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人|行走在奋“豆”的路上

 

行走在奋“豆”的路上——访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年海教授  2014年4月29日,天气,多云。这一天,2...

行走在奋“豆”的路上

——访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年海教授
2014年4月29日,天气,多云。这一天,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我校农学院的年海教授主持研究的成果“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共包括12个大豆新品种和3个根瘤菌专利,其中品种、根瘤菌和配套栽培技术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列为农业部农业主推技术。这些成果使大豆产量大幅提高,综合技术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华夏3号亩产达到305公斤,创造了我国南方大豆的高产纪录。

从1995年开始,在卢永根教授、骆世明教授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豆科研团队终于完成了这项科研成果,登上了一等奖的领奖台。数十载风华,数十载风霜,他们始终埋头前行,行走在奋“豆”的路上。

奋“豆”人的峥嵘岁月

大豆起源于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由于华南地区土壤条件较差,加上优良品种匮乏,南方大豆产量普遍较低。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的产量超过中国,加之南方大豆需求与产量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当时老一辈科学家的思考,并在1995年创立此研究课题。当时的团队由卢永根教授、骆世明教授、严小龙教授和年海教授等组成,旨在培育耐酸低磷土壤、优质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研发配套的栽培技术集成,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二十年来,他们承担了国家的948项目、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支持,到后来的国家973项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课题组建立了大豆耐酸铝低磷评价体系,筛选出一大批耐性资源,并在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上应用。2006年“华春1号”、“华春2号、“华夏1号”、“华夏3号”通过国审,其中;2007年,“华春3号”、“华夏4号”通过国审;2009年,“华春5号”、“华春6号”、“华夏5号”通过国审,其中“华春6号”“华夏3号”成为农业部主导品种,“华夏1号”成为广东省主导品种。同时,大豆课题组廖红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研发出3个高效耐低磷根瘤固氮菌,并获得国家专利。课题组对这些品种和技术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大豆与甘蔗、玉米、木薯、幼龄果树等间套作栽培技术,实现了南方大豆种植的技术的新突破。

奋“豆”人眼中的奋“豆”路

“其实,这么多年带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兴趣’二字。”问起从事研究的动力,年海教授笑着说道。“因为有兴趣,在最热的时候下田研究,也没有觉得辛苦。”以兴趣为导师,年海教授这些年一直走在大豆研究的路上。正是因为有兴趣,他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正是因为有兴趣,他能将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探索空间中去。以苦为乐,愈行愈远。

“当今时代的研究,不再是单一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多学科合作,我们这个成果就是农学院、资环学院等单位共同合作的结果,其中资环学院已故的严小龙教授做了开创性工作。”通过多学科合作,大豆课题组培育的大豆,蛋脂含量高,耐酸性土壤、抗病性强,还有重金属镉积累低和高异黄酮品种,可用于未来食品、保健品的加工。“现在全国大型公司都致力于农产品从技术、品种、加工、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延伸,像我们的大豆就用在了我校大学生创业项目‘鲜的豆奶’上。”

现在,年海教授课题组在田间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拓宽了大豆课题组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一方面筛选和评价了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并与华大基因合作,从基因定位入手开发重要的基因资源;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合作,培育适合加工的优质特用大豆新品种,实现了“一手出品种,一手出论文”的目标。

在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过程中,课题组采用“政府+高校+公司+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推广模式,采取以“点”带“面”模式有重点、分批次地对各乡镇扩展示范和宣传。目前已在我国华南建立了20多个示范基地,由起初的单一净种发展为果园间套种、菜地轮作、撂荒地复垦等6种模式。“在湖南省新田县我们指导成立了大豆合作社和大豆协会,当地党委建立了高产优质大豆开发指挥部,我们的大豆新品种每亩增产达到50公斤以上,达到200公斤,大豆价格高达每斤3.5-4,大豆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年海教授介绍。同时,新品种已经在非洲和东南亚成功种植,目前已有二个品种在莫桑比克审定推广。由于课题组的努力,华南大豆产业得到农业部的重视,2010年农业部批准在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2012年,农业部将“西南华南间套作食用大豆生产区”列为我国大豆三大优势产区之一,这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之长方有出路

“入职后只求温饱,养活自己便是晴天”,相信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难免会遇到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年海教授认为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一技之长。“在本科阶段,学生参与过多的学生活动,往往很难专心学习,而作为学生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年海教授如是说。

我校农学院这所象牙塔可谓是如此大方地提供机会又是如此深刻地磨练来者。在这里,你可能学会吃苦耐劳,在炎热的7月连续下地二十多天无怨无悔;在这里,你可能会学会谦卑,高贵冷艳与低调行事的你格格不入;在这里,你可能会学会脚踏实地,通过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获得实用技术为自己增添筹码。

对于年海教授来说,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发展蓬勃,后继有人。他常常会对一些有潜力的同学进行开导与精神的支持,鼓励他们多做研究,希望学生们能对专业适应并逐渐产生长久的兴趣。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年海教授会说到他们的毕业生有的很抢手,因为这种实干家的精神正是很多研究单位和企业看中与需要的。

【人物简介】

年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1994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曾在日本岗山大学资源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5年2月-1996年12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育成大豆品种21个,是9个国审大豆和3个省审大豆新品种的第一育成者,3个省审玉米新品种的第一育成者。

在教学方面,主讲4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多名,在国内外有影响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或主编专著4部。2010年获“中国作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广东省农业推广标兵”称号。

2012年,《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学校“十一五”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来源:华南农业大学报第548期,文/范亚霖、陈慧娟、黎银娟】

(编辑:周志荣)


    关注 华南农业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