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拥抱内在的小孩

 

亲密关系的最大困难所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在伴侣身上寻找那个永远不存在的完美父母。...



现在是2016年4月19日,深夜。

《拥抱你内在的小孩》是张德芬福袋中的一本书。

书讲的是成人性格很多源于童年的经历,当遇到某个事件激发你小时候不好的记忆,你便容易出现不好的情绪;而处理好这些情绪,最重要的一点是透过引发你情绪的事件,去觉察“是曾经的什么事情”让你对这件事有这么大的情绪,而不仅仅纠结于事件本身。

或多或少接触过心理学的爸爸妈妈,都在尝试着接纳孩子的情绪——我们逐步达成共识,只有当接纳了孩子的情绪,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及出现的状况。

在《拥抱你内在的小孩》一书的序言中,提到了“亲密关系的最大困难所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在伴侣身上寻找那个永远不存在的完美父母。”

于是,今天的文章聚焦的是,伴侣内心的小孩,我们是否关注过呢?

 

发现没有,我们的伴侣已经长大,他长成了一个大人——内在的小孩藏在一个成人的躯体之内。

于是,我们带着“应该”和他相处:

你是大人了,你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你是大人了,你应该知道工作上的情绪不要带到家庭中来;

你是大人了,你应该更加理性的来包容我和孩子……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成人的躯体经历过什么而长大,他的内在会有什么样的伤痛,他压抑着什么样的压力……这些,被一个不善言辞和不懂舒缓的男性成人躯体包裹着。

于是,我们发现,当有一些事件一发生,他便会失控。

因为他是成人,他便会用大人的方式来发泄,比如发脾气,比如讲道理,比如看似理直气壮的发火。

当我们带着“应该”,我们便会第一时间和他对抗。

而,当我们理解,是他内在的小孩在发泄情绪,可能比较好接受。

我们看见,是他内在的小孩在发泄情绪。

觉察一下,这时的他变成了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得不到,会哭,可怜兮兮;

不如意,会闹,满地打滚。

而这个大人,能克制的是不用这种“不体面”的方式表现,便换成了发脾气骂人或者讲道理。

我们接纳,是他内在的小孩在发泄情绪。

再觉察一下,如同接纳我们那个两三岁的孩子的发泄一样。

慢慢,我们会发现,

这个小孩发泄情绪的背后,是希望被包容,被理解,被在意,或者只是需要一点点宠爱。

我们可以在真的孩子发泄的时候,抱着她、心疼她;

是否,可以尝试在这个“藏在成人躯体里的小孩”发泄的时候,也安静一下,去拥抱他,共情他,心疼他呢?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阻止我做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凭什么”

因为,我觉得你我都是成年人,你做得不对,为什么我要委屈自己去包容你?

在看了很多书籍之后,我终于理解老师不断提及的一个观点:

因为我们在成长,我们内在的小孩在长大,而他没有觉察,他的内在依然留在小孩的状态,这时,我们便是一个稍微年长一点的人,去包容就变得自然而然。

 

基于此,开始看王树老师的《透析童年》,看到“英雄之旅”的不易。

当了解到这一点,我的内心多了一点悲悯。

因为走上自我成长的路,我才明白,看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早已习惯的模式,是一件多么难多么难的事情,即便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依然很难。

那么,从未开始觉察的对方,是不是更不容易呢?他连自己的痛源于何处都不知道,就如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般无助。

当了解到这一点,我更加不敢妄言自己懂得有多了不起。

因为这条路很难,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对抗,而是扶持着对方一起往前走,我们走先了一点点而已。

带着觉察,更加深入去看《透析童年》,人变得柔软,因为我们了解到很多人与事是可以包容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应该”,没有那么固执的坚持。

看见,是有别于“陶宝”系列的文章,是方安喆的系列。

看见系列,会分享生活中的“见好”——看见的美好。

无它,作为妈妈,我们依然需要有个空间属于自己,滋养内在。(照片文字均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关注 陶宝食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