理有实际作用呢?

(杨振宁晚年归国)
                                                                                                                                 
结语


往大处看,在小处行。当我们习惯从大道理上看是非时,是否能调整好视觉切换,把高度和实际结合好呢?

思考,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思考,也绝地不会是指指点点的八卦,一种力量,能带动一种创造,杨振宁,只是一个开始。
繁星知行社
推广:繁星知行社宣传部
作者:繁星知行社 王成宇
编辑:申小编
责编:东哥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繁星知行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